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对“隐性文明”的看法(2)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对“隐性文明”的看法(2)   
所跟贴 对“隐性文明”的看法(2) -- 陈皮 - (1248 Byte) 2010-9-12 周日, 上午6:10 (765 reads)
胡棋源






加入时间: 2009/11/02
文章: 268

经验值: 12156


文章标题: 虽然我也没去过日本,但是自幼看漫画受日本人熏陶,自以为颇能与其心相通,所以胡诌一下,请各位不吝拍砖: (212 reads)      时间: 2010-9-12 周日, 下午3:43

作者:胡棋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日本人那些比较令人肯定的特质,譬如学习能力强,譬如刚毅武勇,譬如集体主义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向心的倾向,有人说过,日本人就像一个洋葱,所有人面对着中心围成圈站立,在中心的人向外看,看到的都是脸,在外围的人向中心看,看到的都是后脑勺),我认为,其根源在于【危机感】。

日本人天生就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所有的生命随时处于凋零的危险之中,繁荣只是一瞬。

早在他们接受佛教之前就有这种倾向,接受佛教以后,便有意识地将佛教教条与他们这种意识融合,更加美学化。这危亡意识是贯穿于他们历史的始终的。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虽然也是农耕经济,但长期处于比较艰辛的自然环境中,远非中国大陆那么易于生存,地震火山频发,生育率也不高,稍微打点仗,人就要少大半,潜意识里总处在亡国灭种的忧虑之中。

就是因为永远处于恐惧中,所以日本人认为,要在短暂渺小的人生中,榨出高大伟岸来,要藐视肉体而崇尚精神。而他们认为这个通往高大精神的道路就是:不畏死。

织田信长这大疯子最喜欢唱的《敦盛》就是此精神的体现:

《敦盛》

人间五十年,
与天相比,
不过渺小一物,
看世事,
梦幻似水,
任人生一度,
入灭随即,当前此即为菩提之种,
懊恼之情,
满怀于心胸.
汝此刻即上京都, 若见敦盛卿之首级。放眼天下,海
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


所以中国永无可能产生武士道精神,因为中国人从来不相信自己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有什么危机能真正威胁到自己。中国人到现在一样,没有什么真正的恐惧感。所以中国人迟钝,日本人灵敏,正是因为中国人的生存环境比较优越,文化比较精致,美学比较世俗。

中国人的美学是“闹”,日本人的美学是“寂”。所以有人说日本人的美学是死亡美学。


2,日本人等级观念森严,并不完全是因为儒家文化熏陶。虽然儒教影响力肯定是深远的。

尤其是欺负人,集体凌弱这一点,是日本人自幼形成的传统,甚至可以看到,大人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很少插手小孩世界的凌弱现象,甚至造成幼童自杀。

这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麻木。而是因为某种潜规则,日本隐性文化之中有斯巴达特质。也就是说,他们自古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奉行者,这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精神就是芦笛在前文中说的弱肉强食,恃强凌弱,与真正的达尔文主义毫无共通之处。

他们的逻辑是:弱者如果有刚强坚忍的精神,那就值得尊敬;如果没有勇气,那就只是败类,灭亡是应该的,留下性命也只是日本人之耻,没有留下后代的资格。

不同于斯巴达人的是,他们特别崇尚弱小者奋起反抗的精神,远胜于崇尚天生强大者。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物质条件,也就是肉体的矮小,有比较强的自卑感。能超越肉体的弱小,最终成为英雄的,对他们来说更有魅力。

所以,具备强大“肉体”却只有虚弱无力怯懦怕死的精神的中国人,分外地被他们藐视,就是很自然的了。

作者:胡棋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胡棋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083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