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呼吁加精】布衣帝王师之-- 《新能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呼吁加精】布衣帝王师之-- 《新能源》   
MariahSarey






加入时间: 2006/09/03
文章: 1168

经验值: 26183


文章标题: 【呼吁加精】布衣帝王师之-- 《新能源》 (330 reads)      时间: 2009-4-12 周日, 上午10:13

作者:MariahSarey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Part 7

新能源

XXX

现在的汽车工业中,天然气汽车已经相当成熟,其排废气量要比柴油车低23%,比汽油车低30%。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测试,现在最干净和节能的汽车是日本出产的本田思域(Civic)GX, 其排气量比平均汽车要降低90%。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天然气比汽油要便宜,差不多只是汽油的一半。而且美国自己是天然气大国,消耗的天然气中98%是自己生产。

这个计划估计,如果要生产目前电量20%的电力(美国现在风能发电装机量世界排名第二,共1680万千瓦),需要投资1万亿美金,外加2000亿用于电网的辅助工程。听起来很多,但是考虑到每年美国一年花费7000亿美元用在进口石油上,伊拉克战争费用每年2000-3000亿,这个一次性固定成本投入就不是太高了。而现在美国发电中,有50%来源于煤,22%来源于天然气,20%来源于核能,剩下的8%是各种再生资源,其中风能占再生资源的5%,即总量的0.4%。如果皮肯斯的计划成功,美国可以省下大量的天然气在发电上的消耗,转而用于替代石油,那么大概可以将美国的总用油量减少三分之一,即每日700万桶。目前德国是风能装机量第一大国,现有2225万千瓦,而中国则在奋力追赶,大概今年底可以达到1000万千瓦,在世界上排第四。而皮克斯计划的长期打算是让美国彻底脱离对海外石油和化石能源的依赖,经天然气过渡,最终由电力汽车(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来解决美国国内交通问题。

之所以笔者将中国和美国并称为石油产油国眼中的大水鱼,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个特征,即石油生产量其实都不低,但用起来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就中国来说,虽然当前在汽车总量上和用油消费上,离美国还有距离,大概要2035年才可以赶上美国的水平,但如果中国不好好规划自己的能源战略和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很快就会在石油供应上碰到瓶颈,使各级政府希望以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大支柱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黄粱美梦破灭。

本来,中国在经济上是后起之秀,对其他西方经济大国发展的路线应该要比较清楚,不应当走西方一些国家发展耗油汽车的老路。但是90年代世界能源价格奇低,所以当时中国各个地方政府都抢进汽车制造业,拉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资,缺乏一个国家的整体规划。之后地方势力坐大,当中央政府企图进行大方向调控时,就遭到了地方政府的强力阻击,一个简单的燃油税经历了十年的厮杀,还是处于难产。最终变成了变相鼓励大排量汽车的销售,屠杀中国人民的生活环境,浪费中国政府对油价补贴的苦心。即使是中国的汽车排放量标准,虽然严于美国大概40%(但别忘记人家是世界霸主,可以出去用军队抢油,你中国就得乖乖地拿真金白银来高价买或者老老实实和别人合作),但松于日本和欧洲的标准。而且,在中国市场横行的合资汽车公司的外资方,以日本和欧洲居多,那么为啥他们能够在自己国家做到的标准,在中国就做不到?

很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技术上面,而是出在地方政策上。许多地方政府以环境作为代价,不肯强制实行高标准。因为高标准就是高成本,然后就会变成高价格。对于买车子等于面子的高档消费者阶层,他们虽然不会顾忌于高价格,但是却倾向于购买同样高价的豪华SUV——油老虎,而对想买车充面子的相对低薪阶层,看到经济型小车价格较高,就望而却步,退回到观望人群中。这样,这种欧日型高价环保小车,富人穷人都推销不出去,利益与生产利润挂钩的地方政府当然不愿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傻事。


XXX

其实中国的汽车工业路子,不能学美国而应该学欧洲或者日本。以中国的人口和土地的关系,想走美国的模式,简直就是笑话。即使不存在石油资源稀缺的瓶颈问题和汽车排放废气问题(汽车尾气排放贡献了美国一氧化碳总排放的60%,以及其他各类空气污染的三分之一)。如此学美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街道,以及各条高速公路,变成个大停车场而已。汽车,在中国这个位处亚欧的非移民旧大陆社会,还是应该和欧洲一样,视作一个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不应该去东施效颦新大陆美国,将汽车作为一个生活必用品。其实就是在美国,生活久了的人都明白,以车带步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中国人想象得那么威风。好多情况下,使用汽车,其实是因为城市与郊区之间功能设计布局不合理,公共交通不发达又不可靠的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在洛杉矶、纽约或者硅谷的人们都对那种上班在高速公路上一堵就是一个钟头的苦涩深恶痛绝。而且,开车时间多了,走路的时间就少了,因此造成美国人民全民身体健康上的害处那可是数不胜数。

当然,由于现有汽车工业已经大量建立,一旦改变对现在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对未来能源的战略,就有可能打击了现在汽车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解决不了中国面临的强大就业压力。那么再理性和用心良好的政策,都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中低头。最后的结果就是即使中央通过了汽车的排气标准,在地方上就变成这里通融一下,那里照顾一下,比如什么旧车就是旧标准,新车就是打了折扣了的新标准,折腾一通下来,对中国的环境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可能的解决方案,大概两类,一个大方向是技术上实打实的节能,在汽车工业范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譬如广东的比亚迪;另一个大方向,则可以盯着经济概念上,把整个产业的方向扭转,为地方经济提供替代的发展方向,以精来替代多,在一些产品上,将纯粹的实物经济,转化到笔者戏称的“忽悠经济”。许多现有的经济衡量指标,在某种意义下,就是一种忽悠的概念。比如说,匪兵甲用10块钱买了一个钱包,去了奥运会开幕式,见到了个大个子,估计是名人,在钱包上签了个名。结果这个“签名”的动作被匪兵乙看到了,匪兵乙是个篮球迷,一看到那两个“姚明”大字,立即用了10000块,让匪兵甲转手割爱,从经济学上,这个大个子的签名活动就通过这个交易制造出了9990块钱的GDP。如果情况是匪兵乙自己买了这个钱包,见了姚明后让他签名,不通过匪兵甲,那么这“国民经济统计‘产出’”中的一大块GDP就不见了。

实物经济的概念,就是说你两个厨师,同样用两个鸡蛋,一碗米,加上同量油盐酱醋炒了个鸡蛋饭,在实物上的消耗是一样的;而现代社会的忽悠经济,认人们“甘愿”支付的货币量为王,结果很可能同样的实物消耗,但记录的产出就不同。比如一个厨师是无名小卒,一个厨师是国家大牌,后一个鸡蛋饭的附加值就比前一个要高出数倍。这个国家大牌炒菜炒多出来的GDP,就是大家忽悠出来的忽悠经济。同理,一个名设计师的女人裙子上面胸开得低点,下面腿开得高点,其真正的布的用量比俺村刘大娘要少了,但创造出的GDP不知要高多少。国际时装界流行的LV蛇皮袋包,耐克模仿中国80年代风格做的土到掉渣的塑皮运动包,也都是此类例子。

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线,就是要保证最穷的穷人们可以得到基本的实物经济的好处,但把有钱人们领进忽悠经济。中国必须生产足够的廉价的实物钱包,来满足穷人的基本需要,但追求的经济发展“数字”如GDP的增长,不妨拿一些建立在忽悠出来的高附加值上。这在涉及到实打实的能源消耗的传统汽车工业发展上,尤其如此。在传统耗油的汽车工业上,不要走实物经济的路子,而是要迫使汽车生产商们,增加高附加值的创利,制止传统汽车生产以降低价格,挤压利润把中低薪阶层拖入陷阱。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少要从分配上实现事实上的相对平均,让穷人群体用少量货币购买相当多的实惠产品,让富人群体虽然拥有很多货币,但用来购买少量的忽悠性质的产品。这样,让实际消费的分配比货币的分配要均匀和公平。

(作者在此处大力推荐的各类新能源的各类应用,在4个月后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相应。根据调查,作者的新能源主张,是国内在本轮危机中第一个提出相关建议的出处。具体内容请参考附录——编者注)



图X.2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沙漠是世界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有可能成为新能源的“中东”

...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当各地的英才想着如何为人类造福时,五角大楼的精英们也在打太阳能的主意,不过可能是为了更有效的杀人。美国军方已经在这方面投资、资助一个在太空上采集太阳能的计划。这个计划希望能够在大气层之外,用卫星24小时采集未经过地球大气层过滤的阳光,然后通过一个高强度的聚焦光,将这些能量传递回地球的能量接收站。美国军方的科研人员对外宣称的是,用这个方法可以解决那些美军在偏远地区临时建立的,无法利用其它能源的军事设施——也就是地上送不了汽油让天上下“光油”。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卫星其实很可能就变成一个光能武器,用强光束从太空中摧毁地球上的目标。

对于美国希望让美资石油公司回到利比亚采油的提议,卡扎菲自然在商言商,不会拒绝。但是,当赖斯旧事重提,谈到在非洲建立美军非洲战区司令部的时候,卡扎菲毫不留情给予批驳。欧美两家之中,卡扎菲对欧洲的泛地中海联盟的顾虑,主要是担忧欧洲新殖民主义卷土重来,以及这个新国家联盟会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非洲联盟和阿拉伯联盟的影响力。因此对于美国的外交和好,也不过是进行平等互利的平衡外交,用欧洲和美国牌互相对冲,并不是因为要躲避法国,就要一面倒的投入美国怀抱,让美国军队杀进非洲。

在1994年,卡扎菲曾经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

“新的世界秩序的建立过程,就是犹太人和基督徒试图控制穆斯林。如果他们成功的话,就会同样对付儒家文化和其他文明,例如中国、日本和印度。
现在基督徒和犹太人声称,我们当年坚持不懈,打败了共产主义,现在必须打垮伊斯兰教和儒家文化。
现在我们(穆斯林)希望看到一场冲突,在儒家阵营的领袖中国,和基督教十字军阵营的领袖美国之间发生。我们不需要任何理由,必须站在反十字军一边。我们会和儒家文明站在一起,将我们自己和他们团结在一个国际统一阵线,一起战斗,我们将最终消灭我们的共同敌人。
所以说,我们穆斯林将支持中国同我们共同敌人的斗争。我们希望中国最终得胜。”

作者:MariahSarey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MariahSarey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055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