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所跟贴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
peacemaker
- (3559 Byte) 2009-11-23 周一, 上午5:04
(350 reads)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2.老百姓为什么买不起东西?
(135 reads)
时间:
2009-11-23 周一, 上午5:06
作者:
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2.老百姓为什么买不起东西?
财富来源于消费后所拥有的物质积累,而非生产能力。换句话说,财富取决于实际消费能力(购买力),和对资源的占有水平。
中国人人均享受到的物质文明有多少?美国有多少?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买不起东西呢?是中国人不勤劳?是中国人不聪明?还是中国人太落后呢?
上面已经论证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总收入为111539亿元左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收入和消费比较后,只结余3000亿元。
中国的GDP是30万元,说中国消费占比太低,这是事实。问题是,我们只有这么多钱,怎么占比更高呢?
再看看美国。美国家庭资产为60万亿美元左右。(据纽约时报的相关数据推算http://finance.qq.com/a/20090313/003431.htm)
美国2008年的GDP为14万亿美元左右。
美国2008年有3.038亿人,2008年人均年收入为3.76万美元(http://203.208.37.132/search?q=cache:XWYOrwTnwOIJ:finance.zjt.com.cn/international/2009-03-30/A933562.html+%E7%BE%8E%E5%9B%BD+2008%E5%B9%B4+%E4%BA%BA%E5%9D%87%E6%94%B6%E5%85%A5+%E4%B8%87%E7%BE%8E%E5%85%83&cd=11&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Gn2oyA2aCy0Slma01JpZ2rFs41Q)
计算得出大概购买力为11.42万亿美元(不算透支和信用购买力)
好,下面进入正题。
中国的购买力可以提高吗?
答案是肯定的,是,而且中国还可以更富裕。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富裕呢?答案是被中间环节抽佣、被腐败渠道吸收,导致我们越来越穷。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列为有在沿海的,一定知道当地的中小企业给国外做订单的成本和利润。衣服鞋子等出口的时候也就1、2个美元,好的衣服也就是几倍而已;那些工厂生产的产品,贴牌就可以成为著名电器,也只有十几、几十个美元(知道的还可以继续补充)。
如果他们将出口产品以翻倍的价格卖给国人会怎么样呢(暂且不考虑品牌)?
我想很多人都会去买那些产品吧(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但是,由于中国的工商、交通、流通行业存在的多重管制、以及各个地方的信用状况恶劣,沿海的中小企业,宁可在危机时关门,也不肯将产品运到中国其他地方去卖。说没有品牌,那是借口,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著名品牌来自于50年内。
最主要的问题是,如果沿海的产品经过层层周转,到达内陆的时候,成本已经和现在的实际售价一样了。如果不能把成本降下来,沿海企业怎么肯拿自己的微薄收益去冒险呢?
第二个问题,是进口产品的价格。国内的优秀制造企业放弃了国内市场,国外的产品在中国价格又如何呢?
比如汽车:2008年12月26日,北美宝马销售公司公布了09款宝马7系的售价,其中宝马750i的售价为80300美元,宝马750i售价为84200美元。这两款车都是08年11月开始生产,将于09年春季正式开始销售。
在中国这两款车的售价是多少呢?我想各位很容易查得到。
我们原本就有限的收入,遇到了非常大的隐形消费成本。这些成本的存在,使我们的购买力大打折扣。
中国生产的鞋子,在美国沃尔玛卖2.5美元,在中国市场却根本看不到。中国的房屋价格是世界顶级水平的,但服务却连落后国家都不如(以后论证)。我们现在想想看:既然成本不超过2.5美元,我们现在买的鞋子要几百块,中间的差价在哪里呢?生产商为什么不愿意开发中国的市场呢?
小结:
中国的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购买力的大部分浪费在了中国政府的隐性成本上。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政府的隐性成本干预,中国的购买力可以在现有情况下翻一倍。
-------------------------------------------------------------------------------------------------------------
中国的商品价格远远高于外国,按照人均收入和支出比较则更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隐性支出、腐败成本、交通成本(从广州到北京的货车一路的过路费超过5000块,支付各种罚款大约7000块)、进入市场终端的入场费等等,有些领域还有地方保护主义。
如果剔除这些成本,企业几乎可以对折销售现在市场上的所有产品。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购买力可以增加一倍。
想想看,一个超市打折促销都可以踩死人(多么讽刺),如果现在所有的商品半价,会增加多少购买力!这些购买力会让多少企业成长起来,又会让全国的家庭都更加富裕。
------------------------------------------------------------------------------------------------------------
但现实是,一共只有11万亿元的收入,购买的商品还要支付全部隐性成本给政府。11万亿元的收入到了企业那里只有几万亿元,每个经济循环都被政府截留一半,长此以往中国能不贫穷吗?
如果按照我的说法,比较中国人的购买力,我们会发现,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员工购买力会比我们普通人高很多。
他们的房子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他们每年可以公费医疗、公费旅游、公款吃喝,他们每年发各种消费券、加上各种暗补、即使不算任何红包,他们的购买力也远远的高于普通百姓。也就是说,他们能买到的东西、享受到的物质财富远远的高于我们普通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公务员收入“非常低”,但每年招考趋之若鹜的原因。
因此,简单的比较收入没有实际意义,人家的购买力、人家的需求,不需要自己出钱。
补充一个数据:
中国公务员有两种统计口径。狭义的公务员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数量为500万人;宽义的公务员是指,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数量为1053万人。
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数量为4000多万人,比以狭义和宽义两种方法统计的公务员人数要多得多,大约分别多3500万人和3000万人。(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4386)
2006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员工为3774.6万人。
2008年财政收入为6.13万亿,这部分资金归公务员支配;
2008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8.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利润总额9419亿元。这部分资产连同利润归属国有企业支配。
有一个猫友说的很清楚,中国的根本问题除了城乡二元化,本质上是官民二元化。这8000万人和少数红顶商人以及极少数先富起来的商人,垄断了大部分资产的支配权,也享有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当然,在统计上,他们也成为平均工资的拉升者,成为统计里面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者:
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230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