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讨论]东海老人:儒家三可仕,孔子亦乘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讨论]东海老人:儒家三可仕,孔子亦乘田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讨论]东海老人:儒家三可仕,孔子亦乘田 (650 reads)      时间: 2009-9-12 周六, 下午6:42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东海老人:儒家三可仕,孔子亦乘田

有人阅罢《官虽易跑道难行》质疑:

“这也太高标了。人人都学孔子,人人都为了实践儒家政治理想才当官,岂非找不到人当官了?那国家领导人真要成孤家寡人了。”

这话问得有趣,答以三点。首先,且不说学得到学不到,在极为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人人都学孔子” 的现象不可能发生。在“独尊儒术”的古代,尚且时有“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情况,何况在当权派“独尊马术”(古代以儒经为宪,而今则马家在宪)、自由派独尊西学的今天,反孔者众、学孔者寡的现状,非短期内所能改变。

其次,既使“人人都学孔子”,也不可能人人都学到孔子、都达到孔子“为了实践政治理想才当官”的境界,只要多数当官者具备一定的政治道德和理想主义精神,那就非常了不起了。“找不到人当官”的情况永远没有发生的批会。

第三,“为了实践儒家政治理想才当官”并非孔子和儒家的普遍要求。

孟子认为,君子出仕有三种情况(“三就三去”):恭敬有礼地欢迎你,并表示要实行你的政治主张,就出仕;恭敬有礼依然,主张却不被采纳,就离开。(孔子正是这么做的);其次,虽没有实行你的主张,但恭敬有礼地欢迎你,就出仕。不再恭敬有礼,就离开。最差的情形是,早晨没饭吃,晚上没饭吃,饿得走出不了门。君主听说了,说:‘从大处说我不能行他的道,又不能听从他的话,但让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我感到羞耻。于是救济一下君子。这也可以接受,但也仅是为了免于饿死而已。

(《孟子》: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三种情况,一是可以实践自己的理想,二是有实行理想的希望,姑就之等待机会,三是为了保存生命以待来日。

孔子本人出仕是“为了实践儒家政治理想”,但也不绝对。孟子说孔子之仕有“见行可之仕”,“际可之仕”和“公养之仕”。“见行可之仕"”,见可以行道而出仕,相当于前面说的第一种情况;“际可之仕”特殊礼遇,相当于第二种情况;“公养之仕”为一般待遇,相当于第三种情况或更差些。“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儒家出仕之所以特别强调礼遇,是为了“道”之尊严。程颐曰∶“古人之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盖在尊德乐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但儒家并不反对为了谋生、为了奉养双亲而屈就小官,孔子就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乘田”(管放牧牛羊)的小吏。

只是,如道不能行,就应“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有个小职务足矣。为了权保生存,孔子不辞乘田,东海何妨弼马?“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机柝者可也。”(韩愈)2009-9-12东海老人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780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