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分享]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1}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分享]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1}   
所跟贴 [分享]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1} -- 布朗运动 - (10507 Byte) 2013-8-11 周日, 上午9:54 (477 reads)
布朗运动






加入时间: 2009/05/17
文章: 1780

经验值: 59339


文章标题: 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2} (166 reads)      时间: 2013-8-11 周日, 上午9:55

作者:布朗运动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武装割据:苏联对新疆三区的全面控制

和平条款的签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问题。1947年2月25日迪化发生了民族冲突的流血事件。与此同时,国共谈判破裂,国民党在各地采取了强硬的高压政策,新疆的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各地武装冲突再次出现。以至张治中不得不把省主席的位置让给民族人士麦斯武德,参加联合省政府的三区代表也陆续回到伊宁。新疆形成了三区武装割据,与地方当局对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已无法实现通过维持联合政府及和平局面来保证对新疆进行控制的策略,便暂时把目标转向以加强对三区的控制为主,静观全局变化。

苏联控制三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大量发展苏联侨民,甚至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加入苏联国籍。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以及全盘集体化和驱逐富农时代,有大批俄国人自中亚流入新疆。

中国当地政府向这批苏侨发放了公民证,承认其归化中国,称作归化族。就在和谈开始后不久,1945年10月29日,布尔加宁等人受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托,提交了政治局“关于接收旅居满洲的俄罗斯人为苏联公民”的决定草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恢复旅居满洲的原俄罗斯帝国国民以及失去苏联国籍人员为苏联公民”的命令草案,及审查程序、申请书、居住证样式等相应材料。1945年11月10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了这项命令。几天以后,加里宁再次签署主席团命令,宣布关于满洲俄侨的命令也适用于新疆和上海。[52]1946年2月1日,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发出布告称,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命令,凡以前失去或被取消俄国和苏联国籍者及其子女,均可恢复苏联国籍;在中国境内的原白俄侨民,均有恢复苏联国籍的权利。文告张贴后,前往登记者络绎不绝。不久,苏联又延长入籍登记日期,特别是策动哈萨克、维吾尔和塔塔尔人加入苏籍,并许诺对加入苏籍者每月发给布匹一丈六尺,津贴若干元,并可免费看苏联电影。[53]

1946年11月,在伊犁、塔城和阿山分别成立了苏侨协会。苏联驻伊宁领事达巴申声称,苏联将通过苏侨协会向苏侨和新疆人民提供帮助。苏侨协会完全在苏联领馆的控制之下,他们经常向领事馆请示工作,并汇报情况和提供情报。苏侨协会还有自已的报纸和旗帜,在三区享有特权,被人称为“国中之国”。[54]这里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此期苏侨人数迅速增长,而且新发展的侨民,大多数并非原俄罗斯人,而是新疆的少数民族。1945年11月,据苏联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管理局关于旅居新疆俄罗斯侨民的调查报告说,当时在新疆省居住的俄侨有2.5万人。[55]据中国档案记载的苏联领事馆发放的护照号码统计,1946年发展苏侨2000人,1947年即增加了13000人,1948-1949年更猛增了40000人。[56]到新疆解放前夕,据苏联驻伊犁领事对邓力群所言,当地的苏侨及其家属已发展至6.5万户,共20余万人。[57]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苏侨人数如此剧增,显然是因为有大量当地居民取得了苏联国籍,除非发生了一次令人瞩目的民族迁徙,但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记载。

此外,苏联还训练了一批亲苏的华侨,并将他们送回国内。1947年10月1日,国民党迪化情报组报称:莫斯科、塔什干等地现有华侨1600余人请领护照回国。苏方对申请回国的华侨,有的拖延两三年不发护照,但如果华侨能接受格伯乌训练,并充当苏联间谍,则准许其搭乘苏联飞机来新疆。[58]

如果说苏联在侨民问题上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其控制新疆的社会基础,那么苏联此时更重视的则是在三区领导机构中肃清不忠实和不可靠分子,提拔和扶植亲苏人物主持政务。和平条款签订以后,苏联本来已经把苏联顾问团、军事指挥人员,以及在三区政府中任职的苏籍官员和顾问撤回国内,到1947年8月底,应三区方面的要求,苏联又重新派顾问团秘密来到伊宁,代号为“阿合买提江·哈斯木第二办公室”。同时还派出500多格伯乌秘密特工潜入伊犁,加强对三区人事和局势的控制。[59]

作为三区革命初期的头面人物,艾力汗·吐烈具有强烈的独立倾向。当初为了鼓动新疆起事,苏联利用了吐烈在民众中的宗教影响,支持他推翻新疆的汉人政府。但是吐烈在骨子里是反苏反共的,特别是苏联的策略改变以后,其反苏情绪更为严重。吐烈不满当时在伊犁政府和军队中任副职的苏联人掌握实权,抗议苏联人在边境收购被盗的新疆农牧民的牲畜,反对苏联在新疆大量发展苏侨,以及过多地干预三区政府的事务。最令苏联头痛的是,吐烈坚决反对和平解决伊宁事件。在和谈前夕,吐烈先后在塔城和承化主持召开了“临时政府”委员会流动会议,宣布塔城专区和阿山专区为“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和平条款即将签字时,吐烈又极力反对苏联顾问停止军事进攻的命令,力主继续进军,趁势解放全疆,甚至在伊宁召开大会,宣布将“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改为正式政府。[60]对于这样的人,苏联当然不能容忍。于是在联合省政府正式成立前夕,苏联驻伊犁领事馆强行将艾力汗·吐烈等民族上层人物秘密押解出境,送往阿拉木图。[61]

苏联选中取代吐烈的人物是阿合买提江。据1949年8月苏联驻伊犁领事阿里斯托夫向邓力群介绍,阿合买提江是联共(布)党员,是苏联派来搞情报工作的,完全可以信任。在三区革命爆发时,阿合买提江只是一个报纸编辑,并不是当地的主要人物。后来苏联感到吐烈不可靠,才提拔阿合买提江在“临时政府”中担任办公室秘书、军事厅军事科长等职。和平谈判前夕,“临时政府”通过103号决议,增补阿合买提江为“临时政府”委员。在谈判期间,张治中发现,阿合买提江虽然只有32岁,是三区代表中最年轻的,但却是和平谈判三区方面的实际负责人。[62]此后,阿合买提江便成为三区的首要领导人。

最能说明此期苏联强化对三区控制的,是苏联绝对排斥各种外来势力渗透到三区,甚至包括中共的力量。在当时三区的领导人中,与中共和汉族革命者接触的主要人物是阿巴索夫,而这位三区革命初期的主要领导人后来却为此受到苏联的冷落和压制。

自从盛世才实行反苏反共政策、将陈谭秋等中共干部逮捕下狱以后,中共在新疆有组织的力量已经不复存在。1944年11月,李泰玉、陈锡华等进步青年组织了“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试图与中共取得联系。1946年和谈期间,他们借同学关系找到三区代表阿巴索夫,并通过阿巴索夫参加国民大会的机会,请他与南京的中共代表联系。12月5日晚,阿巴索夫秘密前往中共驻南京办事处,见到董必武,详细汇报了新疆和三区的情况。当晚,董必武即将所谈内容电告中共中央。12月6日中共中央复电,建议由阿巴索夫带中共代表及电台一道返回新疆,以便建立与延安的联系。阿巴索夫回到迪化后即召集李泰玉等人开会,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由于中央代表彭国安的电台功率太小,无法与延安取得联系,经过讨论,决定把阿巴索夫秘密建立的人民革命党与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联合成一个统一的党,并按照中共党章的原则起草了章程。根据董必武关于在新疆的组织不要过早打出共产主义旗帜的指示,该党取名为“民主革命党”,阿巴索夫任主席,李泰玉、艾斯海提任副主席。1947年夏天,由于迪化形势紧迫,民主革命党领导成员及中共中央代表随同阿巴索夫撤退到伊犁。[63]

当时,所有这些与中共和汉族革命者的联系,阿巴索夫都是背着苏联人做的,也不敢告诉阿合买提江。到伊犁后,民主革命党又发展了100多人,主要是那里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但仍是秘密组织。阿巴索夫一再要求党员保密,绝对不能让苏联人知道。后来,苏联领事馆还是听到了有关民主革命党的消息。1948年5月,苏联领事委托阿合买提江找阿巴索夫和赛福鼎谈话,对他们提出警告,并勒令其停止活动,销毁一切文件。此后,阿巴索夫便被苏联人冷落了。协调三区统一行动的“新疆保证和平民主同盟”成立时,阿巴索夫作为三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连组织委员(相当于中央常委)都没有选上。另据邓力群回忆,当时苏联领事对李泰玉也极为不满。总之,苏联绝对不允许外人插手三区事务。[64]

当然,苏联并没有满足于对三区的控制,而是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变化,随时准备恢复在整个新疆的影响。苏联驻迪化副领事乌里马索夫于1947年8月15日召集苏籍人士谈话时说,“勿以目前迪化市现状而灰心,不久我们苏联即可占领全新疆”。伊犁苏侨会主任吴国林(又名马力牙奴夫)也经常对苏侨讲:苏联对苏侨甚为关怀,你们前途已露曙光,一切困难即将过去。[65]

这样的时机终于来了。1948年,中国革命迅猛发展,国内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改变了对华策略,开始积极参与中国事务。当时国民党政府因关内战事紧急,已无暇顾及新疆,主持西北政务的张治中则力主撤换在新疆采取强硬政策的军政首脑宋希濂和麦斯武德,缓和与苏联的关系。苏联也希望趁此机会与新疆地方政府改善关系。1948年6月,苏联新任驻华大使罗申表示,中苏双方应先停止有碍睦邻友好的宣传,以促进新疆和平。

10月10日,阿合买提江与外交部代表刘泽荣会晤,表示三区绝无脱离中国之意,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问题,并建议张治中今后谈新疆问题时,应特别注意外交关系。[66]莫斯科的意图很明确,即通过改善与地方当局的关系,走出三区,重新控制整个新疆。

□ 议结新盟:保证苏联在新疆的特殊利益

正在苏联试图与新疆地方当局恢复友好合作关系的时候,又出现了两个新情况,迫使苏联再次调整对新疆的政策。

一个情况是,到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斯大林遂派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专程到西柏坡与中共领导人会谈,详细地了解了中共的政策和主张,而后决定了支持中共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毛泽东则派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商议新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具体事宜,并公开宣布了未来新中国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67]

另一个情况是,美国开始插手新疆事务,试图与当地反动力量勾结,加强美国在那里的影响。1948年6月,在美国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策划组织下,成立了以乌斯满为首的反共反苏反三区革命委员会。[68]1948年10月间,新疆省主席麦斯武德、政府秘书长艾沙与美国驻迪化总领事包懋勋秘密商议,为了保证新疆不落入中共或三区手中,应成立“泛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求得独立。美国率先予以承认,再由美国出面游说中东各国承认,并迅速建立外交关系,造成既成事实。1949年5月,包懋勋进一步确定了新疆独立的具体方案,同时策动坚决反共的新二师师长叶成掌握新疆军权,还积极与马步芳、尧乐博斯和乌斯满等地方反动势力联络,妄图全面控制新疆。[69]

这时的新疆,国民党政权大势已去,美国企图乘虚而入,而莫斯科碍于国际舆论又不便公开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帮助新盟友中共迅速接管新疆,显然是保证苏联利益的最佳方案。为此,莫斯科立即采取了积极措施。[70]

当时,在毛泽东进军全国的棋盘上,新疆尚未列入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1949年5月23日,中央军委在关于各野战军进军部署的电报中指示,年底以前占领兰州、宁夏和青海,1950年春“开始经营新疆”。6月26日,毛泽东又致电指挥西北作战的彭德怀,如进展顺利,可于“明年春季或夏季占领新疆”。7月20日彭德怀报告,已消灭胡宗南5万余人,计划“明春夏入新疆”。[71]然而,斯大林对这样的安排很不放心。对美国势力渗透新疆的忧虑,使苏联不得不向中共提出及早进军新疆的迫切要求。根据俄国档案文献记载,在6月27日,即刘少奇到达莫斯科后中苏两党举行的第一次会谈中,斯大林就提出,“不应当拖延占领新疆的时间。因为拖延会引起英国人对新疆事务的干涉。”斯大林认为中共过高估计了马步芳的骑兵部队,并表示愿意提供40架歼击机,帮助中共军队迅速入疆。[72]

毛泽东非常重视斯大林的建议,立即要刘少奇通知斯大林,中共同意尽快占领新疆,并希望刘少奇在莫斯科具体解决苏联提供空军援助和空运部队的问题。[73]此后,毛泽东于7月23日给彭德怀发去电报说,苏联“极盼早占新疆,彼可给以种种援助,包括几十架飞机助战”,建议彭德怀“冬季即占领迪化,不必等到明春”。[74]接着,毛泽东又致电斯大林说,中共“同意派邓力群去新疆,其任务是在那里建立和北平的无线电联络”,并通告他,如果战事进展顺利,今冬就有可能占领迪化,为此,正在考虑步行进军新疆的问题。[75]8月4日毛泽东进一步通知刘少奇、王稼祥:彭德怀报告,“8月底或9月初可能占领兰州,那时即可准备进取新疆”。[76]

进疆的任务迅速提前,而中共对新疆的具体情况却一无所知。根据邓力群的回忆和“力群电台”发出的电报看,为了让中共力量尽早占领新疆,苏联的确做了许多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作为中共中央联络员,邓力群先后在联共(布)中央联络部和苏联驻伊犁领事馆人员的陪同下,于8月14日秘密到达伊宁。此前,驻伊宁的苏联顾问团已全部撤回国内,苏联驻伊宁领事阿里斯托夫接待了邓力群一行,并安排与三区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他们表示“将尽一切力量”帮助邓完成任务。阿里斯托夫也表示“愿以同志关系”和邓“经常往来互相交换意见”。[77]

此期苏联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体现在和平解放新疆的问题上。尽管早在1949年4月张治中等国民党和谈代表决定留在北平之时,毛泽东已经考虑“用和平方法解决西北问题”了[78],但中共当时既不了解三区的具体情况,与新疆当局也没有任何接触。而苏联方面在7月底8月初已经通过与陶峙岳、包尔汉的接触,了解到新疆当局有举行和平起义的意愿。8月中旬苏联总领事萨维列也夫即对陶峙岳等人表态说:中国将于9月组成新政府,苏联即将予以承认,希望新疆方面及时主动转变。“局势已进入必须转变的阶段,不能有所犹豫了”。[79]这无疑对促进新疆的和平起义产生了作用。

8月26日兰州解放,人民解放军日夜兼程,继续西进,迫使新疆军政首脑下决心举行和平起义。经过与新疆当局的联系,苏联副总领事叶谢也夫于9月2日亲往伊宁,并连续两次会见邓力群。叶谢也夫说,和平解放新疆的形势已经完全成熟,苏联保证国民党方面将无条件接受中共的和平条款,希望中共方面抓住时机,果断行事,立即设法开始谈判。叶谢也夫还几次建议邓力群迅速到迪化,直接与新疆当局接触,并表示苏联方面负责从中介绍,同时保证中共代表的绝对安全。经与叶谢也夫商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后,邓力群于9月15日秘密到达迪化,在苏联领事的大力协助下,与陶峙岳、包尔汉进行了正式谈判。不久,新疆国民党当局便通电宣布起义。[80]

当然,斯大林建议并帮助中共迅速占领新疆,也有为苏联利益考虑的一面。通过米高扬访华和刘少奇访苏,斯大林已经知道未来新中国的领导人在蒙古和东北问题上是有所考虑的。因此,莫斯科把新疆作为礼物奉献给新盟友,无非是希望毛泽东接受在外蒙古和东北问题上的既成事实。[81]同时,这样做的结果也使斯大林在新疆问题上有了发言权,从而巩固和加强苏联在新疆的影响及特殊地位。惟其如此,苏联才一再坚持中国应把新疆的省会确定在伊犁。新疆和平解放后,苏联领事馆就曾向邓力群建议,新疆的省会应由迪化迁移到伊犁,其理由主要有两条:在政治上,伊犁是三区革命的策源地,民主干部大多集中在那里;在经济上,伊犁是苏新贸易的重要通道,而新疆经济的改善主要靠的是苏新贸易的发展。尽管邓力群表示兹事体大,个人不能表示意见,苏联方面还是坚持要他转告中共中央。全国解放以后,苏联驻新疆总领事又在一次欢迎来自北京的代表团的宴会上,公开提出这一建议。[82]

新疆对于苏联的特殊意义,在中苏最高领导人关于新的中苏同盟条约的谈判中也有明显体现。1949年底,毛泽东亲自前往莫斯科,经过一番艰苦的较量,终于迫使斯大林同意重新签订中苏同盟条约。[83]不过,引人注意的是,当周恩来率领庞大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时,由赛福鼎、邓力群等人组成的新疆省代表团已经先期抵达苏联,陪同的还有驻伊犁领事阿里斯托夫和地质考察团团长斯图德尼科夫。中苏两国政府进行外交谈判,同时还单独要一个省组团参加,这只能说明苏联对新疆是有特殊要求的。果然,在中苏双方确定了同盟条约的基本原则后,斯大林在谈到贸易条约时,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我们是同新疆、满洲和其他省签订单独的条约还是同中央签订统一的条约?”斯大林知道新疆代表团就在莫斯科,当然是希望与新疆单独签约。毛泽东的回答是:同新疆的条约必须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签,但同时可以和新疆有单独的协定。[84]至于当时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条约和协定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现在不得而知。不过,在后来关于苏新贸易和在新疆开办两个中苏合股公司的谈判中,中国方面均以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为首席代表,议定书也均由中央政府统一签署,只有文化协定是新疆代表团自已谈的。[85]

中苏谈判的结果,总的来说是苏联做出了重大让步,条约大体上是按照中方的意见签署的。[86]为了保障苏联在东北和新疆的特殊利益,斯大林采取了最后的补救措施。在中苏谈判即将结束时,2月10日莫洛托夫送来一个《补充协定》草案,其中规定在苏联远东地区和各中亚共和国领土上以及在中国的满洲和新疆境内不得向外国人提供租让,并不允许有第三国的资本或公民参与经营活动。对此,中方没有提出原则性的修改意见。为了安抚莫斯科,周恩来甚至还提出,中国准备采取经济措施,逐步减少外国公司和组织在东北和新疆境内从事的经济活动。[87]虽然说苏联的这个要求确有干涉中国内政之嫌,但其目的无非是消除西方势力对新疆和东北的渗透,而这在当时对中国并没有什么坏处。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夕,除苏联以外,各国驻新疆的领事馆均已自行关闭,中国方面为此所做的只是要求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侨民限期放弃双重国籍。[88]不过,《补充协定》的签订也清楚地表明,斯大林希望在中国政权更迭以后仍然保持苏联在新疆的特殊地位。

纵观1944-1950年苏联对新疆的政策趋向,时而与地方当局结好,时而同少数民族联合;时而支持独立,时而强调自治;时而主张强硬,时而倾向缓和,但其目标始终是在中苏走向同盟关系的大前提下,从政治和经济上确保苏联在新疆的优越地位和特殊影响。尽管在对华政策中,新疆对于苏联的重要性排在外蒙和东北之后,但是,苏联对新疆的控制和影响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而这种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10年以后才陆续消除。

作者:布朗运动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布朗运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817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