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利玛窦谈中国文化、艺术与科学(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利玛窦谈中国文化、艺术与科学(四)   
所跟贴 利玛窦谈中国文化、艺术与科学(四) -- 芦笛 - (6874 Byte) 2011-8-07 周日, 上午2:23 (852 reads)
断章师爷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9/08/25
文章: 615

经验值: 27036


文章标题: 这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对毕昇的活字印刷的记载: (218 reads)      时间: 2011-8-07 周日, 上午5:27

作者:断章师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一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由上文看来,毕昇用胶泥刻出“薄如钱唇”的字样,再“火烧令坚”,这样制成的活字可以“印数十百千本”,说明其耐磨损的性能很好,以至于“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然而,这种活字的烧制过程却十分简单,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以草作为燃料,烧制的温度不会很高(一般也就在400-500C度左右),何况烧制时间才“瞬息”而已。这种过程其实不是陶瓷材料的烧成过程(heating process),只不过是粘土制件的干燥过程(drying process)。如果胶泥的密度较大(可以用简单的机械方法增加)的话,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率不会很大,这样“薄如钱唇”的字样经过“火烧令坚”后,其变形不会很大的。

作者:断章师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断章师爷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41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