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JDH]几张图告诉你舟曲这个地方不宜建城(图) 5380 次点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JDH]几张图告诉你舟曲这个地方不宜建城(图) 5380 次点击   
所跟贴 Google : 这是历史自然规律吗? 呼吁当局记取教训。 wrong again? 文汇报中国科学期刊上 << >> -- 邢国鑫 - (984 Byte) 2010-8-15 周日, 上午6:17 (181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ZT 国风网 : 国是纵横 大旱之后,必忧大涝---可能引发大地震 (119 reads)      时间: 2010-8-15 周日, 上午6:28

作者:邢国鑫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大旱之后,必忧大涝---可能引发地震

http://guofengnet.org/bbs/print.php?p=292117

--------------------------------------------------------------------------------

作者: 邢国鑫 2010-03-30 05:13:07 (国风网 : 国是纵横)
强烈警告:2010 西南超级大旱将引爆D 四 (死) 大突发事件! (13 reads) 时间: 2010-3-30 周二, 上午10:09

一:大旱之后,必忧大涝!七八九月间自东向西黄河中下游若出现五十年一遇的降雨过程,黄河下游危在旦夕,黄河一旦出险将有可能引爆死亡人数上千万的灾难性突发事件!

二: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五月西南雨季开始,从西到南若出现十年一遇的降雨过程,失去植被保护的大片国土将爆发泥石流,引爆下游数百万居民大量死亡和财产全部毁灭的突发事件!

三:西南超级大旱地区五千万灾民无水缺粮,国库中无粮可调拨救灾,国库无粮D真相传出,引发各地抢购粮油和生活必需品的突发事件,哭肿无粮,瘟假饱饱,灾多印四万万万祸币?

四:西南超级大旱地区和南北大涝很有可能引发惊京(政治地震)八级地震,添灾人祸,怎么办?

五:西南超级大旱引出大唐李天师观天像后所着"推背图"突发事件!

摘自"推背图"附加鑫言洁释!

玩其词,参其意,胡运不长,可立而待, 母以天之骄子自处也!

糊死俅:帽儿须戴血无头 (戴帽:日笨田蝗贱阅D走狗,玩旱船绌龙眼D垃圾畜剩, 祸国殃民,九十九年成大错, 致肇地覆天翻之祸!万人不死,WHO 紧逃?一狗日D难逃, 杀不用刀, 扯上二痴红头绳, 给糊扎起来!)

长弓在帝(地) 危而不危
天美人自西来, 朝中日渐安!
君非君, 臣非臣
始艰难, 终克定
中国而今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虎头人遇虎头年
白米盈仓不值钱 (救命之水贵如金)
豺狼结队街中走 (恶警逞官加领盗)
拨尽风云始见天

严厉责成瘟假宝宝(温家宝政府)速拨六十六亿黄河防洪和西南移民逃难特别基金三天内转交给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手中

CCP症腐 - 首恼们:黑非洲乌干达魔鬼杀人政府都知道移民出灾区的事,“溺焖”TNND就不懂吗?

先忧大旱 (美国国防部2004年报告预计2010年开始中国西南将出现持续十年的超级干旱)

后忧大涝((美国国防部2004年报告预计2010年开始中国北方将出现洪涝)

灾有大镇(曾经成功预备唐山大地震的地震专家提出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如果88级的大地震发生在京津地区,三峡地区,三门峡地区

天美人自西来, 朝中日渐安
虎年共党犯太岁
九十九年成大错
辛亥割命耀狗鞭
炕日站争吊狗头

一喜破九灾
无喜冰成灾

虎头人遇虎头年
拨乱风云始见天

==============================================


2010年03月26日 22:36:09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3/26/content_13255539.htm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姚润丰)记者26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西南地区东部近日出现小范围降水过程,重庆大部、四川中东部、贵州东北部局部地区累计雨量达到25至50毫米,少数地方旱情有所缓和,但西南旱区大部仍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6日18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8829万亩(重旱2849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372万人、155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00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034万亩(重旱2539万亩、干枯148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466万亩;有1893万人、117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受灾地区的80%和75%。

与降水前相比,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减少53万亩,人畜饮水困难数量增加101万人、175万头。西南五省(区、市)重旱区中,重庆市有14个县区旱情得到缓解,耕地受旱面积减少300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减少32万人、24万头;四川省耕地受旱面积减少30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增加80万人、161万头;贵州省耕地受旱面积减少27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增加2万人、8万头;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增加91万亩,饮水困难人口增加17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受旱面积增加112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增加21万人、11万头。

截至目前,西南5省(区、市)已投入抗旱劳力2526万人次、开启机电井1.2万眼、泵站1.3万处、机动抗旱设备114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38万辆次,抗旱用电7234万度、用油1.3万吨,抗旱浇地2583万亩,保障了旱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据介绍,为支持当前西南地区抗旱减灾,中央和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合力解决旱区人畜饮水、农村水利和农业生产中的突出困难。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商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旱区抗旱资金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共拨付中央应急综合抗旱资金12.92亿元,其中特大抗旱补助经费1.55亿元;提前下拨西南5省(区、市)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费63.63亿元,其中54.8亿元用于解决13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3.09亿元用于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5.74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补助。

此外,水利部正在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协商,争取及早下达用于西南5省(区、市)大型灌区后续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资金。受旱地区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加大抗旱投入,鼓励干部群众开展抗旱自救。目前,西南5省(区、市)已投入各类抗旱资金28.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14.60亿元,群众自筹8.56亿元,接受社会捐赠5.04亿元。

中央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应对西南特大旱灾考验

2010年03月26日 21:00: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姚润丰)旱情肆虐,干渴蔓延。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周密部署,科学指挥,精确测报,精心调度,一道道紧急通知相继发出,一份份紧急预案迅速启动,一笔笔救灾款物运往灾区。目前,抗旱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向前推进。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5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654万亩,占全国的85%,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794万人,占全国的79%。

灾情就是警报,灾情就是命令。位于北京白广路的国家防总是指挥全国防汛抗旱的“中枢”。针对日趋严峻的旱情形势,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启动了抗旱Ⅱ级应急响应,目前已经派出33个工作组赶赴灾区。与此同时,提前下达了今年人饮解困和灌区改造工程计划及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重点向重旱区倾斜,支持旱区抗旱减灾。

特大旱灾面前,最实际、最紧要、最关切的,是要让老百姓有水喝。国土资源部25日在昆明召开应对南方干旱紧急行动协调会,进一步部署国土资源系统在南方旱区的地下水抗旱打井行动,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干旱严重的滇黔桂地区施工深井200眼,浅井1100眼,直接解决200万左右缺水群众的饮水困难。

准确的天气预报是及时组织旱情墒情评估,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基础。中国气象局于2月27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以来,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五省(区、市)检查指导抗旱减灾气象服务工作。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每天与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及四川五省(区、市)气象局滚动会商旱区短期、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和干旱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降雨等重大转折性天气,及时组织进行天气和短期气候专题会商。

为保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重庆、云南物价主管部门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置价格违法行为。针对一些消息传言,发展改革委物价主管部门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出有理有据的翔实澄清公告,指出“西南旱情对全国大米价格影响较小”。为进一步充实旱灾地区粮食库存,保证旱区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国家粮食部门将在7月底前向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及甘肃等旱灾地区调粮142万吨。

进一步加大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力度,妥善安排好灾区困难群众的生活。特大旱情发生以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启动5次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其中,二级响应一次,三级响应一次,四级响应三次,派出5个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抗旱救灾工作。财政部认真做好抗旱和减灾救灾工作,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全力支持受旱地区开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恢复农业生产等抗旱救灾工作。今年以来,财政部、民政部安排中央旱灾救灾资金1.6亿元,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口粮、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

为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抗旱救灾,科技部于3月19日启动了西南干旱灾害应急机制,紧急研究制定了“南方抗旱科技行动方案”,并组织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农业专家赶赴云南,在保障灾区群众饮水、推广农业抗旱技术、灾害疾病预防和后续雨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一手抓抗旱减灾,一手抓春耕生产,事关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立足于“小春损失大春补”和稳定全年农业生产,农业部出台6项措施进一步指导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组织小麦、油菜、甘蔗、蔬菜等专家指导组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受旱地区开展巡回指导,帮助农民落实各项科学抗旱措施,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地区,努力浇灌保苗,着力田间管理,做到能保则保,重点保种子田。同时,针对云南目前杂交玉米、水稻种子供应偏紧的情况,组织中国种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种子企业选择适宜云南种植的长城799等玉米种子调入云南。

西南大部旱情持续 中央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抗旱减灾

国家林业局紧急拨付2亿多元支持西南五省区市抗旱

国土资源部帮助西南旱区“地下找水” 记事

“抗旱救灾民政救助特别行动”保障云南因旱受灾群众口粮供应


2010年03月26日 19:50:08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26/content_13253917.htm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卫敏丽)记者26日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近日,云南省民政、粮食部门决定在全省开展“抗旱救灾民政救助特别行动”,拟动用部分地方储备粮保障因旱生活困难群众的口粮供应,确保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据介绍,此次救助行动的对象是旱灾区人均基本口粮不足每天1斤的受灾农户,并对灾区“三无人员”(小春无收成人员、无经济收入来源人员和当前无基本生活口粮人员)实施重点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每人每天1斤基本口粮。

灾区各级民政部门将在对4至6月间缺粮人员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在1至3个月内实行补差救助。救灾粮发放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专物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由有关部门限期发放到灾区困难群众手中,并组织专门人员进村入户,对五保户等困难群体送粮上门,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届时,云南省民政厅将派出7个包干督查组采取现场督查为主,书面、电话、文件督查为辅等方式,重点对县、乡民政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集中督查。

国家林业局紧急拨付2亿多元支持西南五省区市抗旱

2010年03月26日 21:22:48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3/26/content_13254776.htm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刘羊旸)记者26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为支持西南五省区市林业抗旱救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国家林业局继3月12日紧急协调拨付云南省200万元林业生产救灾资金后,近日再次协调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向西南五省区市紧急拨付林业资金21495万元。

据介绍,下达的林业资金中,包括森林防火预防、监测、扑救等基本建设资金16235万元;林地抗旱保苗、补植补种,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扑救等财政资金5260万元。

中央企业积极支持抗旱救灾纪实

2010年03月29日 20:00:07  来源: 新华网

保粮•保电•保油•保运输——中央企业积极支持抗旱救灾纪实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何宗渝、樊曦)去年秋季以来,西南五个省份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中央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保电、保油、保粮、保运输,并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由于缺乏有效降雨,受灾地区小春作物大幅减产,大春作物播种告急。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密切跟踪粮价波动情况,加大西南地区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储备粮销售力度,保持每周向市场投放约10万吨粮食,并在前期调运2万吨中央储备粳稻、35万吨国家临时储备玉米、2300万吨国家临时储备大豆的基础上,近日又向灾区专项安排国家临时储备的稻谷、小麦、玉米跨省移库任务142万吨,全力确保受灾地区粮食不脱销、不断档和粮食价格稳定。

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研究室副主任申雷海表示,中储粮总公司将根据旱情发展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随时准备好应对可能的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确保粮食市场价格稳定,切实履行好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

干旱少雨使西南地区水力发电锐减的同时,用电需求也持续旺盛。自去年10月至今,南方电网覆盖地区的大部分水库来水减少三分之二,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29%。而今年以来广西地区用电负荷同比增长42%,云南地区增长30%,贵州地区增长27%……

“我们通过调减云贵地区外送、增加网外购电,调整电厂和输变电检修计划和争取火电机组满发多发,保障了受灾地区电力有序供应,并开辟抗旱救灾‘绿色通道’,全力做好抗旱救灾供用电服务。”南方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张勉荣说,仅贵州电网公司已经使用和储备救灾物资就达1.56亿元,广西电网公司组织了7800多人次、车辆1750台次和抢修工作2550次,维护抽水线路、变压器、提灌站,帮助架设灌溉线路。

国电集团云南分公司在全省用电缺口达30%的情况下,组织承担主要发电任务的国电阳宗海发电公司和国电开远发电公司加强煤炭采购,保障火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截至3月28日,这两家公司累计发电超过51亿千瓦时,较正常年份增长了31%,极大缓解了云南地区的用电压力。

2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宣布向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各捐款500万元。在此之前,这三个省区分公司就成立了抗旱保供领导小组,制定了抗旱用油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开辟了抗旱加油绿色通道,全力支援灾区抗旱,并承诺“抗旱设备运到哪里,中石化的油就送到哪里”。

“我们在西南地区没有炼油厂,而该地区成品油需求同比增长了20%。为帮助灾区抗旱,我们甚至组织了天津地区的成品油海运至广东,再转运到灾区,虽然成本上升了不少,但确保了灾区的成品油库存维持在较高水平。”中石化一位负责人说。

中国华电集团为灾区群众送水送物、捐款近500万元,中国铝业集团捐款1500万元,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积极保障救援物资运送……一次次无私的行动,一笔笔捐款和物资,汇集着中央企业对灾区群众的关爱和社会责任,涌向灾区……

--------------------------------------


西南旱情肆虐 广西巴马神秘天坑蓄水已近枯竭

发布时间: 2010-03-30 09:33:00 王刚 孙洁

http://www.yellowriver.gov.cn/zonglan/dongtai/201003/t20100330_73767.htm

  中新社巴马3月29日电(记者 王刚 孙洁) 中国西南地区旱情肆虐,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一处蓄水丰富的天坑,如今已近枯竭,坑底仅余下一处目测不足1米宽的水流。

  这处天坑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好合村。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天坑深达300余米,直径约200米,历史无从考究。因有地下河流经,天坑往年水深至少80多米。“以前很多人放绳子爬下去抓鱼,抓过最大的一条4公斤多重。”该村村主任杨昌灵称。自去年9月份天坑内水位开始下降,直至现在只剩一处水流。

  巴马县甲篆乡党委书记杨再励介绍,早在去年未受干旱影响时,当地政府就曾计划斥资60万元人民币,将天坑内的水抽出,以解决当地1000多名大石山区居民的用水问题。由于技术原因和天坑蓄水消失,如今不得不将此庞大的引水工程中止。

  据了解,自去年8月以来,巴马持续干旱,现已成为广西河池市6个特旱县之一。自2009年8月至昨日全县总降雨量仅为190.1毫米,较上年同期减少70%,全县26.88万人中受旱人数已达17.7万人,饮水困难人口8.35万人。全县六成以上的小河小溪出现断流和干涸现象。当地政府已投入抗旱资金1176万元人民币,力求解决饮水困难群众的喝水问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面对经费不到位而义无反顾地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在本次会议上尽显地主之宜,那怕只有一分钟、一句话的机会,我也要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各位领导、同志们致辞:

拦沙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32.55亿元。鉴于本项目的社会公益性质,建议本项目投资全部由中央投资。

李国英在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 2010-03-28 18:20:00

http://www.yellowriver.gov.cn/shuiziyuan/dongtai/201003/t20100328_73698.htm

尊敬的刘宁副部长、刘满仓副省长,邓坚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国水文工作会议由河南省水利厅承办,在郑州召开。我们黄河水利委员会总部也设在郑州,黄河水文队伍有3300人,是全国七大流域机构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水文队伍,凭着我们对黄河水文的地位、作用、贡献的理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在本次会议上尽显地主之宜,那怕只有一分钟、一句话的机会,我也要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来自全国水文战线的战友们表达我们由衷的欢迎之情、崇敬之情、祝福之情。同时,借此机会,我们还要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蓬勃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黄河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多年平均含沙量均居世界第一,又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和剧烈的游荡性河道,因此被世界公认为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黄河的河川径流量只占全国的2%,但它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支撑了全国11.5%的GDP,黄河是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河流之一。

在取得的这些成绩中,只有我们才能深深地体会到,黄河水文起到了多么大的支撑作用,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他们,和全国的水文人一样,坚守大河上下,身居荒滩野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无闻,不事张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挥洒汗水,奉献人生;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汹涌澎湃的浪尖上抢测洪峰;是他们,在汛前准备的关键时刻,面对经费不到位而义无反顾地从银行取出存款,集资购置急需的水文测验设备;是他们,在被洪水围困的日子,为了手机报汛省电,竟不舍得向家人报一声平安。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感谢黄河水文,感谢黄河水文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事事顺利!

谢谢大家!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英建议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

发布时间: 2010-03-08 14:16:00


本站讯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委主任李国英向大会秘书处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议”。建议认为,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对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对改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国家尽快批准立项实施这一项目,使之早日发挥效益。

"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议"

拦沙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32.55亿元。鉴于本项目的社会公益性质,建议本项目投资全部由中央投资。

黄河中游粗泥沙拦沙工程全部建成后,共可拦沙29.6亿吨,可减少黄河下游泥沙淤积9.77亿吨。其中拦沙工程一期项目建成后,共可拦沙11.75亿吨,可减少黄河下游淤积泥沙3.88亿吨。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效果显著,建议国家尽快批准立项实施一期项目,使之早日发挥效益。

----------------------------------------------

首都各界踊跃为抗旱救灾捐款捐水

2010年03月28日 17:06:5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李江涛)我国西南地区的严重旱灾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心,人们踊跃捐款捐水,以实际行动为旱灾地区的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8日清晨,北京丰台体育中心内早已是人头攒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搬着一箱箱饮用水来到捐赠处;丰台火车站货场内,到处都是志愿者搬运“爱心水”忙碌的身影。截至中午,共筹集到47万多瓶饮用水,这些水当天即全部运往贵州及云南重灾区。

气象专家:西南五省区旱情不可能蔓延到湖南

2010年03月29日 09:37:01  来源: 中国广播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khjz/2010-03/29/c_126075.htm 

西南旱灾蔓延至湘西 新晃11万余人饮水困难

2010年03月28日 20:23:44  来源: 新华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36分报道,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分析认为:2009年冬天以来,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缺乏,直接导致旱区降水稀少,而且西南五省区旱情不可能蔓延到湖南。

  据中央气象台资料显示,2009年冬天起,孟加拉湾地区没有发生一个热带风暴,这是中国西南五省区遭遇大旱的直接诱因,另外,西南五省区的地理位置特殊, 目前的旱情不可能蔓延到湖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西南五省区这个区域在青藏高原的东侧,就是山背后被遗忘的角落,最近的干旱就局限在这个地方,再往东扩的可能性不大。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明天,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广西大部有小雨或阵雨。未来十天,西南气象干旱区雨水将有所增多,其中云南西部、贵州东部等地局部旱区的总降雨量可达20-30毫米。随着降水增多,旱区的森林火险等级也在逐渐降低。专家提醒旱区的群众,抓住降雨的有力时机 ,利用自家的山塘水窖收集雨水,增强抗旱自救能力。 (记者汪群均)


・ 西南地区旱情加剧水源危机 云南多人因找水丧生
・ 广西严重旱情向桂中地区蔓延
・ 气象专家:西南五省区旱情不可能蔓延到湖南
・ 广西旱情还要延续 目前尚无大雨迹象
・ 重庆34个区县仍有程度不一旱情 97万人饮水困难

西南旱灾蔓延至湘西 新晃11万余人饮水困难

2010年03月28日 20:23:4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湖南新晃3月28日电(记者明星)受西南特大旱灾影响,湖南最西部的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大部出现30至50年一遇的旱情,局地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人畜饮水极为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组织干部群众生产自救。

据新晃县民政部门统计,截至3月27日,全县11.49万人、8.1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7.72万亩农作物受灾。由于长时间干旱少雨,冬种面积减少4.8万亩,预计今年农作物欠收五成左右。

  新晃侗族自治县县长张霞介绍说,2009年10月以来,新晃县降雨量极少。从去年10月份至今年3月25日止,全县降雨量比历年平均值偏少40%,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全县降雨仅44.4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偏少60%,蒸发量高达167.4毫米。全县110条溪河断流、170座山塘干涸,1400口水井断水。

  3月23日至25日,新晃县出现了小雨天气,但旱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后一段时间降雨将明显减少,旱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广西严重旱情向桂中地区蔓延

2010年03月29日 10:12:0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3月29日电(记者李斌)广西旱情持续发展,除河池、百色、崇左继续维持严重干旱外,桂中地区柳州、来宾的旱情也在迅速加剧。

  据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消息,目前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和市区属重旱,柳城县和柳江县属中旱。因旱造成13.25万人、4.4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大片田地无法耕种。

  柳州市2009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成,导致柳州市出现秋冬连旱,局部人饮出现困难。2010年2月份,市区及各县降雨量仅1.5毫米至7.4毫米。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与常年均值相比减少9成。柳州市已于3月17日首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Ⅱ级应急响应。

  截至3月25日,柳州市313座水库有效蓄水仅6079万立方米,占有效库容17%,比去年同期减少4289万立方米。目前全市119座水库已无法正常放水灌溉,其中干涸37座,死水位以下82座,直接影响下游灌溉面积约13.6万亩。柳州市作物受旱面积达到96.59万亩。

  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柳州市鹿寨县全县春种几乎无法进行,其中已育好秧的辣椒等1万多亩作物无法种植,11万多亩桑苗、3万亩蔬菜、0.98万亩玉米、1.42万亩甘蔗等作物因旱情影响无法施肥,长势不佳。

  与此同时,位于桂中地区的来宾市旱情也在加剧。截至3月25日,来宾市共有105.6万亩农作物受旱,10.6万人和7.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广西旱区部分学校送水难 最远运水距离达87公里

2010年03月28日 15:59:3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3月28日电(记者张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月27日发布消息称,持续的旱情造成广西百万学生需要靠外界送水解决吃水问题,河池、百色等地部分学校面临送水困难,最远送水距离达87公里,平均送水距离超过15公里。

特旱县河池市东兰县8个月未下雨,受灾学校所在地的小河流、塘坝、家庭水柜、地头水柜等均已干涸,土地干裂。大部分缺水学校附近无法找到水源,需要远距离送水解决饮水问题。自治区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李清先说,据教育厅抗旱指导组统计,东兰县缺水学校中,送水距离最近1.5公里,最远87公里,平均送水距离超过15公里。

东兰县往年旱期一般为3个月,饮水困难学校不到学校总数的10%,今年饮水困难学校达到学校总数的达到56%。随着广西大石山区水源干枯面不断扩大,能提供饮水的水源水量不断减少,受灾学生人数还在上升。

由于旱区多为贫困地区,送水经费吃紧。百色市那坡县每天需投入的抗旱送水经费约20万元,其中各级各类学校平均每天需投入5000元才能保障基本生活用水;河池市平均每天要送1326吨水到当地中小学,送水费用巨大。

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达到每生每天20公斤水的供应标准,但仍有小部分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取水特别困难,仅能保证每天基本饮用水。

广西严重旱情持续扩大 300多万人饮水困难

2010年03月30日 09:45:11  来源: 新华网广西频道

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30日电(记者李斌)记者29日从自治区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广西的严重旱情仍在持续蔓延,农作物受旱面积和饮水困难的群体仍在增加。

截至3月28日统计,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1467.38万亩,有300.97万人、138.28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有41.59万人需要送水。与27日相比,农作物受旱面积增加了3.94万亩,饮水困难人数增加了7.53万人,需送水人数增加了6.43万人。

县城饮水出现困难的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的县城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正在抓紧建设。在施工人员日夜奋战下,设计为3.5米高的拦水坝已完成2米,设计为10.1公里的输水管已完成安装6.4公里。那坡县龙合乡应急供水工程建设,集水池已完工,高位水池池壁钢筋混凝土浇捣已完成,完成水管安装3.4公里。

目前,除广西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旱情严重以外,旱情正在向桂中地区的柳州、来宾等市蔓延。广西正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抗旱。

首都各界踊跃为抗旱救灾捐款捐水

2010年03月28日 17:06:5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李江涛)我国西南地区的严重旱灾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心,人们踊跃捐款捐水,以实际行动为旱灾地区的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8日清晨,北京丰台体育中心内早已是人头攒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搬着一箱箱饮用水来到捐赠处;丰台火车站货场内,到处都是志愿者搬运“爱心水”忙碌的身影。截至中午,共筹集到47万多瓶饮用水,这些水当天即全部运往贵州及云南重灾区。

  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青联、北京市学联等单位日前联合发出倡议“捐献一瓶水,奉献一份爱”,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捐款捐物的方式,为灾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紧急购置了价值40万元的饮用水。

  倡议发出后,大批市民将购置的饮用水送到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媒体刊发活动消息后,市民反应热烈,北京青基会热线电话响个不停,许多市民赶到北京青基会捐水、捐款。不到两个小时,就筑起了一座用数千瓶水搭建的爱心墙。

  27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团委、校研工委组织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在全校同学中发起为期一周的“节水捐水抗旱救灾”系列活动,为地处重灾区的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镇山乌果村完小定向捐水。

  在募捐现场,同学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踊跃捐水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学校团组织还面向全校同学招募“节水宣传志愿者”,他们制作了印有“抗旱救灾刻不容缓,节约用水义不容辞”字样的提示牌,张贴到学校所有教学楼和宿舍楼的每一个水房。

广西旱情还要延续 目前尚无大雨迹象

2010年03月26日 14:53:40  来源: 广西新闻网

越来越多的市民出门前,都会通过报纸、手机等察看天气预报。针对广西近期发生的大面积持续性干旱,有市民提出疑问,如果能早预测到旱情,不是可以及早做准备吗?为什么气象部门能预测“明日多云”,却预测不了“百日大旱”?广西的干旱气候还将持续多久?3月24日、25日,记者采访了广西气象台、广西区气候中心的相关人员,为市民解惑。

广西为何闹旱灾

3月25日,记者从广西气候中心了解到,2009年8月中旬,广西西部开始出现干旱。截至3月24日,按气象干旱国家标准(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进行监测,全区共有85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8个,重旱25个,中旱34个,轻旱18个。重旱和特旱主要分布在百色、河池、柳州、桂林、北海5市。

广西的干旱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区气候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据有关数据分析表明,降水严重偏少且偏少时间长、气温显著偏高是广西发生干旱的主要原因;冷暖空气在旱区不交汇,形成降水的条件不足,是发生干旱的深层次原因。

一是降水量严重偏少 2010年2月以来,广西各地降雨量0.0~88.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其中百色市以及河池、崇左、来宾等市大部地区雨量偏少九至十成。全区平均降雨量19.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二是降水偏少时间长 从气候上讲,广西4月~9月为汛期,10月~次年3月为非汛期。但2009年,广西雨季于8月就基本结束,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广西逐月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除2010年1月偏多外,其余各月均偏少。2010年2月和3月降雨量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三是气温显著偏高 2009年8月至今,广西全区平均气温19.6℃,比常年同期偏高1.4℃,偏高程度居1951年以来同期的第二位。今年2月以来,全区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同期偏高2.4℃。

四是冷暖空气在旱区交汇形成降水的条件不足 去年秋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上空的气压场持续偏强,造成高原南侧的暖湿水汽输送较常年同期偏弱。同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很难渗透到广西中部和西部。冷暖空气很难在广西上空交汇,从而导致降水持续偏少。

天气预报不是“经验活儿”

老天爷的心思最难揣摩,报纸刊登明日有雨,明日偏偏就艳阳高照。如果是姓李的记者跑气象新闻,一旦天气预报出现失误,其就会被冠以“李不准”的称号。

对此,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孟松表示,大气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大气的千变万化,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其运动规律。预测干旱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广西旱情监测站点少,分布不均,代表性差。气象、水利、水文等旱情信息分散,收集难度大。

“气象学界大部分人都研究温度变化,研究降水变化的人较少,那是因为降水预报十分困难。” 广西气候中心一位姓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有不少市民认为预报天气是经验活儿。“这种说法欠妥,因为预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依据的是大气环流的演变情况,靠的是在该地区布设高密度的监测点,通过先进技术和科学分析出来的。当然个人经验也是一个因素。”广西气候中心一位廖姓负责人如是说。

百日后的天气很难预测

“现在的气象中心只能预报到‘明天的一片云’,根本预测不了‘一百天不下雨’,这也是干旱不能预测的原因。”3月25日,说起西南地区的干旱,南宁市民罗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预测干旱是世界性难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确实是有差别的。”农孟松说,气候预测比天气预报更需要考虑复杂的因子。气候预测是对1个月以上的预测,做这样的预测,气象中心除了要看大气正常、异常的现象和信号之外,还需要看海洋、冰雪圈、太阳活动等众多因素。

广西气候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多且复杂,因此短期气候预测是个世界性难题。就目前的气候预测能力而言,只能大致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未来一个月、一个季度)某一气象要素与平均状态相比的情况,预测结果比较粗略。就目前的天气预报水平,只能对7天以内的天气作出预报,未来100天后的天气情况还不能准确预测出来。

大旱之后未必有大涝

“今年肯定要涨水的,通常大旱后都会有大涝”。随着广西旱情加剧,市民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广。民间自古就有“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说法,很多市民已经感觉到2010年不会是一个太平年。3月25日,广西气候中心专家破解了这一说法,指出大旱之后未必有大涝。

专家解释说,形成旱灾或涝灾的大气环流是不一样的,大旱和大涝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大旱后有大涝”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可能是某年大旱过后,次年就迎来了大涝,以致给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口口相传。面对记者询问,气候专家如是说。

但在统计上大旱之后也会有出现洪涝的情况,如1998年-1999年、2003年-2004年、2004年-2005年出现夏秋冬春连旱,相应的1999年未发生大涝,2004年7月广西暴雨灾害较重,2005年6月广西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因此,在抗旱之后一定要未雨绸缪地进行防洪抗汛工作,要高度警惕从异常干旱突转特大洪涝的极端气候灾害发生,坚持防洪抗旱两不误。

据了解,目前,不仅是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出现了干旱天气,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正在遭受严重旱灾。

广西气候中心的专家表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将更加频繁。从深层次看,全球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大旱不过是其中一种极端天气事件。

广西的干旱将在什么时候结束?“根据广西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广西大部地区无明显降水,而4月广西各地总降水量可能比常年同期偏少。”面对记者询问,广西气候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那么广西什么时候才能下一场大雨?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孟松介绍,从分布的卫星云图看,由于水汽输送不过来,目前广西还看不到有下大雨的迹象。因此,广西的干旱还要延续一段时间。“西南地区严重干旱,与全球气候气温升高,不无关系。”农孟松说。记者 蒋涛

作者:邢国鑫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7912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