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王小波最后的电子邮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王小波最后的电子邮件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王小波最后的电子邮件 (793 reads)      时间: 2003-11-17 周一, 上午1:04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王小波最后的电子邮件



马悲鸣



下面是王小波死前大约二十小时发给我的最后一个电子邮件。题头与上次一样,只是时间在97年4月10日星期四的上午07:11:38。估计他死在4月11日凌晨两点左右。小波的电子邮件是告诉我,他又有一本书要出版。



~~~~~~~~~~~~~~~~~~~~

XX(马悲鸣真名)你好:



  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是不是太狂了?



小波敬上

~~~~~~~~~~~~~~~~~~~~



中国和美国之间大约有十二小时的时差。我是在美国早九、十点钟才看到和给他回电,相当于中国该日晚九、十点钟,大约晚了十四五个小时,距离王小波的死尚有四、五个小时∶



~~~~~~~~~~~~~~~~~~~~

小波:你好!

  来信收到,中国的自由派始于足下实在不狂。只是你的杂文集如何能捎给我呢?有多少篇?网上传得过来吗?

~~~~~~~~~~~~~~~~~~~~



估计王小波没有看到我的回电。他死的地方有台计算机,但没联网。



王小波的死至今令我迷惘。虽然他的亲属把验尸报告复印给了我。但他的死因仍是无法让我信服。



不信服又能有什么用?我只能接受师弟已经不在了这个事实。



最近因我公布了王小波死前三天发给我的,他对「六四」看法的电子邮件。引起了一些人的惊讶。



作为王小波的年兄,我当然愿意看到对小波的歌颂、恭维、吹捧,乃至炒作。但除了他的妻子李银河的文章,我从其他人的文章中几乎看不见我那熟得不能再熟的师弟。完全是另外一个陌生人。



王小波确是体制外的人,但他距离体制并不远。李银河应该算是体制内的吧?两口子加在一起,大约能算个跨越在体制边界上的人。



王小波刚去世时,由于他属于较早(88年)回国,人数很有限的那批人,故有人把他的回国说成是因为“爱国”而“学成归国”,而“报效祖国”。好象他属于现在所谓“爱国贼”一派。



其实不然,他的“爱国情结”甚至不如我。而我那时早已经是“众人待我,众人报之”了。



王小波回国很重要的原因是李银河要回国,并且他本人有较强的中文写作能力和写作欲,而美国却远不是中文写作环境。



王小波回国不久便赶上「六四」。我那时有些担心他的安全,常和他有书信来往,顺便征询对我是否应该回国的意见。小波回信说,国内乱糟糟的,还是在外边待着吧。



不久我就被贺文拉出来大写特写“反华、反共、反人民”的三反文章。可王小波的来信却指到美国国会作证,要求废除给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吾尔开希等人“浑球”,是“砸老百姓饭碗”,气得老百姓“牙根发痒”。还说北京老百姓非常看不起方励之逃入美国使馆的举动。



王小波对底层老百姓的心理动态有极敏锐的感觉。方励之抬腿逃入美国使馆和吾尔开希等人去美国国会作证之举,一下子让国内老百姓猛醒。



由于王小波不是体制中人,又有才,便有人把他抬成民主派。其实远在郑义诽谤我之前,我还在不知深浅地大发策应民运的文章呢,王小波对六四的看法就已经一以贯之地和他临死前三天发给我的电子邮件里的态度一样了。——他比我老到。



王小波确有思想,但和古今中外所有思想家都不一样。他完全不是为了想当思想家而思想。甚至不象我这样,为了报私仇而思想。王小波在上大学之前曾考过中央戏曲学院的编剧。考场上随便写了几笔就得了个首轮第一的成绩。但不知为什么,他后来还是没上中央戏院,而来和我同学了。



我所见到的王小波最激越的文字,大概就是这篇《最后的电子邮件》了,不过是“一刀两断”而已。他所谓的“自由派”是那种蔫淘学生躲避班干部管闲事的自由主义,而绝不是现在民运搞的这种政府不强奸她们,她们便要强奸政府式的男女牛二们的自由民主。



我早就说过,王小波是个绝对正常的平常人。只是过去歌颂过的思想家和英雄人物都不正常,所以把歌颂他们所用的那些不正常的桂冠和形容词加诸到王小波头上时,总让我觉得怪兮兮的。



马悲鸣



2003年11月15日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985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