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转载】 |
 |
所跟贴 |
八 -- lemon25 - (6553 Byte) 2013-6-02 周日, 上午8:18 (194 reads) |
lemon25 [个人文集]
.gif)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8/03 文章: 2974
经验值: 119907
|
|
|
作者:lemon25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第九话 蚂蚁搏大象】
公元235年,杨仪兴高采烈地率领大军走上了返回成都的道路。
一路上,他已经开始筹划当上丞相以后怎么施政,怎么发号施令,怎么唯我独尊,包括以后怎么样受到后人万世景仰了
哈哈,此次率领军队安然撤退,又诛杀叛贼魏延,我杨仪居功至伟,谁敢不服!
等着吧,诸葛亮,我要取代你,抹杀你的一切,以后后人只会记得我杨仪杨丞相,不会再记得你!
“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
这就是杨仪此刻心理的真实流露。
为了验证自己的命运,杨仪还特意请来了那位蜀汉的弗洛伊德——占梦人赵直
请他给自己算一卦
赵直心中微微冷笑
我给魏延算了一卦,不久他就身死族灭了,你还会远么?
这一次,赵直不再隐瞒真相了,他给杨仪好好算了一卦
得出了一卦——“家人卦”
杨仪看后顿时脸色大变,像吃了翔一样难受
所谓“家人卦”的意思,就是现在你的重心是家庭,不是什么事业,你的前途就是回家抱孩子去,升官发财什么的别想了
哼,呸!算卦算个屁,封建迷信罢了,我杨仪才不信呢!
我诛杀了魏延!!!我诛杀了魏延!!!
我立下了旷世大功!!!
我一定能够取代诸葛亮,除了我,还有谁,还有谁!!!
我一定……一定能……
呜呜……一定……我……呜呜……
当杨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往成都赶的时候,此刻另一个人,已经在成都接受了荣耀的职务
“亮平生密指,以仪狷狭,意在蒋琬。”
从诸葛亮和李福做了临终嘱托的那一刻起,蜀汉的接班人就已经选好了,就是蒋琬。
对于杨仪,诸葛亮根本一字没提。
杨仪没有听到诸葛亮和李福的对话,所以在诛杀魏延,在率领军队回归,在想着代替诸葛亮的这一段时间内,杨仪一直都是活在自己的春秋大梦里。
蒋琬担任了尚书令,益州刺史,取代诸葛亮成为了蜀汉大臣的一把手。
而当杨仪火急火燎地回到了成都,等待他的职务却是——中军师
“仪至成都,拜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中军师,没兵没权,一个吃闲饭的闲职。
………………………………
怎……怎么会这样,啊!!!!不!!!!为什么!!!!我不信,我不信啊!!!!
杨仪彻底崩溃了。
从杨仪诛杀魏延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毁灭了自己。
杨仪真的没有意识到,那个被他视为死敌,不杀之而不快的魏延,与他一直是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
一直以来,杨仪都活在一个小圈子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圈子里。
这个圈子里只有3个人——杨仪,魏延,诸葛亮,简称3P
在性格狭隘,偏执的杨仪心中,这个世界上只有这3个人是重要的,其他的人在杨仪眼中都如同虚幻一般
诸葛亮是他的顶头上司,是他效力的对象,他一直以为,只要讨好了诸葛亮,就能取代诸葛亮,获得高位,只要获得了诸葛亮的认同,就能赢得一切
魏延是他的死敌,是他一定要杀死的对象,他一直认为,只要杀死了魏延,就能扫掉一切障碍,就能顺利接班,顺利掌握一切
因此,自从跟了诸葛亮以后,杨仪的人生,就只剩下两件事——
讨好诸葛亮,仇恨并找机会杀死魏延
除了这两件事,别的事情他统统都忘记了,都看不到了
包括他的人脉,包括他的资历
为了做这两件事,为了地位,为了仇恨,杨仪已经彻底葬送了他的一生
杨仪已经忘了,他和魏延才是一样的人,真正一样的人
他们都有着某一方面的天才,杨仪擅长军务,魏延擅长军事,在这方面,他们都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然而,出了这方面,他们连普通人都不如
他们的情商很低,不会笼络人心,不会办事,别人只会服他们的能力,却永远也不会服他们本身
在和别人交往着方面,如果说魏延是0分,杨仪充其量20分,都是不及格,没有本质区别
然而由于之前魏延还活着,所有的仇恨和不满都被集中在魏延身上,因此杨仪被这个虚幻的假象所蒙蔽住了
他以为自己的人缘很好,他以为自己非常会搞人际关系,他以为大家都是真的服从他,真的喜欢他,真的支持他取代诸葛亮的
所以,当诸葛亮死后,杨仪就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来杀死魏延,他要彻底坏掉他那个3人小圈子,他要走出那个小圈子,他要做万人之上,加冕为王!
然而,直到魏延死后,他的3P彻底破碎后,杨仪才看到了一直以来被掩盖的可怕真相——
魏延死后,他就成了蜀汉最不受欢迎的人
曾经那些仇恨魏延,讨厌魏延,攻击魏延的人,把目标纷纷变成了——杨仪
那些曾经支持杨仪,宣誓要和杨仪站在一起除掉魏延,被杨仪看作是“朋友和同伴”的人,在魏延死后,纷纷抛弃了杨仪,转而投入了蒋琬的怀抱
可以这么说,在魏延死前,杨仪还是一个拥有着人脉和同伴的簇拥者
然而,当魏延离开人世的一刹那,杨仪的一切统统全都消失了
杨仪惊愕的发现,回到成都以后,没有人再搭理他了,没有人再把他当个什么人物看了
此刻的杨仪方才终于明白了
一直以来,他都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被众人当作枪使的白痴,目的就是除掉群众公敌魏延
而这个公敌死后,他这杆枪就失去了最后的利用价值,被当作废品一样被扔在了一边,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
偶尔对杨仪的回应,就只有无情的嘲笑与奚落
是魏延的性格,害死了魏延自己。
而杨仪害死魏延后,也彻底毁掉了他自己。
杨仪已经把自己关在那个小圈子里太久太久,在圈子里的那段时间,杨仪已经失去了一切人脉,失去了一切搞好人际关系的机会,在蜀汉里,他和魏延一样,成了光杆司令,再也没有一个朋友
当圈子真正破碎以后,从圈子走出来的杨仪,才终于明白了一切——
此刻的杨仪仿佛一个迷失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他已经被这可怕的寂寞所折磨的无法忍受了
他甚至恨不能魏延复活过来,再与魏延吵架,再与魏延拌嘴,那样的日子甚至都好过如今的彻底寂寞
然而——
“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
没有人再愿意跟他这个整天疯言疯语,抱怨命运不公的疯子交往了
他被彻底孤立了。
正当杨仪在家中独自承受着恐惧的时候,一个人来找他了。
这个人就是费祎。
费祎拿着两壶酒找到了杨仪
“来,老哥,喝两杯。”
杨仪终于见到了肯来找自己的人,孤独已久的他犹如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他死死抓住费祎不肯松手
费祎也和蔼的看着他,示意他有什么委屈就跟自己说
望着费祎恳切的目光,杨仪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想借刀杀人害死费祎的往事,他老泪纵横,把费祎当作了最后的知己,唯一的朋友
他拿着酒杯与费祎痛饮起了,酒过三巡,杨仪终于忍耐不住,他要吐露自己的心声,他要把自己的委屈全部告诉眼前这个男人
“哎,老费啊,哥哥我真是肠子都悔青啦,早知道现在落到这步田地,老子还不如当初带着军队投降大魏国去呢,哎,我好后悔啊!!”(“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杨仪一边喝酒一边对着费祎唠叨道。
费祎的脸上突然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杨仪望着费祎的微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了,老费?你……喝啊,接着喝啊……”
“哦,我有点事,先走了。”
费祎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望着费祎离开的背影,杨仪愣愣出身,突然,他感到后辈发冷,汗珠从背后滚滚而下。
难道,他……
不……不……不可能,上天不可能如此残酷啊!难道唯一一个愿意理我的人,也是来害我的!不,我不相信啊,不!!!
然而,事实如此。
费祎根本没有忘记杨仪曾经对他所做的事情,他这次来,是怀着致杨仪于死地的目的。
因为他知道,唯有此刻,孤独的杨仪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溃,所以他会对自己和盘托出一切,这样就能够把杨仪置于死地。
“祎密表其言”
离开杨仪后,费祎立刻向刘禅打了小报告,把杨仪的话全部告诉了刘禅。
那个时候应该没有录音机这种东西,费祎和杨仪谈话的时候也不可能把杨仪的话录下来。
然而,刘禅听罢费祎的表奏,他直接作出了判决——
贬杨仪为庶民
不管费祎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刘禅都一样会这么判
因为他早就想这么干了,现在只不过就想要个借口罢了
处置杨仪,刘禅早就想这么干了,对于杨仪平日里整天无病呻吟,感慨老天不公,不给自己升官的事情,刘禅一直有所耳闻,好像一个苍蝇天天在耳边嗡嗡一样,刘禅早就彻底厌烦了
现在终于有了赶走苍蝇的机会,刘禅当然不管三七二十一,下达了对杨仪的判决
历史上的刘禅,就是这么果断,这么狠
杨仪被赶出了官府,然而这还不是终点,刘禅连成都也不想让他呆了,直接把他流放到了汉嘉郡
到了汉嘉郡,杨仪穿着破布衣服,手里拿着锄头
从此,他就要在这里,辛苦耕地,度过余生了
从诸葛亮在世时,帮助诸葛亮处理内政军务,用尽了自己的一切才能与心血,本以为能换来高位,没想到到头来,什么都没了,被废为平民,他彻底失去了一切
面对这一切,杨仪纵声大笑。
哈哈哈哈哈!!!
好啊,好的很,真好!!!
想不到啊,一年前自己还踩着魏延的头颅,狠毒地诛杀了魏延三族。
而如今,自己却被失去了一切,成了一介平民。
哈哈……难道这就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机关算尽害人命,反误了卿卿性命。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杨仪坐在农家院里的石块上,回想着自己的一生。
在这一刻,杨仪也许想到了魏延。
那个孤独的男人,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依然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的勇者,他烧毁了栈道,用自己的孤军抗衡着杨仪的数万大军,抗衡着天命,最终轰轰烈烈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哈哈哈啊……
魏延,你真是条汉子,我杨仪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本来,我该跟你成为好兄弟,好朋友,可是,我杀了你,也害死了我自己。
人会有来生么……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和你做兄弟!
因此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我们到死,都是孤独的天才,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你死前,就是这样,遵从自己内心,再也不畏惧一切,孤独地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吧!
既然如此,我杨仪,到了最后时刻,也绝不能输给你!
如今我已经失去了一切,我也要做一个真正的勇士,魏延,等着我!
没有军队,但杨仪有笔。
笔就是他的枪。
杨仪要用笔发泄他最后的愤怒!
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杨仪终于决定了,要和魏延一样,轰轰烈烈的结束自己的一生,做一个真正遵从自己内心的勇者!
魏延——吾之宿敌!
至少,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我依然不能输给你!
杨仪挥笔写下了一道痛骂刘禅的奏章,他将自己的满腔怨恨与热血尽情挥洒了出来。
命运啊,我杨仪再也不怕你了!
“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
刘禅看罢奏章后大怒,妈的,你活腻味了!!!
他当即下令士兵前往抓捕杨仪。
当士兵们走进杨仪的居所后,发现杨仪已经在居所内自杀身亡。
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杨仪终于以勇者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不负于自己的一生,在死前,他可以说,他是一个勇敢者。
此刻距离魏延之死,不过1年。
仇与恨,过眼烟云。生命已经终结,一切不复存在。
让一切,在地狱里再相见吧!!!
魏延和杨仪,终于告一段落。
杨仪的加冕为王终结不是空梦一场,然而,在大陆的另一端,有一个人却真的成功加冕为王。
由于曹睿忙于盖楼,忙于把妹,他已经不再是曹睿了。
此刻的曹睿,不如改名为伊藤春日野盖楼睿……简称盖楼哥或把妹哥
伊藤春日野盖楼睿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终于,在辽东,有一个人挥出了他的剑,并且给了曹睿当头棒喝!
在东北,诞生了一个王。
真正的王。
燕王——公孙渊。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各种游戏,甚至真三国无双6代,在提到公孙渊的时候,都是用了一种轻蔑的口吻,认为他不过是个垃圾。
说他是垃圾,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最后败了。
人生五十年,岂有长生而不灭者?
败了就是垃圾?
项羽笑了。
汉尼拔笑了。
拿破仑笑了。
真正的英雄,他一生可以败无数次。
而被埋没,不被承认的英雄,只不过是因为一点——他只败了一次就死了
公孙渊,就是这样一个失落的英雄,一个悲怆的王者
所谓王的资质,说的就是公孙渊。
冷酷,睿智,英武,在公孙渊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公元221年,攻破高句丽首都,令南朝鲜和日本九州岛诸国仰慕而归顺的公孙康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公孙渊,公孙晃。
于是辽东太守的位子落到了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手里。
这个情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好像欧洲的骑士故事呢。
就是说叔叔夺走了王子的王位,而后还要追杀王子,王子于是跑去外边历练以后,遇到一系列奇遇,比如把到一个漂亮的公主妹子,然后回国,打败叔叔夺回王位什么的。
但是,公孙渊不是被夺位者,而是夺位者。
公孙恭生性比较敦厚,当上辽东太守实在是因为大哥公孙康的儿子太小,他不得已才在众人的要求下坐上了太守之位,而后他也一直对待大哥公孙康的儿子非常好,公孙渊从小就一直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7年后,公孙恭得了一种怪病,这个病真的很奇特,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可以概括——
屌爆了
“恭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
真是奇特的病,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总之公孙恭的命根子没了
承受着生理和心理双重痛苦的公孙恭依然硬撑着,然而有一个人却无法再忍耐了
当年那个小屁孩如今已经长大了——
公孙渊无法忍耐了。
他胸中仿佛迸发出一团火,告诉他,现在,这片土地,应该属于他了。
一天公孙恭和往常一样走向政厅,却骇然发现——
公孙渊坐在了他的位子上对着他微笑
“呃……小渊,你这……为什么?”
公孙渊微笑了一下。
“叔叔,废人就应该去废人该去的地方,从今天起,你已不再是辽东的主宰了,现在,我的地盘听我的。”
公孙渊一拍巴掌,两边出来一群武士,将瘫软在地的公孙恭拉了出去。
公孙渊从位子上站了起来,扫视一周
“那么,大家现在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众人对公孙渊的冷酷震慑住了,骇然领命而去
从现在起,辽东揭开了新的篇章
公孙渊即位后,高句丽东川王忧位居仿佛看到了对向公孙氏报仇雪恨的机会。
以前公孙恭在我还怕他三分,你公孙渊什么玩意,听都没听过,来比划比划吧。
高句丽王很快与朝鲜半岛东北部国家东濊,濊貊等国组成联军讨伐公孙渊。
公孙渊依旧只是微笑。
微笑过后,公孙渊弹指一挥间,高句丽与东濊,濊貊组成的三国联军被全部歼灭,高句丽王仓皇而逃,从此再也不敢跟公孙渊叫板。
公孙渊坐在一叶扁舟漂浮到大海之上……
大海啊,如此广阔。
那么,大海的另一头是什么呢?让我来开辟一条航路吧。 公孙渊成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航路,对今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条航路名叫
“江左——辽东” 航路
公孙渊派遣使者带着东北的特产——貂马 扬帆远洋,沿路修筑驿站,就这么到了吴国
孙权看到公孙渊的礼物非常惊讶,想不到啊,除了我大吴国,居然还有航海技术如此发达的政权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孙权开辟了一次“小航海时代”
吴国的舰队当时广泛游弋于东海与南海之上,当时越南北部就被吴国占领着,称为交州,以交州为航海基地,吴国同时与东南亚诸国进行广泛交往,还与印度建立了同盟关系
吴国成功垄断了海上的贸易权,与东南亚,印度甚至波斯做起了贸易
有一次一个罗马帝国的人不知道怎么飘到了越南,孙权召见了他,看着这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感到很新鲜,最后还派了几十个人护送他回罗马去了
然而孙权最大的航海成就就是发现了台湾岛
公元230年孙权派诸葛直和卫温率领1万军队出外寻找新大陆,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人带回来补充国力,黄天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到了——台湾
卫温和诸葛直刚上岛,一看,岛上一群土著人,拿着大刀长矛就冲着自己来了,俩人立即下令反击,那还说什么,土著人被打的落花流水,二人很快就征服了全岛
卫温和诸葛直这俩哥们商量一下,咱是不是干点啥,比如在岛上找找金子,开个金矿怎么的?
可是实际情况不容他们想了,由于水土不服,很快吴军就病倒一大片,俩人慌了,我靠,这可咋办啊,把人都赔了这可是死罪啊!
没办法,二人只好抓了2000多个土著人,打算带回去交差
结果一路上将士不断死亡,等到了吴国,1万人几乎全死光了
孙权看了大怒
我靠,你妹,叫你们出去给我找劳动力,结果TMD赔了我1万大军就给我带了2000土著人回来?
可怜的卫温和诸葛直,刚刚完成了一次航海壮举,就这么被孙权砍了脑袋
公元232年,收到公孙渊的礼物后,孙权欣喜若狂,几乎想流下眼泪
为什么会这样?
孙权憋屈啊,太憋屈了,憋屈了几十年了,终于有人给他朝贡了,他能不高兴么?
公元229年,孙权才登上了皇帝位,称为“吴大帝”,这一年他都47岁了,快50岁的半老头了。
而早在223年,226年,刘禅和曹睿就已经分别即位为帝了
也就是说,孙权这个皇帝,比刘备的儿子辈,曹操的孙子辈当的还晚
而在当皇帝前,由于刘备来攻打,担心被曹丕夹击的孙权更是曾经低下高傲的头,像曹丕称臣
这个皇帝当的也太他妈憋屈了!
然而,苦尽甘来哪,现在,终于有人跟他孙权进贡了,有人跟他孙权称臣了,他真是高兴啊!
这辈子没白活,总算过了把皇帝瘾!
孙权心里这个美啊,他当即搜罗了一堆金银财宝外加吴国的丝织品,装了好几船,命令使者去赏赐公孙渊。
聪明的小渊,就这么用几匹马套来了孙大帝的金银财宝。
公孙渊和孙权的来往通使持续了1年左右,在这1年中,江左到辽东的航路被彻底打通激活,海路被疏通,沿路也修筑了不少驿站。
公孙渊和孙权的通使也大大加强了南方和东北的文化交流,两地的老百姓也是热情通商哪,互相看看对方有啥新鲜东西吧!
“乘舶泛海,使驿常通”
这是后世对于江左辽东航路的形容,这条航路的开通永远地影响了后世,从此以后,江左和辽东之间贸易交往不断,海运繁荣。
这条航路就是公孙渊和孙权留给后世的一个难得的礼物吧。
公孙渊和孙权的通使引来了曹睿的警觉。
对于公孙渊非凡的野心以及除掉公孙渊的必要性,早就已经有人和他说过了。
这个人就是大魏帝国最伟大,也是最悲催的战略家——刘晔
之所以说刘晔最伟大,是因为他每一次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刘晔的决策,只要魏国的决策者听一次,哪怕只听一次,魏国都会获得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前两次,魏国的决策者只要听了,天下早就是魏国的了。
然而,悲催的是,他的判断,魏国的决策者,曹操曹丕曹睿,没有一个人听过。
刘晔在魏国总共做过三次判断。
让我们来看看刘晔这位伟大战略家的三次伟大判断吧。 第一次:既得陇,复望蜀
这一次说的是当年曹操乘刘备刚刚夺取四川,立足不稳之机,打败张鲁夺取了汉中,在这个时刻,刘晔立刻劝说曹操现在马上攻打刘备
理由是现在曹操刚刚攻下汉中,兵威已经大大震恐了蜀人,只要曹操现在立刻进兵,蜀人必然望风而降,刘备只能束手就擒!
对此,曹操却用了一句名言来回答:“既得陇,不复望蜀矣!”
然而在此刻的蜀中,刘备却已经是焦头烂额,刘晔说的一丁点都没错,此刻蜀中的情况是“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本来就是一个靠欺骗手段夺取了四川的侵略者,他在四川并没什么民心基础,而曹操的兵威更是让蜀人恐惧不已,因此攻陷汉中的消息传来后,大量的蜀人打算投靠曹操,甚至暗地里做出了背叛刘备迎接曹操入蜀的准备。
对此,刘备只能玩了一手狠的
杀!!!
刘备果断的开始杀戮,凡是有异动的人,全部杀!
在刘备的铁腕杀戮下,蜀中百姓终于被刘备强行压了下去。
7天后,曹操听到刘备在蜀中大肆杀人的消息,急忙来问刘晔
“刘备这小子在蜀中玩命杀人,现在是不是进攻的好机会?”
刘晔却摇了摇头
“刘备这招玩的狠啊,他这么杀人,人已经被他杀怕了,只怕没人再反了。”
曹操只能撤军了。
后来刘备来争夺汉中,曹操也奈何不得,只能撤走了汉中的人,耍了一下刘备,但最终还是失去了在有生之年灭刘的机会。
这一次不听刘晔的话,留下了一个蜀国。
第二次:夹攻吴国,二分天下
这一次说的刘备倾尽全国之力发动灭吴之战,与陆逊在夷陵,而孙权则立刻向曹丕称臣,表示臣服于曹丕。
曹丕询问臣下意见该怎么办?
大部分人都建议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然而刘晔却果断表示:现在应该立刻与蜀汉夹击吴国!
理由是蜀汉多山,易守难攻,而吴国虽有长江天险,但此刻大军被刘备牵制,只要派出大军袭击吴国,吴国必然难以支撑,到时候与蜀汉瓜分了吴国,天下2分,蜀汉地盘依旧比魏国小的多,而且蜀吴只存其一,再统一就简单多啦!
然后对于刘晔的绝妙建议,曹丕和老爹曹操一样犯糊涂,表示吴国已经称臣了,不该再打吴国,非得玩“坐山观虎斗”
等虎斗完了,孙权立刻把曹丕扔一边,再也不称臣了,曹丕大怒,立刻亲征吴国,打了三次,全都无功而返
哎,早听了刘晔的多好!
这一次不听刘晔的话,留下了一个吴国 第三次:扼杀公孙渊于摇篮之中
公元228年,公孙渊即位后,刘晔立即表示:现在应当立刻发兵剿灭公孙渊!
“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外连胡夷,绝远难制。而世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于事为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也。”
刘晔再次发表了一次精彩演讲。
理由就是说公孙氏天高地远,又跟外国友人关系好,实在不好对付,不如乘现在公孙渊刚刚夺位,赶紧突袭辽东,可以一战搞定!
曹操没听,曹丕没听,曹睿依旧不听
结果后来公孙渊果然叛魏立燕
这一次不听刘晔的话,留下了一个燕国
经过这三次,刘晔也心灰意冷了,以后什么事都顺着曹睿说,这一顺倒坏了,刘晔的仇人借此告诉曹睿说刘晔揣摩上意,故意讨好曹睿。
于是,曹睿故意心里想着A,却告诉刘晔自己想B,结果刘晔也说B好啊
曹睿于是认定刘晔故意迎合自己,从此疏远了刘晔
刘晔心里这个悲催啊,我靠,我说对的话你们不听,我顺着你说你又觉得我TMD是故意讨好你,还让不让我活了!!!
最后,这一代最伟大,最悲催的战略家刘晔,最终精神错乱,发狂而死
公元232年,曹睿想起了刘晔的话,这公孙渊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不但不小心做人,居然还敢和孙权不断通使,真不是个简单人物呀
这时候诸葛亮还没去世,轲比能也还在,曹睿头脑还清醒着呢,他果断决定:弄死公孙渊
这一次曹睿也是动了真格的了,魏军声势浩大,而且领军人物也着实不简单
曾经威震边疆,菊爆轲比能的名将田豫率领青州诸军从海路进攻
后来派人刺杀了轲比能的幽州刺史王雄率领陆军从幽州进攻
对此,散骑常侍蒋济发表了一通演讲
“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能制,是驱使为贼也。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己。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质,岁选计、孝,不乏职贡,议者先之。正使一举便克,得其民不足益国,得其财不足为富;倘不如意,是为结怨失信也。”
简单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就是
现在小渊不是还明确跟你翻脸么?有蜀吴这俩大敌在,你收拾掉他们,小渊自然就会臣服你,干嘛非得这么着急去找他晦气呢?回头被你逼急了,真反了怎么办?
对此,曹睿轻轻一笑
切,至于么?不就一公孙渊么?我大魏军队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还对付不了你个公孙渊?
然而,不久之后,结果就出来了
在公孙渊的指挥下,田豫王雄等人竟然寸步难行,硬生生被公孙渊打了回来
汗珠从曹睿的脸上流了下来,此刻的曹睿,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从来不了解的那位辽东的对手,竟然是如此的强大,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败给了公孙渊后,田豫感觉这不好交差啊,没办法,对付不了公孙渊,就拿吴军出气吧,反正吴军是出名的软柿子,只要敢捏就有经验
张辽带着800人,满宠带着数十人就敢捏吴军10万,田豫自然也敢
田豫得知不久前吴军刚刚和公孙渊通使完毕后,乘船踏上了回国的路程,果断决定截击吴军,赚点经验
当其他将领都沿着海路搜查吴军的时候,田豫却已经不紧不慢地率领军队到了成山,并且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其他魏军将领看了以后都笑了,这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守株待兔么?想不到田豫居然也犯这种低级错误!
然而,很快,奇迹发生了,吴军这只兔子真的“撞树”了
吴军的舰队居然就真的硬生生的到了成山,上岸一头撞进了田豫的口袋里
田豫自然不客气的收下了人头,吴军被田豫全部歼灭
原来,田豫还精通数学,他早就根据地图算好了路程,这里边估计要甚至到各种加速度,减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理论……
总之田豫算出吴军经过风浪打击,做出各种变速运动后,必然要在成山停靠
果然,数学家田豫成功地抓到了吴军这只兔子
公孙渊取得了更人震惊的战绩,他居然硬生生打退了大魏国水陆并进的数万大军,对方的主将还是威震边境的名将田豫,这样的指挥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取得了这样的战绩后,公孙渊并没有骄傲
相反,他很平静
在歼灭了高句丽和朝鲜军队后,公孙渊就已经有了一个意愿——为神之愿
他要做新世界的神
世界是如此广阔……
对于从小生存在海边的公孙渊来说,他的思想已经开始逐渐向海洋民族所靠近,他渐渐意识到了世界是如此的广大
这个国家,真的不该如此,就这样一直呆在东亚大陆啊……
也许,他应该变得更有野心,更加博大才对……
曹操他,敢于勇猛地越过长城,在沙漠之上与乌桓人一绝死战,这才是男人的气魄
然而,曹操之后,魏国人还有这样的气魄么?我看到的是,他们变得保守了,呵……变得更加喜欢消极防御蜀吴,还敢再不计一切地冒险么?曹睿啊,你真令我失望!
曹睿,你也配统一这片大陆么?不,这片大陆,应该属于最勇敢的人!
他就应该属于我——公孙渊!
自从流放了叔叔那一刻起,我已经决定了
漠视掉一切所谓的道德,所谓的操守,现在我的,决定了,如果以国力来说,辽东是一只蚂蚁,魏国是一头大象
那么我愿意做这件事——
蚂蚁搏大象!!!
公孙渊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试探魏军
冷酷而沉着的谋略家公孙渊,从一开始,就有着一整套的计划
之所以会和吴国通使,就是要看看魏国的忍耐极限是什么,以及魏军的战斗力如何
如今公孙渊领教到了,虽然打退了魏军,但是公孙渊也真的感受到了魏军的强大名不虚传,魏军依然不愧是远东最强的军队
然而,他不会因此而畏惧
他在谋划着更大的计划
最终的目标就是——吞食天地!
作者:lemon25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长风浩荡可扬帆 傲游美加 |
|
|
返回顶端 |
|
 |
- 十 -- lemon25 - (8713 Byte) 2013-6-02 周日, 上午9:47 (205 reads)
- 十一 -- lemon25 - (11663 Byte) 2013-6-02 周日, 上午10:13 (208 reads)
- 十二 -- lemon25 - (14680 Byte) 2013-6-02 周日, 上午10:51 (250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