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另一个角度看“尊严”(4)---我的“尊严综合症”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另一个角度看“尊严”(4)---我的“尊严综合症”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另一个角度看“尊严”(4)---我的“尊严综合症” (796 reads)      时间: 2009-9-25 周五, 下午2:17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吴耐在下面提醒说,讨论“尊严”应当先把“尊严”的定义界定好。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因为一般来说这是讨论的前提。不过,对于中国人的“尊严”,我觉得它只能被作为一个例外。因为凡是可以定义的概念应当都是已经都是相当清楚的,可以定义的。而我眼里的国人说的“尊严”倒是正好相反,它实在是过于模糊了,需要通过讨论才能给出定义。所以我把它界定在我的理解里(或者是我的定义里)说我对它的看法,希望通过给出我的看法来证明我的定义。当然也免不了根据自己的定义对号论证的情况。

我相信人类存在共同的人性智慧,像前面说到的“自我意识”就是一例。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因为存在共同的人性智慧,在它的基础上就一定自然衍生出同等水平的相关概念。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人都有恻隐之心就断言人看到他人受折磨时都会心生同情。老芦说古代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尊严”的理解应当是接近的,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推论,因为那时两者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是接近的。但是近代以降,两个文明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差距越来越大,各自的普通民众对诸如“尊严”这样的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当然会相距甚远。但是,这不是说各自的民众根本就无法理解另一方了,而是说各自在没有交接的条件下形成的同类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必须通过交流才能相互理解。对于“尊严”的理解也不例外,否则就不能理解清王朝为了磕头之争而发展到不惜和列强交战。

就我自身的经历来说,自认为自己属于带着强烈的“尊严”意识来到美国的,也因此每每发现自己的“尊严”意识根深蒂固,以至于我自己将我的这种意识称之为“尊严综合症”。例如我前面一贴里曾写到自己在向K先生说了那番话后心里觉着后悔,当时真的是后悔。虽说K某也许真的向咱同胞灌过“尊严汤”,可是人家也还该算是规矩的生意人吧,犯得着我河某在人家面前激动吗?我是否潜意识里觉着人家小看咱中国人了?---我当时这样想。

记得我在旧贴里讲到过我某次在高速公路上带了一位搭车的,此人上车后谢了我后就和我八卦,不知为什么他说起了亚洲人,讲了我不爱听的话。我提醒他我就是亚洲人,他说他不是在说我,还是继续他的故事。我再次告诉他我就是亚洲人,可是这位伙计照说无碍,我一气之下把车开到一个前后不靠的地方把他赶了下去。犯得着这样吗?---我后来不止一次问过自己。

差不多就是两年前吧,我被公司解雇了。后来就自己干,合伙人是个老美,大家挺合得来。以后在很多场合当要向各户介绍我们的背景,轮到我谈到我为什么换行业时,我总要提到被前面的公司laid off。后来业务做到中国,也是这一套。两次下来,一位留美归国的同行把我拉到一边说,老河你以后千万不要在你的经历里提你被裁员一事,那样你就把自己贬低了,会被人家瞧不起的,生意也别想做了,这里不是美国!看他这么认真的样子,我觉得脊背发凉。再回到会场里,环看四周,似乎人人都不愿正眼瞧我。我咋地过去就一点没有感觉到哩?

后来我又搞起产品开发,和国内厂家合作,多次和对方公司的头头出去吃饭,有时一天两顿,每天都要喝酒,搞得我肠胃不胜负担。后来我一再地和老总提起能不能就在公司的食堂用便餐,免我肠胃的痛苦还节约我的时间。最后老总答应了。我这才发现,这位老总平时其实中午也是在食堂用餐的,不过食堂为领导们专门多备了几个菜,等级高些。以后我将这个经历讲给我的老同学听,他听后很不以为然,说我那样做明显地抹了人家老总的面子。“人家招待你是给你面子,你坚持不要就是不给别人面子”,同学如是说。这下子又让我心里上下了一番,直到专门找机会向老总解释了一遍,听到老总说“没事,没事”,我才放心。我决心不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这事,害怕人家告诉我老总的“没事,没事”其实就是“有事”!

说到这里,想起我前面提到过的第一次回国工作的时,家姐来接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家姐看见我儿子穿的裤子漆盖破了一个洞,立即责我“给孩子穿这样的破裤子,成什么样子!”接着又对她的侄儿品头品脚,虽是一片疼爱之心,但是我已经看出孩子愈来愈紧张。家姐一点不知觉,也不理会我的示意,正又开始责备我让孩子晒得这样黑时,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家姐吓了一跳,一把搂过孩子问出了什么事。见孩子继续大哭,家姐问我孩子怎么了。我回答说,家姐你把他吓着了。家姐斥我“又来瞎说”,她对宝贝侄子爱都爱不过来,咋能吓着他。我告诉家姐,她的侄子早已忘记了被人品头品足的味道了,因为自己的“尊严”在大姑妈面前尽失,却既不会辩解,又无处可逃,所以只好大哭了。家姐惊呼,“我的妈呀,美国的小孩还知道有‘尊严’呀!我这是伤到他哪门子的‘尊严’哪?”后来还有让孩子感到不解的事,例如,吃饭时当家姐为他添菜后他说了“谢谢”时,家姐就要说一家人不要这样客气;在外面遇到同样的情景他就会受到夸奖说他懂礼貌。孩子问过我为什么,我回答说中国人认为一家人是平等的所以不需那样多的礼貌,在外面就不是这样了。孩子又问为什么在中国平等的人之间就不需很多礼貌,我答不上来。

记得12岁时的夏天,学校都关了门,我们一伙整天到水塘里光屁股戏水,踩河蚌,然后再混到菜地里偷折黄瓜、西红柿,玩过头了时候也有,那时就免不了被大人痛骂一顿。我来美后,曾经和我的导师聊起过小时候的野耍,他说他们小时也是野耍。他还记得他小时候和一帮小男孩和小女孩在野地里一起讨论男女不同的问题,结果大家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伙平等展示各自的样本进行研究。教授说到这里哈哈大笑,端起咖啡杯子又只好放下。小衲说“尺寸很重要”,这让我想到是否只有当Size doesn’t matter 时,人们才是真正平等的。

(完)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9836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