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片段——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龙应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片段——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龙应台)   
所跟贴 转贴片段——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龙应台) -- 土一豆 - (0 Byte) 2009-10-18 周日, 下午2:30 (728 reads)
土一豆






加入时间: 2009/09/13
文章: 481

经验值: 16061


文章标题: 水底故乡 (291 reads)      时间: 2009-10-18 周日, 下午2:39

作者:土一豆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君在台湾一住就是六十年,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也爱上了亚热带的生活,异乡已经变成了故乡。那新安江畔的故乡嘛,一九五九年建水坝,整个古城沉入千岛湖底。她这才相信,原来朝代可以起灭、家国可以兴亡,连城,都可以从地球上抹掉,不留一点痕跡。

距离美君离开淳安半个世纪之后,一九九五年九月,七十岁的美君,第一次回到了淳安,不,现在叫千岛湖镇了,而且是个新兴的小镇,“树小、墙新、画不古”的新兴的小镇,在一个小岛上。

“岛?千岛?”美君不悦地纠正我,“以前都是山,千山啦,什麼千岛。”当然,水淹上来,老城沉进水底,山顶突出成岛,千岛湖曾是千山乡,美君确实没想到五十年的“沧海桑田”竟是如此具体!

余年春,是美君的同村同龄人。几年前三峡建水坝,中国政府為百万人的迁移大费周章,建新村、发偿金,还有老居民死守乡土不退。余年春看得热泪盈眶,看不下去了。他回想起一九五八、五九年,淳安人是在什麼情况之下被迫离开祖辈已经生活了一千多年的故乡的。

带著一点不甘心和不服气,八十几岁的余年春费了五年的时间,把千岛湖水底的淳安城一笔一笔画出来。故乡的每一个祠堂、寺庙、学校、政府建筑,每一块空地、每一条沟渠、每一条街和巷弄,以及街上的每一户人家和店铺——哪一家比邻哪一家,哪一家的主人姓谁名谁、店铺什麼名号,鉅细靡遗,一点不漏。余年春找出零落四方的乡亲老人,一个一个询问,一件一件比对,然后用工笔,像市政府工务部门的官方街道图一样,细细地还原了被夺走的故乡风貌。

打开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卷轴,淳安古城的“清明上河图”,我第一次,看见属於美君的新安江画像。

面对著这张不可思议的图,我问,“您知道美君的家在哪裡吗?”
“知道,”余年春说,“上直街九十六号。” 他弯腰,把上直街九十六号指给我看;真的,如美君所说,就在新安江畔。

“不会错吧?”我问。
“绝不会错,”老人十分篤定地说,“你看,美君的父亲叫应芳苟,这图上写著嘍。”
弯下腰细看,上直街九十六号的那一格,果真写著“应芳苟”三个字。

“那麼,”我沉思著,“美君在一九四九年离开的城门,有两个石狮子守著的那座城门,走向杭州,然后从此回不了头的,会是哪一个城门呢?”
“在这裡。”老人用手指在画上标出城门的位置。

三米长的卷轴,张开在一张狭窄的木床上,窗外的光,因為窗子老旧,也只能透进来一点点。在这侷促而简陋的房间裡,连一张书桌都没有,他显然得跪在地上作画。余年春一笔、一笔,画出了全世界没有人在乎,只有他和美君这一代人魂縈梦繫的水底故乡。美君一九四九年冬天回头一瞥的地方。

作者:土一豆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土一豆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277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