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让世界了解黄河,让黄河走向世界——中国的乾位在黄土高原,复兴中华少了黄河没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让世界了解黄河,让黄河走向世界——中国的乾位在黄土高原,复兴中华少了黄河没戏!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让世界了解黄河,让黄河走向世界——中国的乾位在黄土高原,复兴中华少了黄河没戏! (715 reads)      时间: 2003-11-25 周二, 上午2:49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让世界了解黄河,让黄河走向世界——中国的乾位在黄土高原,复兴中华少了黄河没戏!



请访问黄河网治黄论坛



http://www.yrcc.gov.cn/lib/zhlt/2002-12-17/jj_17351019892.html



新时期黄河流域人、水、沙、资金流向的战略性思考





邢国鑫





--------------------------------------------------------------------------------



解决黄河洪水威胁、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等日趋严重的问题应从战略高度着手分析主要矛盾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略。在黄河流域中,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交错出现着人与水、水与沙、土与人的复杂关系。善用资金理顺这三者的关系将是我们解决关键问题的金钥匙。



黄河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主要是历史上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过度的人和水的逆向流动造成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从历史可以考证出黄河中、上游森林和禾草植被的侵占、破坏和消逝是和上山剿匪的“绿林好汉” 放火和越来越多逃荒避难的贫民吃山、烧柴、刨地不止等“人祸”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人们应该知道草木不存,水土也就难保。由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造成黄河下游平均每立方米水中含沙量高达35公斤,再加上下游地平水缓泥沙大量淤积在河道内,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积量高达6亿吨。泥沙淤积造成河床逐级抬高。水向“高”处流,形成令人惊心的地上悬河”—— 黄河的下游河床普遍高出背河地面3到5米。



黄委提供的数据标明,黄河下游河床比新乡市地面高出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5米。近几年断流现象出现后更加剧了泥沙大量淤积在中、上游水库中和下游河床升高的速度。为了应急,下游的堤坝越垒越高。而堤防越高,决口的危险就越大。可以预见一但黄河决口洪水将威胁到中国三分之一的行政区域。



专家预测一旦黄河中上游暴雨形成大于1958年的洪峰,下游河防必溃无疑,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向北横扫华北平原,危及北京、天津(天安门广场海拔43米、天津海拔1米);向南则夺淮入江,在海水顶托下,黄河泥沙淤积在太湖扬州一带的长江尾上,两水相交,很可能淹没南京,并波及整个长江三角洲。不论黄河向南或北溃堤都将是损失万亿可令全国瘫痪的世纪大洪灾。



还有专家指出,即使近几年黄河经常断流,但黄河也正在进入丰水期,距1843年特大洪水(36000立方米每秒)已150年了,根据黄河150年左右一个水旱周期规律,黄河流域特大水患日益迫近。觉醒的时候已经到来,充分利用信息和社会资源制止人和水的逆向流动,大规模开放和拓宽人和水的人工和自然流通渠道是中国领导人和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充分认识并积极参加的一项从根本上消除黄河灾难的伟大社会工程。



治水先治山,古今中外皆然。清人赵仁基《论江水》一文说:“水溢,由于沙积,沙积由于山垦”。日本、欧洲、北美根治水患的共同经验都是治山。日人更称:治水在于治山,治国在于治山,“能治山者才能治国”。中国新时期的领导人将能超越古人和洋人的禁锢,他们将更有智慧开创出一条治水、治山也智人的强国富民之路。



过去的实践表明一大二公大跃进式的全民上山大炼钢铁、土法上马全面蓄水法曾经停滞了人和水的流动,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森林和沃土的殇失,其后患和教训是巨大的。而反向的上山下乡和自发正向的下山下海,仅让很小一部分人经历了不自由和自由流动的感受,今天中国更多的靠土地和老天吃饭的人们正在体会着盲流的艰难和信息流的宝贵。



新时期的领导人应该考虑这样的建设和治理黄河流域的方略。全国动员、信好志民、黄城千里、二亿共勤、工薪学机、禁污封山、轮网减洪、汲水导沙、三河并流、兴国安民。具体的方案可以是沿黄河上、中、下游画两条线设立黄河特区市。在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30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和建设可以容纳两亿人口的超级都市。新设置超级都市和组建一支建设大军中华黄河集团有助于将黄河全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直接运作,创造财富。



现代化的投资和管理是必须要安排和重视的实际问题。根治黄河需要大的投入。中国政府现在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引导国民的正向投资以及发行国债、吸引境内外人、财到整治国土的工程上来。中央政府应给予黄河特区市最为开放和优惠的政策来保证所有投资人和劳动者的利益。



为争取最好的投资收益,减少贪污受贿和浪费,治理开发黄河的工程应该考虑成立由数千万超级都市建设者作为主要股东的企业集团。中央政府应以提供无息贷款和支持发行黄河建设国债的方式支持这家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为更好地吸引全球的投资,长期管理和经营这项新世纪的工程,笔者建议将黄河水利委员会改制成中华黄河集团公司并邀请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公司。为保障全体建设和治理黄河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应保留30%的股份给黄河特区市的建设者和普通居民。



中央政府应该划拨出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30公里,中游两岸各60公里,上游主河道两岸各120公里的土地,作为黄河特区市的发展、治理和保护用地。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公司可以股份、现金等有偿转让的形式取得这些地区现有土地使用者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假设20年内每年的平均投入是500亿人民币,那么1万亿人民币的投入换来黄河的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以及黄河下游超级都市的初步成型,其带来的政治安定、经济发达、环境净化和文化进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实施下山建城和大泄小蓄的建设和治理方案还需要掌握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 一个建议的在下、中、上游的建设和治理投资比例是7:2:1。



有领袖人物的带领,有人民的积极投入和大量财物的支持,依靠科技和管理我们完全有可能将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改造成保平安的三道河,把亿万吨黄沙滞留在中上游的淤地坝内,让黄河变清,让亿万劳动者都能参与和享受现代化超级都市的建设和新文明。关于开挖数千条除淤隧道(洞)和闸门,用水力运泥沙到南北两岸新河堤处筑堤修路, 形成中河排洪、排污,南北两岸新河储运清水三道河布局的方案可参阅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中游禁污封山和采用钢索和轮胎联网减洪滞沙的方案可参阅笔者的另一篇文章。



在黄河下游建设超级都市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吸引全国各地富裕的两亿城乡劳动力从偏远的山区和落后的乡村到沿河的大城市。这将是一次符合绝大多数人民利益并且有利于确保恢复长江和黄河流域生态平衡的一次正向移民。安排和吸引全国各地2000万到2亿城乡劳动力成为整治黄河和建设超级文明都市的生力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的就业不足和城乡差别巨大的社会问题。



巨大人口的迁移,首先可以缓解人类活动对中上游植被的破坏和水土资源的掠夺。其次,人口在下游的集中会产生对上、中、下游平衡水资源,清除水质污染源,确保堤防不决口提出急迫的要求和产生强制执行正确方案的巨大作用力。黄河下游建设超级都市可以拉动城建、环保、水力、交通、通讯、卫生、教育、林业等各个方面的内需和产业大发展。通过对数千万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和参加工程实践,我们还有可能加速中国从农业和工业文明向城市和信息文明的转变。



设立黄河特区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确保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当成是安民兴邦的大事,能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能大量吸引全球的投资,领导全社会共同来投入到治理黄河和建设超级都市的事业中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共和国第三和第四代领袖们能继续发扬光大夏禹的治水风格,亲自带领两亿治河、建城大军奋斗20年。黄河的命运肯定会有根本的改变。这项天、地、人共和的世纪工程必将在中华和人类的文明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篇章。



(邢国鑫 2001/11/28于美国 佛罗里达洲)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152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