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问题] 糊头D“科学发展观”狗屁补桶 - 牛鼻扯到猪根上 ... 请芦老大理性分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问题] 糊头D“科学发展观”狗屁补桶 - 牛鼻扯到猪根上 ... 请芦老大理性分析   
所跟贴 ZT 蒋学模(复旦博导):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 贱痴:以忍慰笨 -- 邢国鑫 - (7047 Byte) 2009-12-05 周六, 下午12:44 (344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新闻]2009年12月01日人民网: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曾指出: 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 (274 reads)      时间: 2009-12-05 周六, 下午12:52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曾指出:“能否振兴中华民族。” 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ZT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

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2009年12月04日18:16 来源:新华社

  •严是爱,宽是害


邓小平的国家形象观及其启示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10486292.html

宋泽滨 齐爱兰
2009年12月01日11:1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家形象是国家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社会、科技、文化、自然等各个领域里,现实的与历史的客观存在,在认识主体(包括政府、政党、社会集团、组织机构、大众等)中所形成的模式化的总体印象和群体观念。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如何,也关乎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国际竞争中的力量如何,因此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塑造。邓小平在领导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非常注重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为我们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大国地位,树立了和平发展形象。今天重读邓小平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当前学术界进行的有关“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讨论会有帮助。

  一、邓小平反复讨论的话题:“怎样真正认识中国”

  邓小平的国家形象观是和他的理论主题一致的。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过程是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过程相伴随,是从一个角度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对这个基本问题的深化和拓展。翻开《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年谱》,我们会发现邓小平有大量关于中国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的论述。

  邓小平在进行国际比较或者阐述中国的地位作用时,直接使用了国家形象等概念。诸如“国家的形象”、“中国的形象”、“中国的面貌”、“中国的模式”、“中国的经验”、“中国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中国的发言权”、“国际形象”、“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等。

  邓小平评价中国的“大”与“小”时说,中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既是一个“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小国”;“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是一个“穷的大国”。讲到中国落后时说,中国是一个“贫困的国家”、“穷的中国”、 “贫穷的大国”、“很贫穷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比较不发达的、贫穷落后的国家”、“很不发达的中国”。

  邓小平在论述中国的形象与地位过程中,有时使用一个形容词进行静态描述,有时则将两个形容词连用,表示一个动态过程。如“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把一个混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有秩序的、进步很快的国家。使我们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国家和各民族兴旺发达。

  在讲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认识中国时,邓小平对中国的特点、性质进行界定。使用过这样一些概念:“社会主义中国”、“稳定的中国”、“小康的中国”;讲到小康时使用过:“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等;讲中国是“大国”的时候,使用过:“社会主义大国”、“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和“大国的责任”等,讲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时使用过:“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值得信任的国家”、“现代化强国”等。

  在评价外人对于中国的定位时,邓小平有时明确表示肯定,有些则表示不赞成。诸如:有人评价中国是“巨人”,是“超级大国”时,邓小平就根本不赞成;有人认为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打“中国牌”,邓小平是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不打中国牌。在论述国际关系中涉及到中国国家地位的一些敏感提法,邓小平明确提出他的意见。如有人使用诸如:“中美苏大三角”、“亚洲太平洋世纪”和“大中国”、“大中华”等提法时,邓小平也是非常关注,明确表示不同意,或者让别人去用,我们自己不用。而主张叫中国“大块头”,但“不是无足轻重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不可能随便就能打倒。不但国内没有人有这个本领,国际上也没有人有这个本领,超级大国、富国都没有这个本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是打不倒不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中国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二、邓小平长期奋斗的目标:“中国应有的地位”

  他说:“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 追求“中国应有的地位”,是邓小平长期奋斗的目标。邓小平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的历史曾经有过高度概括和评价。“几千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来,他们满怀信心,艰苦奋斗,排除一切阻力,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了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没有把他们压倒。任何严重的困难都没有把他们挡住。” 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写照,有了这种精神,就会争得就有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对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多方面进行过阐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它演绎着五千年辉煌的历史。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自尊心,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格,这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 因此,“要使人们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的精神状态好,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够克服。” 从邓小平的阐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它彰显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抱负,预示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未来。

  邓小平把祖国看得至高无上。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倍受欺侮,“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才大大提高,中国人才在世界上站起来了,除台湾外,其他地区才真正实现了统一。” 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使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

  1990年4月7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在讲‘亚洲太平洋世纪’。亚洲有三十亿人口,中国大陆就占十一亿多。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中国的形象如何还是要看大陆,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前途也在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政治大国了。”“中国人分散开来力量不大,集合起来力量就大了。” 团结就是力量,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共荣、和谐发展,集合起来力量就大了。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国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种礼赞,一种希望。

  三、邓小平终生追求的希望:“振兴中华民族”

  他说:“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振兴中华民族”,是邓小平终生追求的希望。“振兴中华民族,把我们民族发展起来。”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曾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


2009年12月04日18:16 来源:新华社


  •严是爱,宽是害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印发和实施,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变当前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根本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有些小事酿成大事。这不仅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而且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意见》分4个部分14条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作出了具体规定。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切实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突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教育,教育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断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示范教育,突出个性化教育,敢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通过谈话、函询或者诫勉等方式早提醒早教育,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意见》要求,要进一步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认真执行并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考核质量,整合考核资源,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充分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落实重要情况报告、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个人述职述廉制度,完善谈心谈话制度。上级党委(党组)成员要坚持参加下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做好任前核查工作,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畅通干部信息渠道,形成及时发现问题的机制。加强上级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约束干部。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677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