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小小衲 可否将你有关中医的观点概括为: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恰跟常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小小衲 可否将你有关中医的观点概括为: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恰跟常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左?   
所跟贴 中国人面对西方,一个一开始有的问题就是 中西的体用问题。晚清的学者们提出了 -- 7171 - (899 Byte) 2010-1-29 周五, 上午9:30 (129 reads)
小小衲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7/08/18
文章: 6016

经验值: 188261


文章标题: 不是很同意你后面那段关于培养三剑客土壤的那一段。我觉得他们的“行”和中国文化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自己可能也不同意。 (110 reads)      时间: 2010-1-29 周五, 上午9:51

作者:小小衲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的正面叙述基本上在《从天马之道一瓣香,到老笛小笛三遗矢》系列里了。后来还有几篇零散的。

今年,又有些新想法,新证据,有时间也会摆出来。

你说的这个不错:这个观点其实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和社会心理基础。

对中学的评价基点是什么?我觉得不能向芦笛一样彻底否定,也不能像国内的某些院士一样,全面肯定。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中学“。

另外,我觉得“体用“这个说法把问题简单化了。这两个体系是互相参透,交错在一起的,很难说谁是体,谁是用。

我的想法是发展出一套杂种出来,以适当今之世。呵呵。

继续讨论。

作者:小小衲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小小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0404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