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高宁:娘希匹鲁迅爽歪歪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高宁:娘希匹鲁迅爽歪歪   
所跟贴 [转帖]高宁:娘希匹鲁迅爽歪歪 -- 万润南 - (1345 Byte) 2009-11-24 周二, 上午9:38 (764 reads)
钟会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6/05
文章: 2149

经验值: 61917


文章标题: 我怎么一点都不觉得爽歪歪?:) (439 reads)      时间: 2009-11-24 周二, 上午11:09

作者:钟会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觉得老祖宗所谓的“天下第一乐事,无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是真有道理,当初咱们这代也有过在被窝里打电筒的经历,从村上春树、王小波一直看到卡夫卡,希区柯克。这些文学作品在家长眼里,就是所谓的不务正业的“闲书”,判定标准无非是这些作者及其玩意儿没有在语文教科书上出现过。可就是在冒着被家长训斥的风险之下,这些书读来特别有滋有味,待到年齿已长,至今记忆犹新。相反语文教科书上的那些文章,带给咱们的只有无尽的考试压力,任凭你欧亨利的文字如何的趣味十足,可放在课本里读来,总让人有一种“想爱却不敢爱”的患得患失之感。

咱们的语文教育是真没治了,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专门剥夺学生的读书之乐,而部分学生更是不幸地,从此彻底丧失了对文学的阅读兴趣。什么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尤其是用小测验的方式,要咱们一字不落地把教科书里的古诗词默背出来。久而久之,害得学生一见古文就头疼,只能靠生吞活剥,将一字一句强行塞进自己的脑子里,等到考试一结束,就“恰如春梦了无痕”。而以后再碰到这些古货,除了勾起对自己求学时期那段苦不堪言的受罪日子的回忆之外,绝不会对传统文化有一丝一毫的兴趣。

所以当初鲁迅那老东西文章里,味如嚼铁的用词,格涩无比的句型,加上特受期末期中考卷眷顾的缘故,恨屋及乌,鲁文其实特不受学生待见,更别指望咱们下了课堂后,会自觉再去扩大对鲁文的阅读量。

什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低级趣味。什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科书上没有的。现在可好,鲁文被娘希匹了,三座大山被推倒了,以后学生再见鲁文不会再倍感考试压力了。得,野百合的春天算来了。别忘记了鲁迅可是一个特定的符号,文学图腾。除非咱们索性将这老东西全盘否定,批倒批臭,否则只要这样巨大的影响力存在,同时又将他的文章从教科书上撤下,极有可能是放出一条光明大道,让教科书上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成了“下里巴人”学生们主动去阅读的对象。

别忘记了,用兴趣去读之,只会使得鲁迅的文章更加深入人心。因此我觉得,在不可能改变语文教育方式的情况下,应该大量选择鲁迅的文章进入教科书,并且规定鲁文是中高考的必考文,以此实行“曲线救国”,进一步迫使学生对他的玩意儿倒足胃口,一见便如遇洪水猛兽,在心里把他十八代祖宗从头到尾骂将过来。

当然以上出自我的胡思乱想,老万千万别介意。

作者:钟会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钟会于2009-11-24 周二, 下午9:24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钟会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395042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