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南明:共产主义何以席卷中国?(1)观点一:国府失败,是冷战初期对中国的影响。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南明:共产主义何以席卷中国?(1)观点一:国府失败,是冷战初期对中国的影响。
所跟贴
南明:共产主义何以席卷中国?(2)观点二:中共击败国府,是一个革命威权政党,战胜准社会性政党的过程。
--
Namo
- (11965 Byte) 2011-7-17 周日, 下午12:10
(227 reads)
Namo
加入时间: 2009/09/21
文章: 749
经验值: 21928
标题:
南明:共产主义何以席卷中国?(3)观点三:中共击败国府,是技术政治战胜道德政治的必然。
(287 reads)
时间:
2011-7-17 周日, 下午12:12
作者:
Namo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观点三:中共击败国府,是技术政治战胜道德政治的必然。
题语:近代以来,中国政治舞台上最显著的转变,就是道德政治向技术政治的转型,技术政治操有者最终战胜道德政治操有者。
自英国人打开中国大门以来,中国的传统政治趋于解体,而西方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理念,愈发融入中国政治生活。其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让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开启了道德政治向技术政治的转型的历程。
何谓道德政治?即政治人物,在做政治考量,做政治决策时,道德教化发挥了重大作用。而非单纯的追求政治效能最大化。
刚刚跨入近代世界的中国,任然是一个传统道德国家。千百年来道德教化,随同传统儒家教育,深入每一位政治人物的心中,或多或少的产生了道德作用。宋襄公“半渡不击”的典故,诸葛亮辅佐后主,明成祖朱棣拒改史书等,古代政治人物部分出于道德因素的考量而做的道德决定,皆为道德政治的表现。
近代以降,古典道德政治急速向现代技术政治转型,道德在政治人物决策中的成分越来越少,但尚未绝迹。清末镇压农民起义而壮大的第一批军阀,居然没有任何推翻满清而自立的愿望,反而是心甘情愿的放弃兵权。民初第二代军阀,如张作霖、吴佩孚等人对于外国势力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的反感,或出于对自身权力的顽固把持,导致了他们无法做出逾越内心道德底线的政治决定。
黄兴作为同盟会中当然不让的二号人物,在孙文历经的数次信任危机中,没有丝毫取而代之的遗愿,而是力挺孙文,维护同盟会的团结,甘心做管仲、孔明之类的辅助人物,其光明磊落可见一斑。蔡锷为袁氏称帝而起兵,然袁氏退位,即为蔡锷辞去督军之时,丝毫没有留念权位的考虑。
技术政治者,在做政治考量、做政治决策时,以效果为第一出发点,奉行马基雅维利的的政治理念。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技术政治操作者,可以说非孙文莫属。孙文对于技术政治的驾驭,在近代也可以算做前无古人的。孙文在道德政治与技术政治间转型,亦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孙文的转型,和孙文年轻的时期,在西方社会养成,有很大的关系,且孙文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接触和理解都不是十分深厚,这客观上促进了孙文现代政治思想的成型。
孙文早期的革命历程,交织了大量的现代政治因素,如借助西方或者日本等外国因素,促成中国革命,与复兴会争夺革命领导权等行为,都是其技术政治的表现。而孙文或出于实力的考虑,或出于客观政治环境的考虑,在辛亥后,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相当的道德政治意味,禅让总统职务,放弃改组后国民党的实际领导权,转而成为精神领袖等做法,表明孙文在这个时期内,又不脱于道德政治的范畴。
在二次革命后,新生共和国几乎被残害殆尽,这个历史现象,是对孙文的重大打击,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孙文才真正开启了其彻底转型为技术政治人物的历程。为了对抗北方军阀,孙文采取拉拢南方军阀的方法;为了对付袁世凯,孙文转而向日本国内的亲孙文势力,寻求合作;在寻求国外政治势力介入的问题上,孙文或出于汉民族的民族主义,或出于技术政治上的权益考量,至少表达出了以土地换援助的意愿。
与孙文同时代的民国军阀们,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其道德政治的意味。如袁世凯即便被骂做卖国贼,其对于日本的二十一条,也有所保留;直系军阀吴佩孚,坚决反对以苏俄势力介入为代价的援助,最终兵败下野,也不愿入日租界避难,原因就是不愿成为傀儡;奉系军阀张作霖,对于日本以势力渗透为代表的全面援助,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最终让日本人恼怒,也埋下了张作霖最终下场的伏笔…………
这些军阀,在近代政治舞台上,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不愿意外国势力直接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态度,固然可以成为道德政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和军阀自身的军事实力,抱有对权力不可侵犯的态度的两点,有着必然联系的。
为了对抗袁世凯,孙文提出过类似的二十一条,但是日本人也清楚,孙文无兵无权,只能做空头承诺;为了对抗吴佩孚,孙文接受了苏俄的军事援助,代价就是接受了苏俄的意识形态的全面入侵,苏俄的民族主义理论部分成为了中国近代的乱源;为了对抗直系军阀,孙文可以倡导与奉系的联盟,而不顾及外界的恶评;早对记者谈及希望美国介入中国军阀混战的观点,被社会各界批判时,又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潮流…………
为什么孙文会如此?因为在全面向技术政治转型后,孙文深刻的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国政权,统一全国成了一切问题的总前提。而孙文缺乏的就是军事力量,才会有了向外寻求援助的行为。
孙文战胜北洋军阀,原因有很多,但就广义上而言,可以看做近代政治舞台上,技术政治全面战胜道德政治的第一次预演。孙文与直系吴佩孚不愿合作的苏俄合作,以口头承诺外蒙古部分权益的条件,取得了苏俄的军援,引进了党国一体的政治权利构架,社会组. 织动员能力。推动了广州国民Z.F,最终击败北洋军阀,完成国家统一,期间固然有军阀的荒淫无道,也有技术政治战胜道德政治的客观事实。
如果说孙文战胜北洋军阀,是近代政治舞台上,技术政治全面战胜道德政治的第一次预演。那么CCP战胜国府的过程,就是这一历史转型大戏的高潮。
民国十六年、西元1927年,蒋中正发动的清党运动,是国民Z.F于国民党内政治变化的一道分水岭。之前,在国民党内,以孙文为代表建立起了一套强大的党政机器,虽然这个党政机器的很大一部分基层组织,不在国民党手中控制,而在中共手中。国民Z.F正是凭借这个强大机器,击败了北洋军阀。在之后,就像笔者前面所述,蒋因为主观和客观原因,以及外界因素,最终蒋在南京成立的国民Z.F成为了一个继承清末以来传统官僚政治的Z.F。
这种选择,正是蒋无法完全理解和认同现代政治的表征之一。也为蒋和国民Z.F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南京国民Z.F的实际掌权者蒋中正,因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养成,故与孙文相比,虽同为处在社会转型期之政治人物,却更偏向认同传统道德文化。蒋中正在其主政国民Z.F的二十余年中,都在极力倡导传统道德宗旨。因为其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乱,与人心不古,散失道德底线,有很大关系。其倡导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四维八德,时至今日,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同时,蒋中正是大孝的,不但是对自己的父母,对他人父母也是如此,抗战期间,亲赴李宗仁老家,看望李宗仁的母亲,白崇禧老母做寿时,蒋更是亲率党政高官前往白的老家拜贺,以示勉励,换来的却是李、白在政治上多年的掣肘。
蒋中正和他的国民Z.F,因为主观上,有道德的约束,客观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对于内部的政治对手,无法进行肉体消灭。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唐生智、白崇禧、陈济棠等各路军阀,一再捣乱,蒋也能不做深究,可以节节升官。这里面非技术上的不能,而为道德上的不可。即便是被蒋最不待见的张学良、胡汉民、孙立人等,也只能是软禁了事。唯有私通CCP之杨虎城、吉鸿昌者,叛国投敌汪精卫者,才下杀机。
蒋的行事有道德基础,对内无法痛下杀手,对外行事,也大多有所顾忌,如重庆和谈,党内多方人士劝谏,直接诛杀毛一干人等,却被拒绝。国府地方行政依靠当地Z.F、士绅贤达来运作的根本原因,是蒋中正为首的国府执政者,过度的依靠道德约束。在经济上,也无法像CCP一般,行霹雳手段。对商人也多寄望于其自身的道德约束,寄希望他们不要使用囤积居奇之类恶劣做法。在社会问题上,无法下吃人果决之心,更不会进行血腥之土改。
最后提一个小事,曾经看过陈恭澍先生在写作的回忆录性质书籍《英雄无名》。作者自述在写到执行河内刺杀汪精卫未果的那段历史时,取名为“河内辱命”,后来好友建议,易如称为“河内刺汪”或“刺汪辱命”,而陈恭澍却认为这两个书名固然不错,也很醒目,惟独其中那个「刺」字,实在难以接受。按「刺」字的释义,是乘人不备而杀之,不但有背于光明磊落,而且旨义含混,这与我们的伸张正义、执行国法者,大相径庭,故而不取。
小小的一个历史回忆的标题,都要如此计较,可见国府那些书生“误国”之盛。
反观CCP的运作方式,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最“革命”之一党。从党员、行政人员的监管上来看,CCP的党建是前无古人的,时至今日也无来者。反AB团、肃托、整风、镇反、三反五反、反右派、反右倾、四清、文革、批孔批孔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保证了党的绝对纯洁,保证了党员对领袖的绝对忠诚,通过党政双轨政治体制,党军双轨军队体制,就牢牢掌控政权和军队。对经济之控制,对国府操经济扰乱,经济毒害之战法。在社会动员方面,可以无顾忌的戕害地主、士绅、富农、中农利益团体,以达到取财革命的目的。更有甚者,酿成长春那样的人祸惨剧,可谓是民族之悲矣。
国民Z.F,即便被叙述的再昏暗、腐败,但关闭批判言论的报关,禁止学者民主演说,施行新闻封锁,总可以办到;解散工会组. 织,镇压工人罢工,总该有这个能力;枪毙学运领袖,屠杀、镇压学生抗议运动,亦不是什么难事。可我们只能看到在国民Z.F治下,报关可以天天公开批判Z.F,甚至咒骂;学者可以无顾忌的发表民主演说,举办民主游行集会;学生可以中午在Z.F公费食堂吃的饱饱的,下午参加CCP地下党举办的反饥饿游行运动。
难道国民Z.F只有水枪和警棍,却没有坦克车与机枪吗?
为什么在国民Z.F治下,各民主党派可以生存,异议人士还可以被高薪聘请到国民党的大学任教?而到了延安,因言获罪,因为持异议言论被整的死去活来的比比皆是?
说到底,他们二者的道德底线不同,这种道德底线的差别,是道德政治与技术政治的根本差别,也是技术政治最终能够战胜道德政治的原因。
通过以上笔者的分析,大致有一点头绪,即民国十六、西元1927年开始的两次内战,是国际共运与自由世界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1945年开始的戡乱战争,是世界范围内,战后反对共运的第一次大规模前哨战。美苏在战后远东问题的上的战略决策,是导致了中国沦陷与朝鲜战争的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作为革命党的CCP凭借着革命党对准社会性政党的优势,在党的组. 织,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惊人的控制力,才得以全面战胜了国民Z.F。而国府和中 共的这种差别,根源在于其二者对于政治道德尺度的把握上的差别。最终演义出一幕中国近代政治生活转型的大戏。
笔者在这里洋洋洒洒一大篇,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他们无需关心的历史而已。然而笔者却认为,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恰逢CCP建政六十周年之际,一定要写点什么。为何?六十年一甲子,弹指一挥间,今日十三亿国人,有多少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之“新社会人民群众”?1957年,全国开始取消公民宪法课,改为思想政治课,延续至今!大凡65岁以下之人,尽为党国思想荼毒深矣。
今日国人被荼毒之深,乃亘古未有之奇观。只知党团与Z.F,而不知社会与民族;只知人民与群众,而不知公民与国民。只知主义与领袖,而不知道德与良知。然而,改变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把历史还给历史!
民国九十八年九月三十日,于南京家中作
作者:
Namo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国共胜败还要考虑一个“时间拐点”问题
--
风搅雪
- (280 Byte) 2011-7-18 周一, 上午11:06
(278 reads)
A persian emperor asked an Roman Emperor for meeting and ki
--
jeramah
- (21 Byte) 2011-7-17 周日, 下午7:50
(131 reads)
嗯,這對術語用的很好
--
芦笛
- (0 Byte) 2011-7-17 周日, 下午1:27
(14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390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