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追尾事件的综合假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追尾事件的综合假说   
所跟贴 官方结论证实特首 推理正确 -- mahakaya - (652 Byte) 2011-7-28 周四, 下午6:28 (340 reads)
whopper_junio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4

经验值: 7342


文章标题: 倒霉的替罪羊会是谁? (340 reads)      时间: 2011-7-29 周五, 上午7:40

作者:whopper_junio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个倒霉的替罪羊应该是通信信号总公司设计院,业界简称通号设计院,在北京六里桥。

通号设计院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是原来铁道部电务局的直接下属单位。朱镕基搞机构改革的时候,本想撤除铁道部,后来改为把铁道部缩减为一个200人左右的小部(当时铁道部光是部机关就不下三千多人),再后来连这个计划也泡汤,但铁道部也作出一些让步,其中就包括把通信信号总公司分离出去,直接隶属国资委。

当年铁道部电务局局长彭澎是个很强势的人,电务局系统在他治下也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后来彭澎得肝癌去世,死在了任上,电务系统日子就不好过了。本来铁老大的座次排名就是车、机、工、辆、电,电务最没有地位,老局长的去世让电务系统的人雪上加霜。所谓没有地位,是指好几重意思,比如人员编制差,经费少,比如决策权少,比如像今天这样,要优先挺身而出为党国擦屁股。可以说这是铁路系统常年的传统了。

中国铁路的电务系统如何发展可以说一直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当年实习的时候去了一趟阜阳编组站,一个方圆60多平方公司的大型编组站,信号系统的供货厂家竟然来自8个国家,是真正的八国联军。也不知道铁路系统何以对自己的总承包商和集成商的能力有如此的信心,相信他们能把这么支离破碎的系统整合起来。

其实中国铁路的大发展,对电务系统的要求应该是越来越高的,但是电务部门自己却没能沾上多大的光,钱都让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华为、中兴等强势的国内公司挣走了。像通信信号总公司,从铁道部分离后也没什么太大发展,至今还龟缩在北京丰台体育场旁边的一个破院子里,是那个奥运场馆周边为数不多的几十年没怎么大变样的角落。当然,一定意义上说,这也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毕竟现代化铁路要求更专业的通信信号设备,通号总公司属于从旧体制里走出来的遗老遗少,让位给更专业的集成商和供货商是时代的必然。不过,这就造就了铁路自身电务系统的发展和运输事业的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在系统和产品的层面上做专门的领导和规划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所有行业都存在。比如,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率很高,中国移动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但是到一些行业领域去看看,比如铁路、民航、交通运输、石油、电力,会发现这些部门的通信、信息化设备以及控制设备,其水平比中国的民用系统落后至少10年。民用系统的发展可以用市场来解决,但是工业系统似乎还处在不知道该如何搞的阶段。像上面提到的阜阳编组站的“八国联军”,就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决策者的彷徨无措。我相信这个问题国外也应该有,比如90年代末的时候去挪威、丹麦等国参观,发现他们的铁路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并不比中国高太多(那个时候中国很多铁路线还在使用磁石电话),也是比自己国家的民用通信、信息化市场落后很多,但是好在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很理性,有一分劲使一分劲儿,不像咱们伟大的党总像搞大跃进。一边想大跃进,但是具体问题又不知道该怎么搞,这就不好办了。

作者:whopper_junio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hopper_junio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9157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