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震”出来的差距——写在日本8.9级强震之后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震”出来的差距——写在日本8.9级强震之后   
所跟贴 [转帖]“震”出来的差距——写在日本8.9级强震之后 -- 豆腐 - (3750 Byte) 2011-3-13 周日, 下午10:58 (886 reads)
whopper_junio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4

经验值: 7342


文章标题: 与国民素质没太大关系 (275 reads)      时间: 2011-3-14 周一, 上午8:17

作者:whopper_junio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记得跟前电子部的一家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聊过,他告诉我,日本如果发生了地震,结构工程师可以坐在房子里喝茶;中国如果发生地震,第一个往外跑的准是结构工程师。

这倒真不是中国的工程师比日本工程师怕死,而是中国的工程师实实在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施工队伍心有多黑,责任心有多差,技术有多糙。

在中国,一个刚入行的结构工程师总是按规范计算钢筋数量,但是有经验的老工程师会告诉这些年轻人:一定要多加至少一倍的量。原因有很多,比如钢筋的质量有可能不合格,施工单位有可能偷工减料,等等。在中国,施工设计是终身追责的,也就是说,如果您年轻的时候,比方说25岁时,设计了一座大楼,等到您60岁退休了,大楼倒塌了,哪怕您26岁就改行搞别的工作了,也一样会追责,一旦认定有责任就要坐牢。

我提到的那位设计院的工程师就告诉我,他们单位的一位老工程师设计的一座大楼塌了,事后被认定没有设计责任,是施工不够规范,但是那位可怜的老工程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连惊带吓外带着困惑疑虑愤怒愧疚,这一夜就老了不少。

所以,可以想象,为了避免类似的灾祸,设计人员总是千方百计地增加钢筋数量。这样做造成的结果,就是施工单位有了巨大的偷工减料的空间。施工单位的很多人也懂设计规范,知道你给的钢筋数量远超规范要求,不偷白不偷。

所以,中国的建筑物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可预知的。即便是抗8级地震的楼房,一旦发生地震第一个往外冲的准是结构工程师。

有了这么个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发生地震时中国人如此沉不住气了。

作者:whopper_junio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hopper_junio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1856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