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000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000   
所跟贴 come on, 谁规定的作家写作就不能有漏洞,或者犯错? -- 狼协 - (29 Byte) 2012-2-02 周四, 下午6:15 (231 reads)
大隐于朝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8/11/06
文章: 262

经验值: 10200


文章标题: 狼协,我是这样回复读者的 (129 reads)      时间: 2012-2-03 周五, 上午9:08

作者:大隐于朝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41楼]游客 2012-02-02 15:26 [删除] [回复]
大隐先生好文!有一点疑惑:文学作品的情节能否作为考据学的对象?如果可以的话,能否认为毕加索的那些立体画画的不是人而是干尸?谢谢!

回41楼的游客,你对这个提问非常好,实际上代表了很多人的疑惑,在这里我总结性的说一下:文学的情节、人物、对话以及故事发生的场所等软的时空方面事物基本上都可以虚构,但这种虚构是不可能脱离当初的硬的社会客观环境的。比如你描写毛时代的中国人打领带穿西装喝咖啡,有大老板剥削手下员工,还有人们开车到农村去休闲钓鱼摘果子,那是肯定不行的,人们一看就知道这种描写一定是假的。这就是考据学所起到的根本性的和鉴别性的作用。韩寒《求医》一文写在1999年,而描述的硬环境确实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情景,所以根据考据学一下子就看出韩寒这篇文章所写的和时代明显脱节和不一样。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清朝乾嘉考据学派,就是利用考据学原理,证明了历史上很多伪作、托付名人之作等等,起到了去伪存真的作用,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考据学就是打假学。谢谢!!!

作者:大隐于朝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大隐于朝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0344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