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上一个怀旧的贴: 视频《从毛到莫扎特》----- 给老家伙们怀旧一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上一个怀旧的贴: 视频《从毛到莫扎特》----- 给老家伙们怀旧一把   
所跟贴 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在上海时,居然找不到一架他们满意或认为可以演奏的钢琴,结果从北京赶运一架到上海 -- 老哈 - (162 Byte) 2010-12-27 周一, 下午1:05 (267 reads)
若迷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8/05/16
文章: 3610

经验值: 164705


文章标题: 偶脚的,其中精彩之处那是比比皆是啊。当然,也许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并对音乐很有兴趣者才会比较留意和领会吧。 (390 reads)      时间: 2010-12-27 周一, 下午2:57

作者:若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说得不错,那个拉大提琴的小男孩乐感极好,我觉得他应该算是影片中最富有音乐天赋的了。太好了,他后来能得到Stern的帮助到美国深造,Stern那是什么眼力,这小伙子真幸运。钢琴那段也很妙,偌大个上海,居然找不到一架像样点的钢琴可供正规点的音乐会使用。

还有一段很有趣,就是李德伦跟Stern谈论莫扎特,李德伦竟然出口就是什么封建社会啊什么的对其产生的影响,而反差极大的是,Stern根本就没有这些无产阶级艺术观,于是不予认同,显得似乎是鸭同鸡讲,短短几句话,但显得很神奇。当然,这只能是经历过那个荒谬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的。音乐学院老师回忆文革期间受虐待那段令人凄然。回忆文革的故事也听多了,但是象他那样把话说得那么慢,那么平静,却富有那么强的感染力的还似乎不多,这也许是影片前面已经做了铺垫所以产生了效果吧。

影片里那些有艺术界官僚出席的场面现在看来也很有些讽刺,一个个怎么就那么土,还带着些毛泽东时代的文艺余韵。

Stern访问音乐学校看小朋友上课的那段也很有意思,当看到那些小孩子上声乐课时练声的那段,我简直有点不敢看下去了,那时候中国人培养音乐精英怎么就象是训练动物似的,残酷啊。

这个影片的整体设计也很好,从一个陌生的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先把中国的一些看似平淡的东西介绍出来,中间的内容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有趣,尤其到了后面部分,越来越热烈,越来越生动,Stern把小提琴艺术与语言和肢体表现生动地结合起来,让人目睹了他在舞台之外的精彩风貌。

谢谢提供链接和介绍,这么好的片子我居然给错过了那么多年。咋整的。

作者:若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若迷于2010-12-28 周二, 上午5:16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若迷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85481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