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
|
|
作者: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4.美国金融海啸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
错!
本次危机爆发确实是因为美国金融海啸,但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中国。确切的说,是中美等各大经济体直接的巨大失衡。
假设本次金融海啸只在美国,其他国家只是买了部分债券。那么后果应该是美国一蹶不振、其他国家趁机“大国崛起”。其他国家那点债券,分摊之后并不可怕。
但事实并非如此。也就是说,美国的金融海啸只是一个导火索。真实的原因是全球可怕的经济失衡。
A.如果美国没有次贷危机会怎样?
答:那么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会更早到来。
因为美国金融机构将不具备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都忽悠出来消费、将美国经济的前景描绘的无比美好大家才肯透支消费,如果美国金融机构没有推出次贷、没有打包次贷衍生品,那么美国经济也许会更健康,但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会更早的时候就发生。
美国的高消费诱饵,就是全球经济繁荣的“催化剂”。也是经济的麻醉剂。
B.中国是受害者。
答:不尽然。
在2006年前后,我就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但是没有想明白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繁荣。当听到金融海啸的时候,我立刻就反应过来,这就是中国经济衰退的替罪羊。
实际上,中国没有购买多少次贷债券,购买的美元目前看来也仍旧是最好的选择(浏星雨有相关证明,欢迎阅读),中国的购买力和生产能力没有变化,中国去指责外国似乎毫无理由。中国不是危机的受害者,恰恰相反,中国是经济危机的参与者之一。
我前面说了。金融海啸只是暴露了美国的消费泡沫,然后美国的企业裁员调整实际生产能力,因为美国的消费能力大幅衰退;美国的消费者也开始省吃俭用,因为他们发现预期的高收入不存在,那么透支消费就应该有所节制。
当美国不再乱消费的时候,中国的过剩产能就没有销售出口。中国指望降价促进美国消费,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美国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最终调整的过程是希望中高端产品降价,但是不会再购买低端产品了。
中国应该对国内的产品大幅降价,促进国内的购买力提高,促进国内消费。
正是中国没有促进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而刻意的讨好国外的消费者,才消耗了全国巨大的资源,赚取了少得可怜的一点外汇。(关于2万亿美元外汇的问题,请再次看浏星雨的相关证明)
并且迎来了一次由自己制造的经济危机。
中国几亿民工供给了全世界,每个人每月只有1百-2百美元的收入。自己消费不起任何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这样的一个畸形的制度,怎么可能不崩溃呢?
当年因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奴隶制解体了。
但农民工制度,不如封建制度也不如资本主义,却与奴隶制相仿,这种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如何能繁荣呢?中国的产品供给了全世界,但是中国人自己却有一大半根本用不起。 5.其他怪事:
公款消费、公费旅游……
行业审批和行业垄断:你吃的粮食用的油盐、抽的烟;通讯系统;银行系统;石油系统;土地资源……如果你要创业,你会发现绝大多数领域你进不去。
军队不归国家。
上级任命干部,同时上级考核干部。
用信访代替法律正义。
没有言论……等宪法规定的权利。
不敢讲真话,瑟瑟发抖的权力。
=================================
如果你天天给母鸡吃石头,就不能责怪为啥母鸡不下蛋。
强调母鸡和别的母鸡一样生活环境不错、每天都给水喝、定时听音乐、住处也不错。那不过是缘木求鱼。
我们当前的问题有很多,但根源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这个根源导致的结果。
你可以说母鸡不下蛋是因为消化不良、是因为营养不足、是因为母鸡很虚弱、是因为生命垂危……因为你不敢承认,母鸡不下蛋是因为你偷走了母鸡的粮食,给它吃了石头。
那些其他的原因都是表象,因为别人不敢相信母鸡居然可以喂石头。
记者6日从财政部了解到,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对此,财政部将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提高财政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保障水平。
财政部人士指出,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最根本的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越多,可供政府运用的社会资源也就越多;政府职能越大,政府承担的社会事务越多,社会要求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就越多。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职能越大的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相应要高一些,但并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标准。
除了一般预算收入以外,我国政府以行政权力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集中的社会资源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等四个部分。 2003-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从32605亿元增长到77608亿元,占GDP比重从24%上升到约30%。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全部5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6%,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3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这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上海证券报 李雁争)
=======================================
这一数字非常的没有意义。因为中国的GDP多为外向型经济和投资拉动,因此整个数值并非经济真实发展结果,也没有真正的统计意义。
实际上:财政收入应该和国民总收入比较才有意义:
按照这一比较:
中国应该是6.13万亿人民币/11.1539万亿人民币=54.888%
美国是:2.66万亿美元/11.42万亿美元=23.29%
日本:0.8019/(1.2776*3.718)=16.88%【注,国民总收入数据为2005年数据】
有愿意的人可以查一下其它国家的数据,应该不会超过中国的数据。这是因为其他的国家的GDP是真实的、来自市场的数据;而中国的GDP是来自国家资源的反复投资堆砌的数据。二者带给本国居民的福利是不一样的。
从财政收入和本国国民收入角度来看,中国的国富民穷已经达到了极限。4000万政府系统的“官员”占有的资源相当于全部国民拥有资源的一半还多!
作者: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