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所跟贴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 芦笛 - (2841 Byte) 2011-7-26 周二, 下午12:14 (1764 reads)
DaLuoHan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9/10/23
文章: 294

经验值: 11125


文章标题: 老芦提出的“举国体制”优势的论据不严谨 (442 reads)      时间: 2011-7-26 周二, 下午10:06

作者:DaLuoHan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特首提出的论据是“拥护”或“不完全反对”举国体制者经常拿出来的,但是并不严谨。

首先,还要澄清“优势”一词的确切含义。如果是为执政者的政绩和合法性贴金的角度看,那各方应该没有歧义,话题也无可争论。

那么,对于民生来讲,这个“优势”存在吗?这稍有点疑问。但是认为今不如昔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认为,从绝对意义上这个优势还是存在的。“举国体制”毕竟在三十年来极大地改观了中国,改善了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无论多低效,如果可以不计成本的话,对未来的的作用无论如何也是正的。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个“不计成本”上。三十年来生产力的释放为中国带来了天文数字的财富。“举国体制”用这笔财富做了不少有用的事情,但你怎么能证明如果这笔财富交给市场的话,市场不会做得更好?如果不能证明这点的话,那把这些东西拿来做“举国体制”的亮点来举证,就很有疑问。

事实上也没有见过什么像样的论证。反面的论证倒是逻辑严密,条理充分。那就是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在“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一书中的论述。大致意思是,人们看的见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及其效益,但人们看不见这笔巨额资源如果让自由市场按人们的自认需求配置的话,能建多少学校,医院,多大程度改善食品质量等等。

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效率总是最好的。至少远高于几个人拍脑袋决策,其中的浪费,贪污等损耗要小得多,这也不需论证了吧。

还有论者认为,这个自由市场的环境在中国并不存在,所以存在的选项中,最不次的还是“举国体制”。那就有个问题:这个“优势”一词到底以什么体制做参照?何况,这种论调本身就是颠倒因果:是举国体制扼杀了自由市场发展的空间,而不是自由市场的环境缺失使得举国体制变成了唯一选项。

本坛上对“举国体制”的否定是一致的。但对其所谓的“优势”,哪怕就是特首举出的这一点点,我也很有疑问。

作者:DaLuoHan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aLuoHan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4171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