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黄波:皇帝驾崩的“秘不发丧”与密室政治”--文汇报|责任编辑:左小刀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黄波:皇帝驾崩的“秘不发丧”与密室政治”--文汇报|责任编辑:左小刀
NABC60
加入时间: 2008/04/24
文章: 2900
经验值: 136653
标题:
黄波:皇帝驾崩的“秘不发丧”与密室政治”--文汇报|责任编辑:左小刀
(324 reads)
时间:
2011-7-16 周六, 上午5:09
作者:
NABC60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ZT黄波:皇帝驾崩的“秘不发丧”与密室政治” 2011-07-13 14:25:05 [点击:260]
读中国的史书,常会看到“秘不发丧”的场景。《史记》中就有很多例子。
秦始皇死于出巡途中秘不发丧是一例。推翻秦朝的刘邦,死后也被人“秘”了一回。《史记》记载,“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原因是刘邦的妻子吕后准备借此悄悄诛杀跟随刘邦起兵的将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秘不发丧”?一言以蔽之,此乃密室政治的产物。就因为“秘不发丧”,便给人留下了暗箱操作的空间。人的生老病死,本来是自然规律,然而在密室政治条件下,有关皇帝的病和死的消息,居然是一种非常稀缺、极具效用的资源。谁率先掌握了这种资源,他就能在权力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否则,就很可能成为出局者,甚至丢掉身家性命。
像胡亥,因为首先掌握了父亲驾崩的消息,他便可以通过一番运作,成功继位,而他的哥哥扶苏,本来是秦始皇属意的接班人,但因为身在边关,对这一消息一无所知,最后竟糊里胡涂地被伪造的圣旨逼死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驾崩的疑案,如宋太祖、康熙,其身死都有一些离奇古怪的传闻。要害都是因为继承人未定,权力分配在密室中进行,难免惹人猜想和议论。
现代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要杜绝这种现象,只有把政治从密室走向公开,将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在法律上确立下来。这就好比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如果总统免职、死亡或辞职,副总统应成为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完全不给其他人觊觎的机会,可以在一种哪怕意外的情况下迅速稳定局势。
可是公开对某些人来说也有坏处,即不便于暗箱操作了,而唯独在黑暗中,他们才有混水摸鱼的便利。中国古代的法律最初向成文法迈进时,守旧的贵族们极力反对的一个理由就是,把法律条文都公布了,那我们岂非不能随心所欲了?而作为皇帝,他还有另一层考虑,用法律的形式将继承人问题确立,由于这个继承人只能产生在他的儿子中,那么,如果按照法律条文,应该接班的偏偏是一个呆子傻子怎么办?所以,皇位的归属始终只能模糊化处理,“秘不发丧”还是要不断地上演,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按其自身逻辑注定无法克服的难题。
其实我们也不要怪自己的老祖宗,密室政治在古代几乎是一种通例。现代政治的发源地英国,内阁是其政府的核心,而内阁,英文的原意就是“内室”或曰“密议室”,即国王召集最亲信者商谈国事的地方,这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密室政治。只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英国内阁不再属于国王私人,而要向议会负责,也就宣告他们最终告别了密室政治。
来源:文汇报|责任编辑:左小刀
作者:
NABC60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0198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