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转帖]FT社评:让中国劳动者共享繁荣 |
 |
所跟贴 |
ZT 李稻葵:中国楼市问题比金融危机前的美国更严重 -- 芦笛 - (921 Byte) 2010-6-08 周二, 上午10:06 (208 reads)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6
经验值: 519243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富士康:中国制造业的奇迹与血泪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席佳琳 北京
郭台铭过去习惯于一切尽在掌握。几年前,鸿海(Hon Hai)开年会时遇到地震,投资者吓得大声尖叫,打断了他的讲话,身为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郭台铭只是板着脸,寥寥几语就让会场安静了下来。他说:“不过是一场地震!”
这种作风贯穿鸿海上下——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商,鸿海也以其商标名富士康(Foxconn)闻名。二十年来,鸿海在运营上一直遵循三条原则:权威、控制、纪律。
而现在,并非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一连串的自杀事件动摇了郭台铭制造业王国的根基——位于中国南方城市深圳、拥有30万员工的厂区。年初以来,12名员工先后从跳楼自杀;其中10人身亡——过去一周就死了3人。
这些死亡事件令富士康的工作条件饱受抨击。人们还推而广之,将矛头指向整个中国南部地区。在工厂遍布的华南地区,富士康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象征。“世界工厂”同时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奇迹最好和最糟的一面,还代表着铸就这一奇迹的广大农民工。
对于中国南方的工作条件,国际上早有争议。一些西方服装品牌,如Timberland和耐克(Nike),以及从该地区低廉生产成本中获益的跨国零售商,如沃尔玛(WalMart),都在海外受到了批评。但富士康的死亡事件在中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更广泛的争论。富士康和当地政府均表示,每一起死亡事件的背后都存在个人原因。但批评人士指出,压力大和孤立的工作环境加大了自杀风险。全国各地的学者、劳工维权人士和年青人,都把自己的国家比作工业革命时代不重人性、只追求进步和利润的社会。
“富士康让我想起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摩登时代》(Modern Times)。”某网络论坛的一封匿名帖子称,“它揭示了一个人类沦为庞大机器齿轮的世界。眼下这里正在发生的,不正是这种情形吗?”另一篇帖子写道: “这不仅仅是富士康的危机,也是我们的危机、我们的悲剧。”
富士康的客户们越来越坐立不安。上周拒绝就自杀事件置评的索尼(Sony),如今加入了惠普(HP)、戴尔(Dell)和苹果(Apple)的行列。5月28日,索尼宣布,将重新评估其生产伙伴的工作环境。不过,分析师表示,作为全球电子产品生产链的支柱,富士康不太可能因此丢失订单。
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的杨立雄看来,富士康自杀事件从侧面体现出一个更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他指出,虽然中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但中国工人并没有受益。他表示:“我们国家在和别人拼最低价,因为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因此,我们的发展建立在众多血汗工厂的基础之上。”
这种论点并不新颖。事实上,北京和广东省(富士康总部所在地)政府的高级官员均曾表示,中国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转向更高端、更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但杨立雄教授表示,这样的改变很难落到实处,因为中国衡量官员绩效主要看经济增长状况。他表示: “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具有压榨工人、扶持盈利企业的动机。要想改变,唯一的办法是把政策着眼点放在底层人民的需求、而不是上层人士的需求上。”
这种情况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中共当局毫无推行民主的意向。不过,政府目前正紧张关注着富士康的事态发展,力求避免发生骚动。5月28日,中国媒体得到指示:不准大肆报道此事。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