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党内民主,以法治国:​既得利益集团是宪政改​革的动力 ——致总书记的信(2​)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 民间智库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党内民主,以法治国:​既得利益集团是宪政改​革的动力 ——致总书记的信(2​)   
所跟贴 党内民主,以法治国:​既得利益集团是宪政改​革的动力 ——致总书记的信(2​) -- 冯胜平 - (6574 Byte) 2013-5-12 周日, 上午7:26 (2922 reads)
狼协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215

经验值: 12262


文章标题: 河边:再谈几点看法 (1581 reads)      时间: 2013-5-12 周日, 上午7:33

作者:狼协民间智库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再谈几点看法 (33 reads) 时间: 10 5 2013 16:33 编辑/删除文章 删除这篇文章 查看作者IP

--------------------------------------------------------------------------------

作者:河边 在 民间智库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些前面的帖子时没读到冯先生的第二封信。读了后才发现万、冯两位其实都是相同的主张,即通过习近平的个人权利来推进中国的政改。冯文(2)论证了其中关键的一点---既得利益集团会支持政改:“习近平先生,在相当程度上,中国已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他们也是你部分的权力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得利益集团是你最大的敌人,也可以是你最大的盟友。如果你以反腐、清党、阳光法案作为改革重点,他们就是你的敌人。你要挖人家的祖坟,人家当然要和你拼命。但是,如果你跳出运动治国的思维,以推行82宪法和07物权法为目标,就很可能赢得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82宪法是对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反思的结晶,它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具有同82 宪法一样重要的意义。作为未来宪政的基石,它们都是好法,必须贯彻实行。”简言之,实行82宪法和07物权法是获得利益集团支持的关键。我同意这个设想的主要逻辑分析,但是质疑“实行82宪法”和“党内民主”与这种主要依靠个人专权推动政改的内在冲突。

我以为冯文(2)提到的国人心理素质的“三民”特征其实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这种文化特征如今有多少改变?这个问题仍然是个谜。从文革的经验推论,这个特征至少是不能忽视的。中国现在的18至55岁的人群中,尽管45岁以下的都可以归入78年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但是他们所受过的教育和改革所带给他们的利益的影响,对于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他们的心理素质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如果真正实行82宪法的话,他们会有什么诉求?如何应对这些诉求?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进行政改设计中考虑到的。

个人以为,就中国文化圈内的各地方的进步而言,有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海外华人社群几类。如果从现代文明(主要指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观察点的话,可以看到一幅现代文明在中国文化圈内随时间不断扩展的景象。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大陆曾经在民初显现了一阵,后来因为西方自己自身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冲突,并因为这一冲突的向外输出,最后影响到中国人的选择,才有转向共产主义的历史。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是促成这一选择的动因,但是如果西方当时没有共产主义的输出,中国自身的历史似乎并无足够的思想资源在中国弄出个共产主义实践来,而更可能是沿着民初的选择逐渐向前,或许更像今天的南美。(中国大陆49年以后的社会实践我以为并不是2000年循环中的另一个循环,而是西方文明的制度试验扩展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结合的结果。俄罗斯文明本质上属于西方,俄罗斯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的共产主义的差别用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思想差别来看或许比较容易理解:前者仍然是偏重理性的,后者是偏重感性的。)同时,还要看到,民初的进步在各地区并不是平衡发展的,同时还产生过大规模的内部分裂,这些都是现在的当政者不得不考虑的。

在这个观察的基础上,恐怕中国的政治改革还是应当分地区开展,如同当年的经济改革的发动一样。这种方式比较在全党实行民主,全国实现法治恐怕要可行地多。“党内民主”虽然看来只是8000万人进行民主试验,但是却是覆盖全国的试验,直接影响到13亿人,而且在逻辑上就存在内在的冲突。而首先在几个地区进行实践则可以降低失控的可能,同时可以试行较高水平的民主,而不是假民主。全国范围的实行党内民主和通过个人权力强行推进民主无法同时并行,结果要么是假民主,要么是逼使个人权力让步。(蒋经国在台湾实行民主后,他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真正控制过台湾。)假民主除了会对国人对于民主的认识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可能让反对派利用;而逼使习近平的权利让步的结果又恐怕会造成制度转型的上层控制。

此外,中国教育的“求善”特性严重压抑了国人对真理的认识的理解。除了新文化运后的一段时间通过对传统的批判而把教育的重点从“求善”移到“求真”(后来又恢复到“德育”的老路上),直到今天还是把“求善”教育放在第一位,导致了不断培养缺乏客观理性的人民,其中很多是掌权的人。结果是全民容易走向情绪化,不是赢就是输;不是好,就是坏;一有争论就很难达成妥协。而客观理性是实行民主政治不可少的条件。中国恐怕很需要时间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在几个地区实行民主政改,同时在全国的教育上放开,讲真话,培养人民的求真的意识,知道自己真正的利益在哪里,这些准备恐怕是不可少的。

另一个问题是国际支持。中国这样多人口的国家实行制度改变一定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中国人如何取得国际的理解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至少包含两个内容:中国领导人如何理解中国转型,以及主要大国如何理解中国的选择。

所以,如果把中国大陆设想为若干个台湾,通过对各地区情况的具体分析,制定一个分段实行法治-民主的时间表,同时将国民教育紧跟上去,并且获得主要大国的支持,这种做法可能比设想由习近平主导通过党内民主和全国法治推进全国改制更可行。

作者:狼协民间智库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狼协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 民间智库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3623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