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宜兴万氏(1)义者宜也 |
 |
万润南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4/03 文章: 1370
经验值: 57959
|
|
|
作者:万润南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周处斩蛟
宜兴万氏(1)义者宜也
我的老家是江苏宜兴。宜兴既是我的籍贯,也是我的出生地。
宜兴在太湖的西厢,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是个好去处。宜兴不仅是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陶的故都,还是一座历史古城。春秋时属吴,称荆邑。秦一统天下以后,开始置县,称阳羡,属会稽郡。
晋时,阳羡出了一位有名的“可教育好子女”,叫周处。很可能,他就是当代周培源或周建南和周小川父子的先人。周处的父亲是鄱阳太守,《世说新语》说这位干部子弟“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当时,老百姓把他和山中虎、水中蛟,并称为乡里“三横”。周处只知其二,不知自己也是“一横”。后来的记述颇有戏剧性:“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周处知道乡里对自己的评价以后,开始好像有点灰心。后来经高人指点:“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周处的儿子叫周玘,这位“官三代”更了不起,因为他,阳羡改了名。话说到了西晋末年,农民起义和地方武装割据纷起。代表江东世族利益的周玘,三兴义兵,平定江南,对稳定司马氏南渡后的东晋政权,起了关键作用,史称“三定江南”。
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以表周玘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从此,我的老家就称为义兴了。
北宋的第二代皇帝是赵光义,为了避讳,义兴只好再改名。取“义者宜也”之义,遂改名宜兴县。
从此以后,稳定压倒一切,宜兴再也没有改过名。
我们万氏的先祖,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毕公高。但我们在宜兴的历史,可没有这么久远。据家谱的记载,我们万家是六百多年前,元末明初,为了避乱,从凤阳(今安徽省定远县朱家巷),逃难到宜兴的。
当时逃难到宜兴的,是兄弟俩,长兄万胜,字默庵;幼弟万得,字南庵。他们是宜兴万氏的第一代。我们家是南庵公一脉。到我,已是第二十代。
作者:万润南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万润南于2010-4-21 周三, 上午3:59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万氏家谱 -- 陈皮 - (35 Byte) 2010-4-06 周二, 上午8:22 (190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