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镀金帝国掠影(续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镀金帝国掠影(续二)   
所跟贴 镀金帝国掠影(续二) -- 芦笛 - (5219 Byte) 2010-12-12 周日, 下午3:17 (1350 reads)
whopper_junio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4

经验值: 7342


文章标题: 于建嵘说过,所谓人民内部矛盾,其实都是人民币内部矛盾。中国的事情都是钱闹的 (280 reads)      时间: 2010-12-12 周日, 下午8:31

作者:whopper_junio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个星期发生了两件事让我颇为玩味。首先是和一个核电站的客户吃了顿饭,客户告诉我,他们的上级单位一次性向汶川地震灾区捐了一笔巨款,究竟捐了多少钱谁都不知道,单位要求保密,反正说出来能把人吓死。席间还聊起了青海玉树地震的事情。客户告诉我,他们为青海也捐了不少,而且数目也相当巨大。其实青海玉树的地震损失算不上太大,据估算重建费用也就是7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中央电视台的一次募捐晚会募集到的善款就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像他们上级单位这样的捐了款而不愿留名甚至要求保密的央企绝不是少数。

谁都知道中国的富人从来都是为富不仁的,特别是目前的官僚资本,什么时候这些人突然大发慈悲变成活菩萨了?这样的事情自然令本人颇为费解,于是想刨根问底。客户告诉我,现在各级政府,以及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兜里的钱已经多到了成为负担的地步,有了捐款的机会都巴不得把一部分钱捐出去。现在中央严格限制央企涉足房地产领域,而别的行业又不怎么挣钱,央企老板很多都是土包子,资本运作的事情基本上不怎么懂,一旦达不到资产增值目标可能在上级主管那里不太好交代,于是形成了争相捐款的奇特景象。像他们核电系统,目前多数核电站都处在建设阶段,完全仰仗国家的财政支持,还尚且如此,像石化、电力、电信等已经创造巨额财富的垄断行业就更可想而知了。

另一件事也是一个饭局,同席的是一个朋友,北京一个建筑师事务所的搞结构的高工,北京的5万一平米以上的豪宅基本上都是他审阅的。朋友告诉我他新近审了一个项目,位于北京顺义,售价8万元一平米,而这个项目是平均一套1200平米左右,也就是一套房子下来将近1亿人民币。朋友曾很好奇地问开发商,这么贵的房子该如何卖出去?开发商说,这个您就不懂了,如果定这个价位,大约一个月能卖出去一套两套;如果价位定低了,比如5万一平米,销售情况反而会非常不理想。目前富人们买的就是贵的房子,真的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这两个故事反映出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当今中国的有钱人,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富豪,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焦虑,那就是如何尽快把钱花出去。

两个故事连起来,我可以想象的一个资金链条是这样的:北京的豪宅以一个亿的价格卖给山西的煤老板,这一个亿当然不会让开发商独享,政府会以各种名目把钱收走,然后上缴中央财政,中央通过财政拨款把钱划到核电系统,核电再把钱捐到地震灾区。。。

这是一个新奇的资金流向。

今天的中国,其贪腐程度虽不逊于古代任何一个朝代,但与旧时代相比有了巨大的不同,那就是在今天,财富是以钱作为最重要的承载手段,不像古代是以金银、牛羊、土地作为承载手段。而钱,最本质、最内在的属性就是流动,流动是钱的灵魂,没有流动就体现不出钱的价值。

所以,缺乏流动的钱会让钱的拥有者具有极大的不安全感。朝鲜货币改革失败后,不得不发行了新的货币,更是加剧了有钱人的焦虑:原来我的钱,那几十亿上百亿的钱,不过是银行某台计算机上某块硬盘上的一个数字而已。

于是,有钱人买房只买最贵的也就不难解释了。当全社会的钱多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会看到,钱的流动会促使全社会的财富和资源不断发生再分配。也就是说,有钱人的钱只要花出去,就成为另一个人的收入。有数据表明,中国人储蓄率高的传统正在发生改变,储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已经从2004年的26%下降到了2009年的12%(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2667576),说明中国人在货币财富与非货币财富之间,已经越来越愿意选择后者。

由于钱的不断流动,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固化更多地以某种动态的形式来体现。虽然富人/穷人的比例保持大体不变,但有很多的人一夜暴富,也有很多的人由于投资失败而一夜赤贫。也是由于钱的流动,全社会哪怕再穷的人其实也充满了各种暴富的机会。我的一个朋友90年代末下岗,下岗后与朋友开了一家公司,在一个地下室租厂房给人组装电话,根本不挣钱。就这样苦撑了四五年的时间,后来抓住一个机会,承接了一个省财务系统软件的升级项目,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身价过亿,他的公司也发展到了400人左右的一家软件公司。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在国内,可以这样说,做生意都是直接、间接做政府的生意才能相对安全、省力地挣到钱。原因是这样的:政府的钱有很多很多,而该建设的基建项目都已经上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工建设的很多都是一些很无聊的项目,也就是说项目本身其实没多大价值,完全是为了满足官府花钱的需要。这样的项目,做起来会很享受,因为钱不少拿,但是风险不大,砸了就砸了。政府花这些钱看起来是吃饱了撑的,但是却养活了不少企业,包括民企,这些公司又向上游购买设备又养活了很多供应商、代理商,又制造了不知多少商机和就业机会。

所以,不管这个国家的主人有多贪多腐,只要他的巨额财富是以钱的形式存在着,并且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他的财富就迟早会变成另外一些人的财富。这与古时候和珅一个人在家里独霸万贯家财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资产不断流动的现代社会,可以仍然存在中国式的社会压迫和社会掠夺,但掠夺者和被掠夺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中国的情况与南美也有所不同。南美是典型的政治腐败导致社会财富的积累受到影响,而中国则不同,是在腐败、缺乏社会公正的政治环境之下创造出了经济奇迹。具体原因我说不清楚,但这应该是事实。一个缺乏社会公正的国家,在出现了一部分人货币资产不足,而另一部分人货币资产严重过剩的情况,这在历史上恐怕还是首次,对于社会不公问题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恐怕还得拭目以待。

都说钱是万恶之源,其实钱也有万善之源的一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难,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却不难。不管是从黑鬼子身上挣的,还是从白人绅士那里挣的,都是美元,花起来都一样,商业交流的愈加频繁最终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族群融合最好的国家之一。

回到老芦“和平演变是否还有希望”这个话题上。中国是否有希望实现政改我不知道,但如果还有,我倒是宁可希望它发生在20年以后。局部的货币资产过剩将把中国引向何方,本人实在是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在20年内先看到答案。老芦反复强调改革“一个社会若是不能让各阶级阶层都享有同等的机会,则必然导致财富向权势集团无休止地流动,贫富两极分化越演越烈,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迟早要以乱局告终”,这毫无疑问是真理。只可惜我党各级官僚怕是没有丝毫动力为这一真理付诸行动,盖因党天下的制度决定了他们只能是为一己私利而做短视的决定,哪怕是功利分析也很难在其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而钱的过剩则不然。汶川和玉树得到天文数字捐款的事情让我想到,资本主义发展到局部货币资产过剩的地步,也许会产生某种内在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社会资产分布的不公。这当然无法代替改革,但毫无疑问会为改革提供更成熟的条件。

作者:whopper_junio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hopper_junio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4651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