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要用主观幻影去描画孙文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要用主观幻影去描画孙文   
所跟贴 不要用主观幻影去描画孙文 -- 芦笛 - (7881 Byte) 2012-1-19 周四, 上午3:46 (1423 reads)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有限暴力革命”不能算是梦话吧 (253 reads)      时间: 2012-1-19 周四, 上午9:08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一场小规模的武装暴动,也是一场几乎没有太多流血的“暴力革命”,所以说它是“有限暴力革命”不能算是梦话。

“辛亥革命”在迷信于暴力的中国取得成功是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抗争和牺牲下迫使满清统治者不得不放弃权力而获得的,是由于它背后所蕴藏着的巨大变革动力早已形成不可扭转的历史变量,民心思变是其成功的保证。

而“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完全是满清政府自己所造的“恶业”、是咎由自取。因为清末的清政府由于无法真正的控制全国、自家八旗军不堪一击,在剿灭太平天国时财政危机而不得不让地方自筹资金,这样才导致了湘军和淮军的形成,为后来的全国范围的军阀动乱打下了伏笔。

以现在的北韩为例,如金正恩年轻无知掌控不住江山而诱发了革命发生崩溃,总不能将责任加在后来的收拾残局者的身上。同样在文革后所谓“粉碎四人帮”之时如果毛派军方势力“果敢的”进行军事对抗而造成国内动乱,也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在邓小平叶剑英的身上吧。

又,被大家推崇的英国“光荣革命”虽然是一个和平革命典型,但其最终得以和平的方式成功的背后,实际拥有的暴力因子即威廉亲王率领的“一万五千名军队”登陆准备作战。而之前的1215年“英国大宪章”是因为英国贵族武装起义进攻伦敦强迫约翰王签署的。

还有日本的明治维新,从维新改良的开始以及其后长达二十年的过程中,发生过如乌羽伏见之战,和戊辰战争西南战争等。

当然,孙中山后来心仪苏联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肯定的,这在他的“三民主义”中写得清清楚楚但也是情真意切、似乎不是口是心非。孙中山的想法确实存在一个变化过程,即从“大汉族主义”转变成“五族共和”,最后走向了“反帝”。

但当时的全世界,上苏联当受苏联骗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批人,五湖四海,包括了后来成为毛夫人的蓝萍同志,不唯独中山先生。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陈皮于2012-1-21 周六, 上午4:52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638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