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联动分子 by 杨小凯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联动分子 by 杨小凯
LS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26
文章: 284
经验值: 2788
标题:
联动分子 by 杨小凯
(1366 reads)
时间:
2011-9-21 周三, 上午5:41
作者:
L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联动的全名叫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其前身是北京最早的“老红卫兵”
。成员大都是高干子弟。长沙一中的学生们谣传程德明是个“联动份子”。
尽管他是保守派的思想家,我是造反派的思想家,我却喜欢他这类头脑里没有
权威的人,我猜他也喜欢我这种头脑里充满着异端邪说的人,因为他进九号(牢房
)的那天,我们俩互相认出对方时都高兴得不得了。那天我一边帮他安顿行李,一
边急着问他自从我离开后长沙一中的情况。他匆匆叙述着各所学校里的各种事,接
着又问“你在这里已经快一年了,怎么熬过这么长的日子的?”我告诉他,我找了
位教师学英文,找了位电机工程师学电机,找了位机械工程师学机械制图。我还要
读《世界通史》,马克思的《资本论》,和一本叫“毛泽东思想万岁”的书。
程德明马上要看我所有的书。他把我床头的书翻了翻,挑了那本毛泽东的政治
经济学教科书读书笔记,一边说“我早就想好好研究一下毛泽东的极左思想是怎样
形成的。”他加重“极左”二字,并笑起来。他的话在那个时候实在是对权威的极
大胆的挑战。程德明很快就订出了他的学习计划。他与我一块学英语和电机工程,
其它时间都用来抄写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毛泽东的读书笔记是他一九
五九年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写的,这个笔记可以代表他的主要经济政策方
面的思想。程德明一边抄这个笔记,一边对我发表评论。“我看他根本不懂经济学
。你看这里,他甚至反对计件工资制和物质刺激。我不相信他的政治鼓励真能提高
生产效率。”
程德明抄完这个读书笔记,又开始读收集在《毛泽东思想万岁》里的毛泽东一
九四九年后的内部讲话。我们对这本书的注意重点不同——他专门注意毛泽东左的
经济文化政策方面的思想是怎样形成的,而我却注意那些能用来解释为什么毛泽东
在文革会下令共产党停止组织活动和支持被共产党打成反革命的造反派。我们俩都
找到了不少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比如我发现一九五七年大鸣大放前期毛泽东的很多
观点都是想避免斯大林道路,想摸索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看起来他那时真的想搞
自由化,而不是像后来他说的只是“放长线钓大鱼”。“放长线钓大鱼”与其说是
毛泽东的阴谋不如说是他的自由化试验没有得到党内大多数实力派的支持及他发现
知识分子的多数并不真正喜欢共产党后的一种自我解嘲的说法。一九五九年毛泽东
曾提到中国形成了高薪阶层,一九六三年又提到中国形成了“官僚主义者阶层”,
一九六四年又提出农民对干部的不满是当时农村社会中的“主要矛盾”等等。我注
意毛泽东的这类观点是为了支持我的一个判断:“毛泽东文化革命中支持对干部阶
层不满的老百姓来造当局的反是一九五六年苏联反斯大林的一个间接后果。如果没
有反斯大林运动,毛泽东一九六六年很可能发动一个类似斯大林肃反的运动来反对
他的政敌,而不会利用老百姓来反对共产党的干部了。”
我和程德明读毛泽东的书注意的重点的不同自然与我们一个是造反派一个是保
守派有关。作为造反派,我总是在找支持造反派的根据,而作为一个保守派思想家
,程德明总是千方百计寻找毛泽东经济文化政策的不合理性。但是我们在一点上却
非常一致,我们都在耻笑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吹的那些牛皮。程德明指给我看毛泽东
鼓励放亩产几万斤麦子“卫星”的话,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告诉他,毛泽东比这吹
得更大的牛皮多的是。最糟糕的是,明明是他在那里胡说八道,他却恶狠狠地骂批
评他的彭德怀为“资产阶级的猪狗们”。
程德明告诉我,他认为一九五九年毛泽东犯的错误造成了中国经济的大崩溃,
他不肯认错,这是他发动文化革命整肃批评他一九五九年政策的人的原因。我很喜
欢程德明的这个观点,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观点与官方对文革的解释不同。官方当时
的宣传是,文化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复辟,是
无产阶级司令部与资产阶级司令部之间的斗争。程德明对文革的解释比官方的解释
令人心服得多。另一方面,我对文革的解释虽然也与官方的解释完全不一样,但角
度与程德明的解释也完全不一样,他这种与我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度使人感到刺激
。但我还是想与程德明辩论。“毛泽东一九五九年肯定是错了,但是他在文革中期
支持被当局打成反革命的老百姓造反,为他们平反,这一招却赢得了人心。”程德
明终于默认了我的观点。“当然,老百姓造反总不会是没有原因。”
我建议程德明看毛泽东在一九六二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在
文革中第一次被群众组织公开。毛泽东在这个讲话中承认一九五九年大跃进时共产
党中央犯了错误,当时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人的观点是正确的。程德明看到
这个讲话后如获至宝,他说:“你看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刚承认错误,马上又在同
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翻案,直到文革,他都在企图依靠各种政治运动来否定一九六
二年中央工作会议。”对毛泽东这个讲话的看法大概是我们俩观点最一致的地方。
程德明是我们学校最早反对省委派的工作组的学生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
是最早造反的人之一。他后来的观点转向极端保守的“联动”观点,这个过程对我
来说是个极有意思的谜。有天我告诉程德明,我有不少表兄妹,堂兄妹在北京,他
们都是高干子弟,都参加了“联动”。接着我问他“你是怎么接受联动观点的呢?
”
“象朱成昭接受联动观点与叶向真有关一样,我是从我的女朋友那里接受联动
观点的。”朱成昭是北京最大的大学生造反组织“第三司令部”的头头。但他在与
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接触后却接受了联动观点,并且系统地向外界阐述他的保守观
点,最后被中央文革送进监狱。
“我是在从长沙去北京的一列货车上认识红鹰的。那是一九六六年冬天。她很
漂亮,气质高贵。她说她是老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的。前一段北京批资产阶级反
动路线,老红卫兵在北京失势,于是她和朋友们走上了大串联的路。
“但最近她在北京的朋友来信,说是老红卫兵正在筹备组织一个新的组织‘首
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要与造反派‘首都三司’决一死战。她决定提前独自
一人返回北京。
“一到北京,她邀请我住到她家去,那是一座古京城的四合院,院内有十几间
平房。后来我才慢慢知道这是部长级干部才能住上的房子。最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家
门口还保留着那个著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鬼
见愁’。
“在北京的那些天,我认识了很多红鹰的朋友和同辈亲戚,红鹰是个大忙人。
那些天正是‘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红卫兵东城区纠察队’,和‘红卫兵海淀
区纠察队’组织‘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的时候。红鹰带我参加了他们的几
次集会,我逐渐了解了他们的政治观点。他们最著名的一个政治口号是‘拥护一九
五七年以前的毛泽东思想’。
“他们最仇恨造反派,认为造反派是一群对共产党不满的地主资本家的‘狗崽
子’。他们认为造反派都是右派,反革命。他们的另一个著名口号是‘只准左派造
反,不准右派翻天!’红鹰的一次发言最令我感动,她说:‘文化革命继续下去将
会有二十年政治后遗症,经济文化的发展会受到不可挽回的影响,我们父辈流血牺
牲打下的江山,不能就这样让江青、蒯大富这些家伙断送掉,这个国家是我们的国
家,这个天下是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能看着她被这些奸臣乱贼断送掉’。”
“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对毛泽东已很不尊敬,称为老头子,而不称毛主席。他
们对江青更是恨之入骨。联动一成立就上天安门贴大字报,炮轰江青和陈伯达。有
人在贴大字报时被公安部拘留。
“我也参加了一次砸首都三司的行动。我最深的印象是联动的纪律,可说是我
看到的群众组织中最严格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残酷,他们对‘阶级敌人’是绝
不留情的。砸首都三司时,他们发现一个造反派学生的父母是地主,马上用皮带抽
打这个‘狗崽子’,有个联动份子朝地上吐一口唾沫,命令这位出身不好的女同学
用舌头把痰舔乾净。她没有服从,马上有人跑上去用手按着她的头去舔地上的痰。
但是他们在砸首都三司时公私财产分明,没有人往自己腰包里装东西,有令就行,
有禁就止,组织纪律非常好。
“我在红鹰家经常听他们讲打人的经验。有次红鹰告诉我,用皮带抽人时,‘
用皮带的侧面打最痛且没有声音,用皮带的正面打则响而不痛,可以起吓唬作用’
。有次‘西纠’(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的一位高干子弟不经意地提到,打死那些
黑鬼的好办法不是用棍子打,而是用开水烫,活活烫死,却没有痕迹。‘我在西纠
劳改营就烫死一个三代地主的老家伙’。他一脸得意的神色,周围的高干子女们都
显出一种欣赏的神态,没有人同情那位死者。
“不久我已完全接受了联动观点,唯一感到别扭的就是红鹰社交圈子里的人全
是高干子弟,他们对我这样一个外地技术工人的儿子居高临下,极为傲慢。我看得
出来,他们不愿意理睬我,顶多看在红鹰的面上对我应付一下。他们那种优越感使
我十分难受。”
“不久就发生了联动五冲公安部事件,联动成员前仆后继英勇无畏列队冲进天
安门广场一侧的公安部,要求释放因围攻江青、陈伯达、林彪而被捕的同志。他们
高呼‘打倒公安部’,‘打倒三司’,‘打倒江青’,‘刘少奇万岁!’前面的人
被捕了,后面的人又冲上去。
“我离开北京时,曾与红鹰深谈一次,我们都为国家的前途忧虑,红鹰告诉我
五冲公安部的详情。她气愤地说‘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就这样叫老毛和江青搅得一塌
糊涂,十六条明文规定不整学生,这次却抓了不少学生。’我告诉她我明天就要离
开北京,这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夜了。‘我可不可以吻你?’我小心地问,心扑通扑
通直跳。她脸红了,声音虽轻,但对我却是如雷贯耳:‘别这样,我们还是做个普
通的好朋友吧!’
“我看得出来她拒绝我的求爱,是因为她的社交圈子与我的家庭地位相差太远
。有次我听到她弟弟问她‘他老爸是坐吉司还是吉姆的?’红鹰很难堪的样子,连
忙把话转到别的事上去了。我几天后才知道吉司、吉姆是苏制高级轿车,副总理级
以上的人才有资格坐吉司,副部长级以上的才有资格坐吉姆。想起这件事,我就为
自己的愚蠢后悔,红鹰的环境实在是与我的家庭地位格格不入的。我甚至能感到我
这个客人在这个四合院里并不是十分受人欢迎的。”
由于我的父辈包括姑妈、姑爹、叔叔全是高干,我非常熟悉程德明所说的那种
优越感,但我从来看不起这种优越感。保守派红卫兵成立时,我的父母已经被湖南
省委打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份子,中学生辩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的对联时,我站在反对对联的造反派一边。听到保守派红卫兵成立的消息时,我
的感觉就象犹太人听到褐衫党成立一样。这种被当权派和红卫兵歧视和迫害的悲愤
感正是我参加造反派的原因。
程德明以后与红鹰保持了一段通讯联系。一九六七年二月底红鹰兴奋地给他写
了一封长信,告诉他毛主席命令江青和公安部把关押的联动份子全部释放,还说允
许他们自己出版报纸,条件是各地的公检法机关把所有二月初关押起来的造反派学
生也全部释放,保证他们的四大自由(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程德明转
述红鹰的话说,“‘江青阿姨’(注意带引号)在接见被释放的联动份子时要求他
们改变反动观点,而我们的同志的回答却是齐声唱起歌曲‘蝶恋花’,把我们‘敬
爱的江青阿姨’气得吐不过气来!”蝶恋花是毛泽东怀念他的前妻杨开慧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文革中被谱成歌曲,也是一首江青最忌恨的歌曲。
后来程德明又收到了红鹰寄来的他们联动份子办的一份铅印小报,报纸的名字
是“湘江评论”,与一九二零年代毛泽东在长沙办的一份报纸名字相同(一九二零
年代毛泽东的妻子是杨开慧而不是江青)。这份小报经常登一些间接攻击江青的文
章。程德明告诉我,可惜的是,由于联动坚持血统论的观点,认为只有他们的老红
卫兵是正统的革命组织,后来的造反派都是反革命,所以他们在市民中越来越孤立
。联动刚成立时还有能力组织游行和集会,但几个月后,它就几乎完全没有政治影
响力了,虽然它可以有合法的政治组织和自己的出版物。
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程德明的预审员,一位年轻的军官和徐络腮一块开九号
的牢门。九号大部份人都不由自主地移到床沿,注意力都集中在门口上。片刻的静
寂特别令人激动。“程德明下来!”他的预审员叫道,其他人都松了口气。“带上
你的衣服、被子。”程德明激动得手忙脚乱,取茶缸时把它掉在地上。大家都知道
这是放人了。不经逮捕就卷铺盖,十有八九是释放,何况大家都知道程德明的政治
观点与公检法的一致(公检法也是反对江青的保守派),他一定会得到保护的。
程德明一直相信我会和他一样被释放。他一出监狱马上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告
诉我他是被“教育释放”。出去后,他在长沙街上游了两天,觉得象在天堂一样新
奇和兴奋。按照诺言,他给我寄来了好些当时出版的群众组织报纸,那上面有不少
重要的非官方新闻。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出监后一两个月,我就被判刑了。
我收到的他的最后一张明信片充满了友情和对我出狱的期望。他说他保持着与我家
的联系,一有消息他就会和我家里人一起来接我出狱。“你要安心学习,锻炼好身
体。”他写道,“我们相信你不久就会回到人民的怀抱。”
作者:
L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去问芦霸
--
加人
- (86 Byte) 2011-9-22 周四, 上午12:14
(415 reads)
老芦对毛主义
--
LS
- (13 Byte) 2011-9-22 周四, 上午2:20
(440 reads)
让我们共同高呼,斯大林万岁!
--
加人
- (0 Byte) 2011-9-22 周四, 上午9:22
(35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838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