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全球变暖的个人选择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全球变暖的个人选择
马悲鸣
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给了美国前民主党副总统高尔,奖励他拍摄了一部环境保护电影。其中有关全球变暖的部分讲到美国自1957年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从冰层下钻越北冰洋冰盖以来,每年都进行冰盖厚度测量存档。高尔乘核潜艇钻了一回冰盖,并问测量单位自有记录以来的冰盖厚度变化。
测量单位说,这些都是军事机密,从不公开。高尔说服了他们,取得测量记录,并将冰盖厚度的变化曲线打在他的电影里。
该曲线就和股票曲线似的,有涨有落;但在这五十年的记录中,前二十年多的涨落大致持平。后二十多年来「落」明显大于「涨」。也即冰盖近三十年来持续变薄。典型的例子是早年核潜艇从冰盖下上浮,自然浮力不足以顶破冰盖。如今的核潜艇随处都可以上浮,轻易就能顶破冰盖。而且北冰洋科学家发现过淹死的北极熊。
白熊是在北冰洋冰盖上进化成的物种。不但毛色是白掩护色,而且从来就生活在冰上,没有陆基。北极熊淹死说明在它的体力消耗范围之内,已经找不到可以离开水的浮冰了。
北冰洋冰盖变薄比南极快。顺便说一句,南极是有陆基的南极洲,而非南冰洋。南极冰盖是在陆上的。
在北冰洋冰盖持续变薄的近三十年来,北半球发生的最大能量变化事件就是中国工业化的所谓改革开放。当年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规模远没有中国凶龙翻身那么巨大。更何况亚洲四小龙,包括台湾,都是法治国家,按规矩办事,不至于胡来,故早已经核电化。区区台湾一岛已经有三座核电站。「核四」在李登辉时代就已进入辩论。而大陆至今只有大亚湾和秦山两座。
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碳,是清洁能源。但核电站对社会环境要求较高。动荡社会,刁恶民风,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很容易导致惨烈的核泄露事故。比如苏联的切尔诺比。
象中国这种拿革命当饭吃,动不动就抄家破四旧的民风和靠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的政府,本不适于建核电站。改革开放只能靠疯狂采煤烧煤来解决越来越多的能源需求。至于破坏环境,尤其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北半球近年来邪门气候不断。美国一次卡吹那(中国译卡特琳那)飓风夺命两千条。今年台湾的台风又是毁村夺命无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更是风灾震灾不断。地震与全球变暖无关,但风灾增强增多肯定相关。
大西洋飓风和太平洋台风是一回事。由于地球自转由西向东,所以太阳东升西落。台风和飓风是气旋,有陀螺效应,可部分抵消万有引力对自身的裹挟,导致飓风和台风的整体运动速度低于地球自转,所以飓风和台风大多是由东向西运动。故东太平洋沿岸,也即南北美洲的西岸,和东大西洋沿岸,也即欧洲和非洲西岸,甚少发生飓风或台风。
飓风和台风的生成的原因是空气所含能量太高。空气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速度太大。一旦有个旋转核心出现,就能裹挟周围的高能热空气分子也按照该旋转气核的既定方向旋转。这些热运动空气分子的能量加入后,由于旋转方向一致,气旋的能量就会越裹越大,最终形成台风或飓风。由于地球自转,空气分子的热运动有个先天「外甩」的运动倾向,导致北半球台风、飓风都逆时针旋转,而南半球的类似气旋都顺时针旋转。
形成台风、飓风的根本原因是空气太热。故北半球的台风、飓风都形成于夏季,而南半球都形成于冬季,也即南半球的夏天。当北半球近三十年来台风、飓风形成的个数和规模越来越大,夺命越来越多时,却甚少听说南半球冬季大气旋的增多和增强。由此可见北半球变暖比南半球严重。原因就是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
北半球变暖有坏处,也有好处。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高降水线北移和植被北移。过去干燥的地方由于台风、飓风增多和增强,携带到高纬度的降水自然增多。
气温增高,降水增多,使得原来不长树的地方可以长树了。过去只长乔木,不长灌木的地方可以长灌木了。美国生态专家把卫星拍摄到的当前植被展示到电视上,与旧日的照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到植被北移。
记得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里说,随着太阳能量释放越来越弱,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冷,人群会逐渐由两极向赤道聚居。可如今太阳能量的释放还远没有见弱,全球就变暖了。那么人们的聚居方向就应该和恩格斯的预言相反,不是由两极向赤道迁移,而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搬迁。
如果你想在中国置业的话,在所有选择的因素中应该考虑全球变暖,也即尽量往长江以北购置,而非往岭南。长江以南每年遭遇台风袭击的次数和规模都会增大。买保险会成为越来越大的开销。而且居住在台风袭击范围内也不安全。即使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了你的遗属,你也已经作古了。另外就是置业要远离海岸。由于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风景秀丽的产业会面临浸没的危险。
我感觉呼和浩特应该会变得越来越适宜居住。除了变暖以外,因呼市背靠大青山;就和背靠泰山的济南似的,从来不缺泉水。
如今我当年插队的草原已成蝗虫重灾区,到了走路蝗虫打脸的地步。而我在那里时从未听说过草原蝗灾。
蝗灾大规模北移绝对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由于蝗虫大量吃禾本科草叶,夺走了马牛羊骆驼的食物,对畜牧业的威胁甚巨。而那里每十平方公里不到一人的人口密度,灭蝗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唯一能想出来的办法是改放羊为放鸡和放鸭子。鸡鸭不吃草,只吃虫。而蝗虫的蛋白含量极高。野放的鸡鸭自己去抓蝗虫吃,不但消灭了蝗灾,而且把蝗虫蛋白便成了鸡鸭肉蛋。
「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等到呼和浩特长满南方灌木,山青水秀之际,由草原牧区大量供应鸡鸭肉蛋。夏季凉爽,冬季不再大雪封山,该是多么惬意的养老生活。
这篇文章好象应该找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要广告费去。
20091024满山秋色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