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宜兴万氏(11)古斋先生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宜兴万氏(11)古斋先生
万润南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6/04/03
文章: 1370
经验值: 57959
标题:
宜兴万氏(11)古斋先生
(405 reads)
时间:
2010-4-16 周五, 上午3:05
作者:
万润南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善权寺(据说是齐武帝时在祝英台故宅上建造)
宜兴万氏(11)古斋先生
在溪庄公这一辈,万塔万氏的第四代又是单传,万雯、万炳和万蔚各传一子。到第五代,我们老万家又人丁兴旺起来,共有九个儿子。从此,万塔万氏分为九房,卜居地也从原来的万塔村,散居到西庄、丁家圩、杨巷、东安乐等地。我们家是第七房,居住在丁家圩。
默庵公一脉,到第六代,出了一位杰出人物。家谱上说 “万吉,大宗六世孙。字克修,世称古斋先生。”万吉生于成化甲辰(1484年)六月二十六日,卒于嘉靖丙午(1546年)七月二十日。
古斋先生十七岁考上了秀才,家谱上说是“邑痒生”。秀才是俗称,正式的称呼应该是生员,也就是府州县学的学生。邑是文人对县的称呼,邑庠生就是县学生员。
嘉靖丁酉(1537年)岁贡,经全国统考成为举人以后,授浙江桐庐县训导。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因称岁贡。训导大约相当于县教育局长,从七品。俗话说,“七品芝麻官”,从七品就是比芝麻还小的官。
古斋先生自己官位不高,却培养出了两位出色的儿子。“以长子万士亨秩封承德郎户部四川司主事。以三子万士和秩赠通议大夫南京户部右侍郎,再赠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
万吉被称为古斋先生,以其行古人之道也。县志上说古斋先生“为人方严则峻,刻意师先儒,尤尊朱子。平生寇履饮食,拱揖趋走,一遵矩镬,未尝见其有戏谑笑傲箕踞跛倚之容。孝事父母,自持养及丧,皆中乎礼。友爱其弟善,至老未尝异钱帛。”从古斋先生身上,依稀可以看到我父亲的身影。
对朋友,万吉也是古道热肠。有一位朋友临终时嘱其妻曰:“济我后事者必某也”,已而果然。这个“某”,就是指古斋先生。
古斋先生“教诸子先志行后文艺。宽而有法,接人少寒暄,似落落寡情,然久与之处,真意流溢盎如也。其自奉俭薄,而性好施与,三族中待以饱暖者若干人。义所当济,虽百计委曲,未尝有倦色。人有善,辄叹不置;有过,必面折之。论当世事,讲义利,争是非,虽遇达官势人,反复辨析,必伸己说而后已。”
万吉的两个儿子万士亨、万士和考中进士时,他给儿子的告诫是:“吾愿汝做好人,不愿汝得好官也。”差不多五百年以后,我创办四通,给员工的告诫是:“先做人,后做事。”之前,我并不知有古斋先生。难道,一个家族的传统,也会演变成遗传基因?
县志上说,万吉“晚年气象和易,如冬日煦人,人益乐亲之。卒时年六十有三,有大司徒武进徐问撰墓志铭,签宪唐顺之撰传,子士和述行略。崇祀郡乡贤祠、邑三贤祠。”
三贤祠,后改为崇儒书院,万氏后人有诗记其事:
崇儒书院在荆溪县置西,万历甲辰(公元1614年)郡伯欧阳东风,邑令王以宁创建。祀宋唐彦思,明周道通、万古斋三大儒。邑人吴可达记,后令喻致知讲学其中。
北宋迄前明,
三贤成鼎峙。
春秋两楹奠,
惆怅日倾圯。
唐彦思:即北宋唐棣;周道通:即周冲;万古斋:即万吉。
作者:
万润南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0897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