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武汉基督教救世堂 — 80年精品建筑即将被强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武汉基督教救世堂 — 80年精品建筑即将被强拆   
所跟贴 武汉基督教救世堂 — 80年精品建筑即将被强拆 -- lemon25 - (69 Byte) 2011-6-11 周六, 上午5:42 (420 reads)
lemon25
[个人文集]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8/08/03
文章: 2974

经验值: 119907


文章标题: 共匪还真是欺软怕硬,他们从来都不敢强拆清真寺。 (185 reads)      时间: 2011-6-11 周六, 上午6:01

作者:lemon25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老武汉展览馆被炸十年祭zt
三年
2007-10-21 17:43:42 来自: 三年(河の蟹簽名檔有禁用內容請修改)

让我们先把时间退回到十年前的报载:“1995年的3月至4月,老武汉展览馆分两次被夷为平地。”原武汉展览馆,其前身是1956年建成的中苏友好宫,为前苏联援建我国的4座展馆之一,为典型俄式风格建筑。是当时全国四大综合性展览馆之一。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另3座同样风格的展馆,至今保存良好。老武汉展览馆之所以被炸拆毁,当年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一份文件是这样解释的:“武汉展览馆是五十年代前苏联在我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性的建筑,但经过近四十载的风雨侵蚀,展览馆建筑正常使用受到了影响。”因为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对展览的需求”“与武汉大都市形象不符”等种种类似理由而在一片反对声被定向爆破掉了。1995年4月,当武汉市民获悉武汉展览馆将被炸时,奔走相告,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展馆门前合影留念,依依惜别。炸掉当天众多武汉老市民甚至都流下了泪水。1994年,当时赵宝江主政的武汉市政府与台湾东联集团签订了《武汉展览馆土地批租和联合开发合同》,合同签订后,‘东联’向武汉市交了500万元人民币定金。”而武汉市政府在对方仅付了如此之少的定金后,就匆匆单方面“信守合同”,轻率炸掉了经评估价值6亿元人民币的“武展”。

据说是因为那份合同“太诱人”了。当时的武汉展览馆馆长邱义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对‘东联’作了让步。按道理‘东联’应资金到位总投资的20%——8亿元才可开工,我提出这个要求后,受到了上级的批评。”邱称,“炸掉武展四年多来固定资产损失至少2亿元,间接经营损失至少2亿5千万元,至于无形资产方面的损失就更不用谈了”。 为什么“东联”向武汉市交纳了仅仅500万元人民币定金,当时的市政府就急匆匆的方面“信守合同”?为什么“东联”屡次推翻合同,却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为什么仅仅凭几个领导人的只言片语而不征求广大武汉人民的意见就草率炸掉展览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黑幕?也许这所有的疑问永远都将是解不开的谜团了。

 1999年12月17日,曾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屹立40年的武汉展览馆被炸掉近五年之后,新馆才终于动工兴建。为新馆买单的并不是当时签订合同的台湾东联集团。新建成的武展也似乎并没有获得大多数武汉市民的认同。随着老武展的灰飞烟灭,一代人记忆也随之化为烟尘。现在我们还能在网上找到她“栩栩如生”的照片,但感受到的仍然是一种“难以弥补的缺憾”———诚如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在《为了巴黎的荣誉》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城市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其延绵不断的历史。”城市从此定格,也从此死去!

====================================================================

泉城之殇 —— 消失的济南老火车站
2011-01-08 13:58:41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即使同过去的北京前门老火车站或上海老火车站相比,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貌上也要略胜一筹。车站以南立面为正面,入口砌以宽大的石台阶,与门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入门后为候车大厅(后来改作售票厅),平面方形,拱顶高约13米,上覆双坡瓦屋面。南北两墙上嵌以宽大的拱形高窗,镶彩色玻璃。在候车大厅之东突出一个低矮的绿色球型穹顶,是当年的售票室所在。火车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层(包括屋顶层在内)的辅助用房,阁楼山墙舒缓的曲形线条连绵起伏,与候车大厅的穹顶和拱窗互为呼应,从整体上散发出一种稳重而流畅的气息。
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之间高高耸起的一座高达32米的圆柱形钟楼,是济南老火车站的构图中心,堪称为全部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如果说济南老火车站是世间汪洋人海中的一座小岛,那么这坚实而高耸的钟楼就宛若指引一叶叶小舟的灯塔了。

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1992年被谢玉堂副市长评价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而下令拆除。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1992年7月1日8时5分,正式拆除。这事情当时在全国的学术界可谓骂声一片,痛斥当局者“没有文化”。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但未果。2008年6月原大钟在济南铁路局一仓库内发现。同时遭拆除的包括一直被当作殖民记号的日本宪兵本部大楼,德国电报大楼,瑞蚨祥老店甚至万竹园前园等。
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曾经每年带领专家人员来济南对其免费检修,在1992年来济南时看到父亲的作品已经不在了,就很伤心而且愤怒的离开了济南,并说从此不再来济南了。据说济南火车站可以用几百年都没问题,而且还可以自然降温,由于建筑实在坚固,本计划一月拆完的火车站竟拆了半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毫无特色的新火车站,中国最有特色的火车站就这样永远消失了。在英国的一所大学里,一位教授在介绍中国济南的“老火车站”时,足足讲了40分钟。在老火车站拆除之前,无法计数的市民,涌到老火车站。很多家庭几乎是全家出动,大家扶老携幼,合影留念,与这座陪伴了他们近百年的建筑,作最后的告别。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后不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故事片《大浪淘沙》中的男主角于洋出差到济南,火车开进济南站,同行的人请他下车,他向车窗外看了看说:“慌什么,还没到济南呢,那车站很漂亮,有一个德国人建的钟楼。”他主演的那部片子很多故事发生在济南,外景自然也少不了大明湖、千佛山、第一楼和老济南站。当同行的人告诉他这就是济南站,老车站已拆掉时,他惊讶不已,坐在车上半天说不出话来。1995年6月8日,国家投资3.9亿元的济南新客站改扩建工程竣工。2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是老站广场的两倍,新建的8个候车大厅横跨在4座站台和10股线路上,可同时容纳1.1万人候车,是老客站的5倍。不过,当济南人每每会提及老火车站。他们对老火车站的怀念和情感,恐怕是不会转移到既无历史、又缺美感的新建筑上了。拆城还在继续,一座具有江南气息的老城,正在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济南市民愤愤地说:“我家门口在修路,尘土遮天蔽日。我烦透了这个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曾经阅尽济南开埠百年的济南老火车站,如今已经铅华落尽。这座已消失的建筑,成为老济南人心中永远的伤口。

作者:lemon25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长风浩荡可扬帆 傲游美加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lemon25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08932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