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随大流,凑热闹,跟着网友们谈音乐 |
 |
所跟贴 |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圣桑的《天鹅》 -- 若迷 - (406 Byte) 2009-4-15 周三, 下午12:09 (277 reads) |
小小衲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7/08/18 文章: 6016
经验值: 188261
|
|
|
作者:小小衲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贝多芬月光一曲,就像是王维的诗(我最喜欢的诗),静到极处,万物静静的消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好比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沪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山中的花,独立于人,有没有人看它,它都在生长凋谢。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同样的,月光自在,有没有人欣赏都不影响。而曲子里并没有一个人在月光之外看月光,曲子的本身就是月光。(说到这儿,建议不要看图像,只闭着眼睛听)。也像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大大不同于玻尔的。没有观察者,观察者已经消逝了,只有一个客观的世界,自在的展现。嗯,就是这几个字,自在地展现,独立于观察者,而又没有什么窒碍。
我听的时候,心往下沉沉沉,还沉。沉到几乎什么也没有了。这种感觉只有在我打坐入定的时候偶尔才能达到。
这曲子,基本上是凡人可以达到的顶峰了(我个人认为)。可见人人都有佛性和魔性,连贝多芬这种疯子也能做出如此曲调,定是他的道性展现了。
国乐中,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就只有广陵散庶几近之。
天鹅一曲,小时候经常听。小时候是没感觉的。现在感觉很好。感觉有种东西在滑动,悠悠荡荡的。比起第一首来,展现了一种有为法。感觉上,最好和相爱的人一起听,虽然感觉上只有一只天鹅。在曲子里你能感觉到,一种主观能动的东西在里面。天鹅,就像是人,也像是情。不完全是客观的自然。我说不好这种感受,也许土土能说一说?
嗯,可见西洋文化也不完全是金毛垃圾。我的偏见要改正。
作者:小小衲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小小衲于2009-4-15 周三, 下午12:50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