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一个令人震惊的李银河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一个令人震惊的李银河
所跟贴
一个令人震惊的李银河
--
芦笛
- (2696 Byte) 2009-12-14 周一, 上午5:29
(1540 reads)
gzsums
加入时间: 2009/11/13
文章: 49
经验值: 2938
标题:
这篇批评文章是隔靴搔痒兼过度发挥
(335 reads)
时间:
2009-12-15 周二, 上午2:23
作者:
gzsums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对贫穷的鄙视和嘲笑,英国一位作家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个逻辑判断的过程。
首先,人与人是平等,并且相似或者相同的。这个观点在目前是最为流行的一个价值观。然而,这种平等的印象是错误的。我们通常讲的人人平等,指的是个人对于社会的关系上的平等。但是个人的社会环境、知识程度、活动能力、拥有财富等等的状况上却是有可能有很大不同的。大部分国家里,尤其是经济和政治比较成熟的国家里,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是社会的人群比例从过去那种两个极端(富裕和贫穷)的状况演变成大量中间阶层的人存在。社会的发展也同时给这些人提供了很多于以前的机会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来自其本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成功=勤奋、努力、等等优秀的个人素质;失败=懒惰、愚昧等等恶劣的个人素质。这种评价方式,在小范围内或许还有点道理,比如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部门的同一批职位。当将这种观点放大到更广泛的范围,这种环境对于个人成功可能性的影响则非常重要。以成功与否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是我们这个现代社会的一个错误。而这种错误,来自于主要是社会中间阶层里的文化价值观。
有兴趣看看这位作家演讲的人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http://www.ted.com/talks/alain_de_botton_a_kinder_gentler_philosophy_of_success.html
李银河文章里剩下的部分,就是批评歌颂贫穷,歌颂穷人的价值观。道理正是上面说的那种将“贫穷=失败”的逻辑。
将李银河的错误,延伸为纳粹;将李银河的观点解释成“失败者=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罪人”。这样的判断属于过度发挥了。
作者:
gzsums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551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