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50集纪实电视连续剧:《1989 台湾大虐殺》序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50集纪实电视连续剧:《1989 台湾大虐殺》序幕   
所跟贴 这什么弱智透顶的玩意儿?要是台湾1989发生过大虐殺全世界会无动于衷?还纪实呢,切。 -- 若迷 - (527 Byte) 2009-11-15 周日, 上午7:12 (192 reads)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5

经验值: 519217


文章标题: 尹进的语法门 (158 reads)      时间: 2009-11-15 周日, 下午2:27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光看头三段就够了,

病句:

“今年6月4日是震惊世界的6.4大屠杀20周年,当举世哀悼6.4大屠杀死难者,谴责中共屠杀暴行的时候,台 湾 政 府是否有勇气向世人公开一下至今仍不为人知的台湾政府对6.4大屠杀幸存者的大虐杀呢?”

批改:

整段话重复累赘,“谴责中共暴行之时”就够了,因为前面已有“屠杀”字样。下一句中“台湾政府”两次出现,说不出地累赘,改为“台湾政府是否有勇气打破新闻封锁,将它对6.4大屠杀幸存者的大虐杀公诸于世呢?”要通顺得多。全段改为:

“今年6月4日是震惊世界的6.4大屠杀20周年。当举世哀悼大屠杀死难者,谴责中共暴行之时,台湾政府是否有勇气打破新闻封锁,将它对6.4大屠杀幸存者的大虐杀公诸于世呢?”

病句:

“作为这场大虐杀的幸存者,今天我将代表那些至今无法或许永远也无法向台湾政府讨还公道的被台湾政府虐杀的6.4大屠杀幸存者们,向你们讨还一个公道。”

“将”字多余,“我代表”足矣。“被台湾政府虐杀的6.4大屠杀幸存者们”叠床架屋,不知所云,跟绕口令一般,到底那些人是幸存者还是被台湾虐杀了?只有尹进自己知道。揣摩他的意思,似乎该是“被台湾政府虐杀的牺牲者们”才对,也就是说,那些人逃过了中共屠刀,却倒在台湾政府的屠刀下,是不是?“讨还一个公道”可笑之极——难道公道也可数,有一个或多个之分?“讨还公道”足矣。

全段改为:

“作为这场大虐杀的幸存者,我在此代表那些至今无法、或许永远也无法伸冤的牺牲者们,向台湾政府讨还公道。”

病句:

从6.4大屠杀至今20年的时间里,西方民主国家接收了成千上万的政治庇护者。不说美国的留学生保护法,仅我居住的瑞典,一个仅有900万人口的小国,6.4大屠杀後接受了数千来自中国大陆的政治庇护者和家属。仅 1989年中 国 留瑞学 生的 一 次抗 议 游 行 被 中 国驻瑞 典 大使 馆 秘 密 录 像, 录 像 中 的 所 有 人皆得 以获准政 治 庇 护 , 并 且 驱 逐 了 中国驻瑞 典 大使 馆 的教育参赞。

“政治庇护者”应作“政治避难者”。“庇护者”指的是施加庇护的人,那只可能是政府而非难民。

“6.4大屠杀後接受了”应为“6.4大屠杀後就接受了”,有个“就”字,才能与前面的“仅”字相呼应。

“仅 1989年中 国 留瑞学 生的 一 次抗 议 游 行 被 中 国驻瑞 典 大使 馆 秘 密 录 像, 录 像 中 的 所 有 人皆得 以获准政 治 庇 护 , 并 且 驱 逐 了 中国驻瑞 典 大使 馆 的教育参赞。”

不通之至,主语到底是谁?是谁驱逐了参赞?是使馆的秘密录像者,还是录像中的所有人?真是只有姨爹才能写出这种超级病句来。修改如下:

“仅因1989年中 国 留瑞学 生的 一 次抗 议 游 行 被 中 国驻瑞 典 大使 馆 秘 密 录 像,瑞典政府便 驱 逐 了 中国驻瑞 典 大使 馆 的教育参赞,并给予录 像 中 的 所 有 人 以政 治 庇 护。 ”(这儿用“政治庇护”就没问题了,因为那是政府行为)

病句:

“ 但是,距离中国大陆最近,并且有著同文同种的台湾迄今为止20年的时间里接受的政治庇护者不足十人,在如此强大的反差面前,我们不禁产生一个强大的疑点,20年的时间里,难道仅有这不足十人向台湾政府寻求政治避护了麽? 在这年均仅接受不到半个人庇护的背後,又有什麽震憾世人的悲惨故事呢?”

批改:

“同文同种”下文无着落,要么该是“并与大陆同文同种”,要么该是“有‘同文同种’之称”。“迄今为止20年的时间里”累赘不堪,要么改为“迄今20年内”,要么改为“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强大反差”“与强大疑点”都属用词不当,应为“强烈反差”与“强烈疑问”。一一指出语病太麻烦,还是改写吧:

“但是,距离中国大陆最近、并且号称与大陆同文同种的台湾,迄今20年内给予政治庇护者却不足十人。在如此鲜明的反差面前,人们不禁要产生一个强烈的疑问: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难道仅有不足十人向台湾政府寻求过政治庇护?(这儿可用庇护,因为是寻求一种政府行为)在这平均每年给予不到半个人庇护的背后,会不会有着震撼世人的悲惨故事?”

尹进,你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还敢自称记者?别丢丑了,回去恶补一下中学语文再来网上出丑吧。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645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