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读书]《真话》节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读书]《真话》节录   
万润南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4/03
文章: 1370

经验值: 57959


文章标题: [读书]《真话》节录 (926 reads)      时间: 2009-8-05 周三, 上午10:44

作者:万润南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真话》:记录1978-2008中国民主进程关键词。本书以编年体结构,抉取1978至2008年间真实的中国言辞,梳理出三十余年中国社会从政府到民间、从制度到观念的转变,留存一份兼具人文思辨和知识趣味的历史档案。本书反映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艰难进程。)


“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1978 年9月,上海工人宗福先以两年前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在上海工人文化宫上演,连演40多场。每当全剧最后一句台词“人民不会永远沉默”响起,观众纷纷起立鼓掌,久久不愿退场。11月16日,《于无声处》在北京首演。当日,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于无声处》剧组为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领导们专门演出一场。宗福先在北京拜访了曹禺。曹禺对他说:“我生活在旧社会的时间很长,对旧社会的妖魔鬼怪是恨透了的,因此我写了《雷雨》。你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林彪、‘四人帮’是恨透了的,因此你写了《于无声处》,我们都是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


“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现在党内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这是对长期缺乏政治民主的一种惩罚。”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时说。


“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

1979 年5月,复刊不久的《大众电影》在第5期封底刊登了英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男女主角的接吻剧照,引发了一场风波。一个读者愤怒地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提出抗议:“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信上还说,“万没想到在毛主席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竟然堕落到和资产阶级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参与到此事大讨论中的11200余封读者来信,赞同这位读者观点的不到1/3。这一年,首次出现接吻镜头的国产电影《生活的颤音》上映时,万人空巷,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临时增派消防官兵到爆满的影院驻守。据说男女主角接吻时嘴上还贴了层膜,这更是撩拨起人们的好奇心。有人回忆说,“终于,男女主人公的嘴唇贴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实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场内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暖气管内回水的声音。但是很遗憾,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刚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电影院里一片失望的哗然。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写于1976年的诗作《回答》中的头两句。 1979年,《诗刊》3月号转载了《今天》创刊号上的这首诗,4月号又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1978年12月23日,北岛、芒克在北京创建了民间刊物《今天》。在发刊词中,北岛写道:“在血泊中升起黎明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五彩缤纷的花朵,需要的是真正属于大自然的花朵,需要的是真正开放在人们内心的花朵。”这一年,王家新刚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年初开学,他班上的北京同学纷纷带着《今天》到校。“诗还能这么写?”大家惊呼着,这本刊物迅速风靡校园。

1979年4月8日,《今天》在玉渊潭公园组织了第一次诗歌朗诵会,上千人参加,场面非常热闹。警察们在一旁观察动静。1981年,《今天》被查禁,18个月中出了9期。而此时,一个全民读朦胧诗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朦胧诗选》成为当时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的床头书。多年后,在《今天三十年》一文中,北岛写道:“《今天》反抗的绝不仅仅是专制,而是语言的暴力、审美的平庸和生活的猥琐。”


“你们建(剑)桥大学,主要建造多大的桥?”

剑桥大学派团访问蛇口工业区,一位干部与外宾接洽时谦逊地问道:“你们建(剑)桥大学,主要建造多大的桥?”翻译有心遮掩一下,对方已经有一位懂汉语的人笑出了声。


“在中国,当经济和文化没有搞上去之前,你们这样做,岂非‘民主早熟’?”

1984年4月22日,蛇口工业区全体干部300余人,对袁庚为主任的管委会进行首次信任投票。

投票前,袁庚做了说明:干部制度的改革,旨在探索一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路子。民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纠正错误。信任投票使这种功能在一年内便可体现出来。信任投票结果,管委会获得信任票295张,各成员获得信任票均超过半数。袁庚本人获得一张不信任票。


“我们想让中国青年熟悉外国青年的各种生活方式,这丝毫不意味着中国赞成或崇拜这种生活。”

英国著名的威猛乐队1985年4月10日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亮相,动感强烈的流行音乐使得上万名观众如醉如痴,有人甚至随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起来。当第一首曲目《在你摇摆起舞前请叫醒我》的前奏音乐响起时,观众席上立刻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负责接待乐队的一位文化官员对记者说:“我们想让中国青年熟悉外国青年的各种生活方式,这丝毫不意味着中国赞成或崇拜这种生活。”


“我认为,我们应该广开言路,破除言禁,把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切实付诸实施。堂堂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要领导路线正确,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是不会被几句逆耳之言或别有用心的人借某些问题的煽动搞垮的。”

1986 年7月3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首届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讲话,其中有上述一段话。会后,这份几经斟酌的讲话稿,送到邓小平的案头。邓小平看完后,未改一字,批示:“很好,全文发表!”陈云则说:“这个讲话,解决了我们党多少年以来没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8月15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万里的讲话。

据田纪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记载,万里还在另外的场合说:“领导人要尊重人们充分发表意见的民主权利,不要害怕别人讲不同意见的话,甚至讲反对自己的话。过去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正确的,但还有点消极。积极的说法应该是:‘言者有功,闻者受益’。”


“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1986 年3月,蒋经国下令成立“政治革新小组”研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9月,蒋经国表示将要解除实行38年的戒严令,并开放党禁,开放报禁。9月28日,台湾第一个反对党——民主进步党成立。情治部门立即呈上“反动分子”名单。蒋经国未批,他淡淡地说道:“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

10月10日,蒋经国发表要对历史、对10亿同胞、对全体华侨负责的讲话后,指示修订“人民团体组织法”、“选举罢免法”、“国家安全法”,开启台湾民主宪政之门。马英九在听到蒋经国亲口说要开放党禁、报禁时,“当即被一股我们正在创造历史的电流击中”。但其他国民党要人纷纷质疑,“国策顾问”沈昌焕说:“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党将来失去政权!”蒋经国依旧淡淡地回答:“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真话:1978--2008中国壮语》 九州出版社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3682.html

作者:万润南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万润南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055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