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迷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5/16 文章: 3610
经验值: 164705
|
|
|
作者:若迷 在 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除了把对方的话copy paste下来一句一句反驳,不知道其他方法?嘿嘿,哪里只有这种办法的? 在你眼里,辩论技巧就是把对方的话copy paste下来一句一句反驳? 】
我之所以要教你这种方法,无非是因为我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把它当成了一种高尚娱乐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旦你跟我过招,我就可以把你的文章撕个稀烂,然后再把撕烂了的碎片再放在你的面前,让你躲也没处躲,是藏也无处藏。嘿嘿。
同时还可以逐字逐句地教你如何识字、如何理解每一个词汇。对不起,我还过于着急了点,把本来只是对具有初级智商者的逻辑知识也顺带讲解了不少,看样子是没有完全做到因人施教,累坏的脑子,我对此感到很遗憾。当初我还感叹来者,咋就学不会涅?现在看来是我得放慢进度调整教学方案,从最低级入手才是。我这就把速度放慢点。
【为了反驳看客的刺刀捅伤,你得出结论为没被刺刀捅,"也不能排除当时军人捅周舵和宋医生时用的是枪托什么的".】
造句的时候要注意指代清楚,因为中文本来就比世界上很多文字都模糊,你再随便造句表述就更错了。“看客的刺刀捅伤”,让人看上去会以为是看客被刺刀捅伤了,而且没有一个起码的交代是谁捅的,不能这么写。其实,你就多加几个字就能表述得很清楚,例如你应该写成:为了反驳看客说的周舵被军人用刺刀捅伤了。
再看看你那句话的基本逻辑不通。前半句说刺刀,后半句引用我的话却是说枪托什么的。你这么说就会好很多:你得出结论为周舵没有被军人用刺刀捅伤,另外还说"也不能排除当时军人捅周舵和宋医生时用的是枪托什么的". 因为这前半句和后半句没有逻辑关系,说的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看到这个结论,自然认为你认为是枪托"捅"的.这里我不知道是周中文不顺溜,还是你的中文比较出色,让周宋被枪托"捅".】
这需要上点分析课,不过,我已经说过,这对你可能比较难。
前面我已经引用过几次周舵的话,他说:“我正要跟着走呢,突然抬头一看,前面一大群军人,离得非常近了,挺着刺刀就过来了。我也没来得及多想,赶紧就跑过去,一边跑一边喊:“别开枪!别动手!同学正在撤退,”等等,喊的什么我现在也记不太清楚了。结果话音没落,一个东西就捅过来了,我也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一下子就捅在我这边,就在心脏旁边的肋骨上。”
请注意,那里有“挺着刺刀就过来了”几个字,那么军人是持枪的,然后才出现了“捅”。而我已经分析论证过了,可以肯定周舵不是被军人用刺刀伤的,那么持枪的军人还能用什么来捅周舵呢?当然,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你才会对我的说法"也不能排除当时军人捅周舵和宋医生时用的是枪托什么的"感到很难理解。你尤其无法理解“不能排除”这个学术性太强的说法,但我说的“什么的”很通俗啊,这也难理解?那好吧,没关系,你不必再把这些当作业了。
【昨天看到一场车祸,一辆面包车被一辆卡车"捅"了. 】
“捅”字是比较通俗的表达,一般指一个体积较小的物体冲撞一个体积较大的物体。这是地头老农都懂的。老百姓人人明白的事儿,你咋就,哎。说"也不能排除当时军人捅周舵和宋医生时用的是枪托什么的",这时用“捅”是因为枪托什么的比周舵的身体要小。而卡车一般比面包车大,你酱紫用“捅”是错误的。明白不?要是明白了,就去把你上面那句话改个词。
【你要是不确认是枪托,就直接说你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捅"的.使用"不能排除当时军人捅周舵和宋医生时用的是枪托什么的",自然是你认为最大的可能性.你到底没说清楚,周与宋是不是被枪托砸的? 】
你怎么会老是跟帖不看帖涅?就在你所跟的我的帖子里(http://www.gongwt.com/show.php?BD=0&ID=87820),我分明写道:“这两下是什么?我不知道,因而我说的不肯定句“也不能排除当时军人捅周舵和宋医生时用的是枪托什么的”是没有错的。”。“我不知道”四个字认识么?
【如果只是可能性,那么刺刀也有可能性.周本人不知道,你根据周的文章能得出来不是刺刀,算是比周还会思维呢! 呵呵.... 】
呵呵,我说的哪点错了么?这就请你指出我前面就这点的分析论证哪个部分是错误的、不符合逻辑的。我说过:
1)周舵自己都说“我也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捅的”。连周舵本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捅的,你看客又是如何知道他是被刺刀捅的?还是因为你是个文盲看不懂周舵说的那么简单的话?周舵说了是刺刀捅的吗?
2)从“一下子就捅在我这边,就在心脏旁边的肋骨上。当时我就要窒息了”可见,捅的部位很靠近致命部位,而且力度很大,以致他都要窒息了。那么,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再动半点脑子都应该想到,如果这么捅过来的是刺刀的话,周舵还能不被捅倒下?可他说的却是“差点坐在地上”,他并没有倒下。周舵不仅没有倒下,而且就在同一篇文章里周舵自己说他被捅后还接下来进行了一系列活动——“我和小宋从广场出来,这时候天已经亮了。”、“我和小宋从前门大街走到北京音乐堂,然后到六部口。到六部口那个路口,还是西单路口,记不清了,我在那儿站了半天,看一辆烧焦了的装甲运兵车。”
从纪念碑走到西单,那可是1.8 公里的路啊,而且还在那里站了半天,这难道是一个被刺刀捅过的人能够做到的吗?而且你还说“当时与周舵一起被捅伤的还有一个姓宋的先生”。请问,这么两个被刺刀捅过的人有可能一起走到西单而且在那里站了半天么?
3)周舵的那篇文章的标题就叫做《血腥的黎明》,请注意那血字。而且在同一篇文章里周舵对流血有多次描写,仅仅“血”字就出现了十七次之多。然而,周舵却对自己被捅没有提到半个血字。这是为什么?难道被刺刀捅得到了要窒息的程度,却居然会没有流血?而如果流了血,周舵此篇又是很关注流血的,那么周舵难道会对自己流血只字不提么?
【没想到你证明不是刺刀,还有那么大的背景.“要知道,用刺刀捅刺手无寸铁者的胸部就是屠杀,这和用枪托等捅人、打砸人,在性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枪托等捅人、打砸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赶,而不是消灭,用刺刀捅刺则是为了消灭,是屠杀。所以,你到现在你还看不出看客所言是否造谣,其意义重大么? ” 】
你这背景指谁的背景?是指我的,还是指军人的?如果是指我的,那你早就不用猜了,那什么螺杆不是早就告诉过大伙多少次了么?他授予我“老牌的共特”你不知道?
如果你说的“背景”是指军人的话,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的确意义重大。不过以下逻辑过程对你来说是太难太难了,我已经尽量照顾你,把这一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按次序整理好了。我当然不能指望你能全部理解,但起码可以过过脑子吧。我再次请你来思考或者最好是证实一下:
1)周舵是否被军人用刺刀捅伤了,而且是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被捅得要窒息,要坐到地上了?
2)如果以上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把周舵捅到要窒息的程度,这力度有多大?而且用的是刺刀,这算不算本来是可以要了周舵的命的?
3)如果是可以要了周舵的命的,那么这该是什么性质的?周舵手无寸铁,这么对付他算不算屠杀?
4)如果算屠杀,那么是不是可以证明在清场过程中在纪念碑一带有过军人对学生老师的屠杀行为?
5)如果在清场过程中在纪念碑一带军人对学生老师有过屠杀行为,那么是不是可以打破一个官方坚持了二十年的说法——清场时对纪念碑一带的学生老师没有任何屠杀行为?
6)如果以上问题都能够得到证实的话,那么是不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对反共的一方意义重大?
【丁子霖证明的天安门广场两人被枪杀,不知道能不能证明是士兵为了消灭? 为了屠杀?】
是,当然是。
但是,你始终不能搞清楚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凡事都必须区分时间、地点的不同,这一点已经在前面和你打交道中十二次得到了证明。你不懂最起码的区分。也难怪,学文科的嘛,又是在学生时代只用心钻研琼瑶的,对逻辑毫无认识,更谈不上有任何基本训练。
关于这一点,我不厌其烦地再教导一遍,丁子霖证明了的天安门广场两人被枪杀,说的都不是清场时被包围的纪念碑一带的学生老师。请注意,“清场时”是时间限定;“被包围”是人群限定;“纪念碑”是地点限定。
而现在你如果能回答我在上面的逻辑课中的1)——6)这些超难度的问题的话,那么就能够证明一个和丁子霖所证明了的内容不同的内容——清场时在纪念碑一带军人对学生老师有过屠杀行为。
【关于周被捅伤,我一贯的观点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帮你精炼一下.我认为是刺刀的可能性大,不排除其他小型凶器.刺刀也不是装在枪上.猜测是刺刀和否认是刺刀,或者是枪托,是同质的,根据都不足.因为当时现场军人使用了枪支和刺刀,所以猜测刺刀更加靠谱一下.: 】
枪和刺刀都是周舵看见的,在他的文章里面多次描写到的,不是猜测的!——“士兵们挥舞着冲锋枪见人就砸。”;“挺着刺刀就过来了”。而其他凶器则是没有出现在周舵的文章里,也没有出现在其他亲历者的文章里,是猜测的,比如你猜测的——菜刀雪花斩月刀青龙偃月刀。
【被捅以后是不是流血,周舵没有交代.把没有说就当作是没有,是一种缺乏智力的表现.也许流血了也许没有流血,也许内出血,周舵至少说"现在还留着疤".】
再次请你注意,周舵那篇被拿来反复引用的文章的标题是《血腥的黎明》,而且他在文章中有多个流血场面的描写,“血”字更是出现了十七次之多。再说,“留着疤”、“要窒息”就说明打击得很重,在这么重的情况下如果流了血周舵却只字未提,这不符合一般的情理。如果周舵自己流了血,却在专门写“血”的文章中不提,这更不符合逻辑。
【被捅以后留了疤,这是周舵的说法.若迷1则说"肯定周舵和宋医生都没有被军人同刺刀捅。",但是没有解释为什么留了疤.】
我前面已经说过,被钝器撞伤、捅伤、碰伤等都可以留下疤,而且是在不流血的情况下留下疤。这种情形对喜欢看小说的人来讲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或者稍微有点卫生常识的话,就知道疤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每一种疤的出现都必须是伴随着流血。
【士兵如果用的是枪托,周舵却没有看到,不仅没有看到枪托砸自己,还没有看到枪托砸宋医生,只能说,周舵眼神够不济的.砸自己没看到也许事出突然, 砸宋医生自己是旁观者也没有看到,有点说不过去.这种眼神写的回忆,令人质疑他能够看清什么. 】
这个也已经说过了。当时的情况极度混乱,生死关头,又是晚上,人那么多,等等。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连周舵自己被如何攻击的、捅他的是什么东西他都搞不清楚,那么别人被如何攻击他也完全可能没注意到,当然也就可能看不到。当时还有那么多人,只不过周舵多写了几笔宋医生而已,实际上他当时接触过并在文章里面提到的就有好几个其他人,他怎么可能把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都去注意到?并看清楚任何其他人被攻击的每一个细节?再有本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更何况周舵?
【看客这句话"周舵走在撤退队伍的最后,还被军人用刺刀捅伤了"若迷读来是造谣,不知道若迷会怎么写.】
把周舵的话抄下来不就完了?还要怎么写?再怎么写也不能造谣是不是?军人用刺刀捅能是说着玩儿的?
作者:若迷 在 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