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所跟贴
嗯,不是很同意。感觉说:“方言流行会增加社会成本“就像说“保护环境,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经济成本“一样。但~~~也许不一样。
--
小小衲
- (0 Byte) 2009-5-04 周一, 上午1:46
(120 reads)
豆腐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882
经验值: 70769
标题:
可比性不强
(159 reads)
时间:
2009-5-04 周一, 上午7:38
作者:
豆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语言只不过是交流的工具,方言只不过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中文不在功能上增强而在形式上眩人耳目,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都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一个山东方言或者辽宁方言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对整个汉语系统影响轻微。其他的距离现在的普通话更远的方言,如果对增进普通话的词汇量或表达方式等自然就会慢慢融入主流,否则的话,其存在与否并不会导致了不起、不得了的变化。
很多人认为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还非常粗浅,所以物种的消失导致的变化可能远远大于其消失的本身。比如现在正在发生的大量蛙类的灭绝可能对制药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很多蛙类皮肤上的药物特性还没有获得真正得认识与开发,而很多这些东西可能对治疗人类一些致命的病症有显效。方言就是方言,缺少任何一种方言都不会造成灾难。所谓浪费资源,我认为由于母语是某种方言,势必要花费精力时间来学习更广泛应用的主流语言,浪费时间。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方言早晚会消失,正如大家所见证的,it is happening.
作者:
豆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确如你所说。但是从研究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呢?我也不知道。再想想。
--
小小衲
- (0 Byte) 2009-5-05 周二, 上午1:21
(12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6216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