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方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该被淘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方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该被淘汰?   
所跟贴 方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该被淘汰? -- 芦笛 - (3215 Byte) 2009-5-05 周二, 上午4:43 (966 reads)
豆腐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882

经验值: 70769


文章标题: 同意一部分 (177 reads)      时间: 2009-5-05 周二, 上午10:52

作者:豆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其实还是我把对方言的认识说得过于夸张了:我真正想说的是方言会慢慢消失或者演化成为更接近一种通用的语言(当然在中国只能是普通话)的语言变种;越容易被大众所理解的所谓方言,越有生命力,或者会存在更久远一些。比如说,辽宁土话(真tnnd难听)可能就比江浙地区只流行于一乡一县的方言更有生命力,会存在的更久远。当然所有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也许离谱。不管是方言还是地方性艺术,在一个常态社会里面,其存在与否不是个人所能控制得了的。我从来就认为京剧是一种,这个这个,很丑陋的艺术形式,没有办法欣赏。正如我认为红楼梦只不过是一个稍微看得过去的小说,不值得搞一个什么“红学”来养一群废物。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人喜欢这些东西。他们能否存在,在多大范围和什么形式下存在只能看他们能否有人欣赏。

正如老芦以前提议对于中医的处理,放在民间,能够存在,就存在,不能存在,就消失,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我理解老芦的说法,多样性的语言会丰富这个公用的语言形式,但是只要没有人强调强力压制某种艺术或语言形式,这些都是不足为虑的:有生命力的自然会存在。老陈所说的强力推行不在我们的讨论之中。

如果把老芦的说法稍微改变一点,我就百分之百同意:
“.... 我认为,语言应该二元化,一方面以现有的国语为基础,改进既有的语法,使之变得更加严密精确,用来作为学术语言,另一方面则应尽可能大量吸纳土话俚语,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养份,以适应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正如我认为人为地把京剧作为国剧来保留,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拿出来咿咿呀呀一通,实在是令人更生厌恶,没有任何好的效果, 我认为任何需要强力保持的东西总要失去的,只不过在早晚。希特勒,斯大林,现在在哪里?老毛所想保持的gp社会主义早就被他自己的战友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认为有相同的地方。

作者:豆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豆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99124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