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盐铁论》---直接启蒙《国富论》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划时代巨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盐铁论》---直接启蒙《国富论》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划时代巨著!   
MariahSarey






加入时间: 2006/09/03
文章: 1168

经验值: 26183


文章标题: [ZT]《盐铁论》---直接启蒙《国富论》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划时代巨著! (559 reads)      时间: 2009-4-03 周五, 下午11:28

作者:MariahSarey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管子》达到了中国古代微观经济学方面的高峰,那么,《盐铁论》则是对市场中的权力分配、政府定位,即市场与政府之权力划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达到了市场与政治关系分析的高峰。

说管仲的宏观经济管理(又和粮食密切相关)和桑弘羊的政府干预理论和实践,超出西方数千年,一点不为过。

西方普遍认为,柏拉图已经到顶,其他哲学家只是做注释的工作(Foot Notes)。柏拉图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统治的社会,是完美社会,是最高的理想国。15世纪,西方传教士到了中国,发现原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而且柏拉图之前,肯定没有听说过孔子。这些传教士们震撼的一塌糊涂,没日没夜的翻译中国的春秋百家经典。这些经典,直接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亚当斯密是法国最古老的重农学派的传人。这个学派直接得益于中国的管子和《盐铁论》等经典。以至于后来的梁启超,当他捧读《国富论》时,惊讶的说,这不就是《盐铁论》吗?建议以后温家宝少在国际场合背诵《国富论》,多背《盐铁论》。

最混蛋的是黑格尔,他发明了欧洲文明中心论,直接为西方世界的殖民做辩护,比如其中“白人的负担”(其他有色人种都需要白人教化,才能够进步)。

西方人痛恨国家干预,是有历史和文化原因的。

犹太人约瑟夫为埃及的法老王解梦,叫法老王在丰收年份征收25%的重税(中国历史上,比如宋代,只有10%),

然后等到荒年,开仓放粮,要求农民以土地作为交换。这样,国家成了横征暴敛的代名词,以至亚当斯密对此深恶痛绝。

中国的历史完全相反。自古周公就有“井田”,上古就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国家永远扮演“平准”的角色,起到私人无法做的社会公器的作用。到了后来儒家等学派,又有了“修身、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教诲。在中国,“国”与“家”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做到了和谐统一,非常的正面;而且中国古代的帝王,名义上占有土地,实际上由臣民控制,谁横征暴敛,谁就灭亡。这些是西方那些爱走偏锋的思想家没有的思想资源。

看2500年后,在华尔街上演的大戏,只能浩叹中国古人的超凡智慧和深邃眼光。如果管仲和桑弘羊能够看到现在这出大戏,也只能是一声太息了!



---------- Forwarded message ----------


3.3 《盐铁论》——中国国计史上的一场辩论
3.3.1 桑弘羊及《盐铁论》之历史背景

东周末年至汉初,天下已经乱了数百年,经济民生,农务工商,早已破坏殆尽,人口去半,举国不振。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提出六项德政:1、奖励生育,恢复人口;2、减轻赋税;3、励行节俭,降低人民负担;4、开放一切资源,盐铁取消专卖,开放私营,开放关禁,便利物质开发和流通;5、废除货币国有政策,借以刺激交易。吕后临朝时又特置第六项"奖励孝悌力田",以劝令天下。经此政策实施后,效果明显,国力开始得到恢复。到文帝、景帝即位后,又是新的高潮。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大行仁政,国力得到迅猛发展,因而成为著名的"文景之治"。

武帝初承大统,重订国策,内则尊儒,外则开疆,营造宫室,整治黄河。这样就需要巨额花费。桑弘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走向了前台。

桑弘羊,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公元前88年)名臣,洛阳(今中国中部河南洛阳东北)人,生于公元前152年,有的则说是公元前141年(第一种比较可信),死于公元前80年。桑弘羊出身商人之家,少年时就很善于心算,所以在十三岁时就进了宫任侍从。从三十三岁起参与和掌管封建中央财政事务近四十年。


桑弘羊的各种财税经济政策,把汉朝从一个清净无为的国家,按照管仲等中国传统的国计理论,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干预经济的国家机器。正如本书一再强调指出的,中国国计理论,具有极高的水平。因此桑弘羊的诸多措施,从理论上来说,都不能简单的说不正确。正如王安石变法所采取的诸多措施,即便放到今天,在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仍然令人惊讶和赞叹。但是国计理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有效的吏治来配合,并且需要执行国计者掌握好火候。否则,就会沦落成为官府对市场经济肆意干预、民怨沸腾的局面。甚至即便以桑弘羊自己商人出身,而且在盐铁会议中表现出极为推崇商业的态度,也实际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同时,桑弘羊的经济政策,也带有战时经济政策的特点。此时其很大的任务是为武帝筹集钱粮。对比二次大战后,世界诸国的经济政策就可以知道,战时经济政策,必定是高度集权,以使得平时积累的国家潜力得到最大发挥。但是在战后,则应当松弛下来,让百姓休养生息。关于战时经济政策与非战时经济政策之区别,在《盐铁论.复古》中也有精辟的阐述,例如文学说:"孝武皇帝攘九夷,平百越,师旅数起,粮食不足。故立田官,置钱,入谷射官,救急赡不给。今陛下继大功之勤,养劳倦之民,此用麋鬻之时;公卿宜思所以安集百姓,致利除害,辅明主以仁义,修润洪业之道"。


当然,这种松弛,也决不是国家什么都不管。例如,桑弘羊诸政策,在武帝之后,国家应保持基本的平准、铸币、均输等国家基本架构之政策,而不宜再扩展官商,任意征地,修建国家园林,垄断商业经营,不能鼓励官吏经商。而且平准、铸币、均输等策,也要下大力气加强监控,防止官吏腐朽。

但桑弘羊在当战事基本平息后,汉王朝内外搞活经济的呼声日益高之时,不能迅速调整国家机器,以适应战后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了强大的反对力量。在此背景下,盐铁会议召开。盐铁会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中国统治最高层与百姓底层的直接对话。

公元前87年,桑弘羊由搜粟都尉升为御史大夫,和霍光、上官桀等四人受武帝遗诏,辅佐昭帝。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到长安,商议盐、铁等国家经济要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盐铁会议。

第二年,桑弘羊和权臣霍光在国家政策方面发生分歧,后来又和燕王旦、上官桀父子策划废昭帝,立燕王,最后失败被杀。

之所以本章以《盐铁论》而不是以桑弘羊为标题,是因为《盐铁论》自身已成系统,为完整的一部书。而且其是中国历史上高层与民间的一场辩论,意义殊大。在阅读《盐铁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文学贤良等对桑弘羊政策的反对,从未直接指责诸如"平准"等措施本身,而是攻击政府当局无法正确执行这些经济政策,从而导致官府与民争利,抑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例如桑弘羊等高官在阐述国计理论中通过"侈糜"来"散积聚"时,文学贤良并未对其经济原理进行反驳,而是在承认经济原理的前提下,提出了对民"示之以礼",鼓励正当消费,来替代"侈糜"的方案。因此在理解《盐铁论》的时候,不能因为桑弘羊坚持某些经济政策,而文学贤良与之辩驳,就说文学贤良是简单的反对这些经济政策。这就好比今日之中国,人们呼吁加强金融市场之监管,不能理解为反对央行制度一样。

事实上,与其说《盐铁论》是对基本经济政策正确与否的辩驳,倒不如说是对这些基本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地位和关系的辩驳。因此,如果说《管子》达到了国计理论数学化以前的国计学技术方面的高峰,那么,《盐铁论》则是对市场中的权力分配、政府定位,即市场与政府之权力划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达到了市场与政治关系分析的高峰。

--





3.3.2 桑弘羊之国计政策

(1)桑弘羊积极推行国家垄断经营政策
公元前117年以前,盐业主要是由私人经营,官府有时也经营盐业,但不是垄断性质。

桑弘羊的盐专卖,其生产由私营,但是其生产工具由政府垄断供应。由国家统一收购并由国家发售。这里与管仲官山海不同的是,管仲没有垄断生产盐之工具;同时管仲只让国家进行总批发,流通渠道仍然私营。

以前的冶铁业也是私人经营,公元前117年开始将铁业由国家垄断。比盐垄断更进一步的是,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同时被垄断的。

公元前98年开始酒专卖,由政府完全控制酿酒生产,但可由私商代为销售。为缓和反对派的攻击,桑弘羊于盐铁会议结束前夕宣布结束酒专卖,私人交纳酒税后即可自由酿造。

从这里的比较也可以看出,同样是对盐铁官营,管仲的官山海,与桑弘羊的盐铁专卖就性质完全不同。管仲的官山海,仅仅是国家统一批发,其余生产和销售环节,均由私营进行。而桑弘羊的盐铁专营,则是彻底的排除私营介入。这两者的性质及其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在本书第三章中曾提到,齐桓公要进一步加强盐铁的国家垄断经营,遭到了管仲的反对(见本书3.2.11节"对官商的识")。换言之,如果盐铁会议上,是管仲与桑弘羊进行辩论,管仲也不会同意桑弘羊之策。但我们决不因此而认为管仲反对国家对于盐铁等战略物资的任何调控。

所以本书一再要求读者要仔细理解各方的话语,而不要武断判定各方对政策的态度。

(2)均输法
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推行均输法。其内容是,各地的实物税,不必解送京师,可由各地均输官将其运送往高价地区出售,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运送京师的运费,还可以获得巨额利润。
(3)平准法
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在京师颁布平准法。平准机构掌握大量的商品、运输手段和人力。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平准机构即以较低的市场价格抛售同类商品。相反,则进行收购,以平物价。
(4)铸币权
从汉初到武帝初年,货币铸造权由郡国分享。公元前112年,规定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钱。

--





3.3.3 盐铁会议

如前所述,汉初到武帝之时,中国之市场是极为自由的。从前面简要介绍也可以看出,当时不但没有国家垄断经营,而且连货币也可以民间自由铸造。

武帝之时,由于对外连年战争,财政吃紧,开始施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桑弘羊遂行诸国计之策。

汉昭帝即位后,召开盐铁会议,从全国召来了60位贤良、文学等中下层知识分子,与在位的桑弘羊等高官展开辩论。

以下每段阐述中,都是首先阐述《盐铁论》中各方的观点,随后黑体部分为与此观点对应的原文。

(1)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散聚之策
辩论中,桑弘羊提出政府通过均输、政府开支等方法,可以把各地的财富相互交换,百姓各得其所。

《通有》桑弘羊:"今吴、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而曹、卫、梁、宋,采棺转尸;江、湖之鱼,莱、黄之鲐,不可胜食,而邹、鲁、周、韩,藜藿蔬食。天地之利无不赡,而山海之货无不富也;然百姓匮乏,财用不足,多寡不调,而天下财不散也。"

文学反驳,说当今之世,所缺的不是材木和鱼肉,最大的威胁是官府富豪太过奢侈,浪费财物和人力。

《通有》文学:"当今世,非患禽兽不损,材木不胜,患僭侈之无穷也;非患无旃罽橘柚,患无狭庐糠糟也。"

我们在阅读本场辩论记录时,应当注意把其话语放到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去分析。特别是,当时之汉朝,是否奢侈过度,是否人们日常用品不足。如果的确奢侈过度,人们粮食不济,则文学的语言显然就是对的。特别是对照前面管仲之言语,也可验证之。奢侈仅仅是为了平国计。如果它超过了平国计的范畴,而威胁到了正常财富的生产,则无疑有害于国家。

有关本末之争也应同样分析。本不得伤末,末也不得伤本。重视本还是重视末,当由当时市场情况而判断之。

下面丞相向贤良文学征询解决财富不足的办法。

《散不足》丞相:"愿闻散不足。"
贤良认为当前官府奢侈、官营商业是根源。大量的人力资源被集中于奢侈品的生产和制造,结果人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却不能满足。

《散不足》贤良:"宫室奢侈,林木之蠹也。器械雕琢,财用之蠹也。衣服靡丽,布帛之蠹也。狗马食人之食,五谷之蠹也。口腹从恣,鱼肉之蠹也。用费不节,府库之蠹也。漏积不禁,田野之蠹也。丧祭无度,伤生之蠹也。堕成变故伤功,工商上通伤农。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目修于五色,耳营于五音,体极轻薄,口极甘脆,功积于无用,财尽于不急,口腹不可为多。故国病聚不足即政怠,人病聚不足则身危。"

于是丞相又问,如果要节俭的话,那么财富被集中起来了不能消费,势必阻碍商业流通,那怎么办呢?

《散不足》丞相曰:"治聚不足奈何?"

贤良的回答是,如果人们太过奢侈,就应当倡导节俭。如果人们太过节俭,就应当引导他们生活得体面,消费掉正常的用度,从而促进消费。

这里可见贤良是非常清楚促进消费,刺激有效需求之国计原理,否则就不会说"民俭,示之以礼"。

但是贤良随即指出,当前汉朝重要是公卿大夫减少奢侈,政府减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罢园池),减少对人民的肆意征地,不要过分干预市场,进行行政垄断。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发展农业,女工也才有能力发展纺织业。从而消除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现象。

《散不足》贤良:"盖桡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质。昔者,晏子相齐,一狐裘三十载。故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方今公卿大夫子孙,诚能节车舆,适衣服,躬亲节俭,率以敦朴,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如是,则气脉和平,无聚不足之病矣。"

(2)国家投资
桑弘羊认为国家投资经营获利,有利于缓解国家财政困难。
《园池》:"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县官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大农,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籞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虽好省事节用,如之何其可也?"

文学反驳。文学认为,这不会缓解国家财政危机,相反是加重财政危机。政府机构奢侈浪费,人员臃肿,又喜欢好大喜功,上不必要的工程项目,而百姓生活困苦。国家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试图继续增加政府收入来满足财政需求。政府发展农牧业,与百姓争夺牧场;政府设置盐铁官营,与商贾争利。国家有租地收税的名声,但实际获利却落到权势之家。而把公田转租给佃农,佃农也不敢栽种长期生长的作物,造成地力不尽。

《园池》文学:"古者,制地足以养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赡其欲。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餧人。'今狗马之养,虫兽之食,岂特腐肉肥马之费哉!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变,无功而衣食县官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绩,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县官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鄣假之名,而利归权家。三辅迫近于山、河,地狭人众,四方并凑,粟米薪菜,不能相赡。公田转假,桑榆菜果不殖,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籞,可赋归之于民,县官租税而已。假税殊名,其实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3)轻重平准之术
前面管仲的国计理论中,已经对轻重平准之原理分析透彻。那么在汉朝,同样运用此理论,出了什么问题呢?

《轻重》御史插话:"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张廷尉论定律令,明法以绳天下,诛奸猾,绝并兼之徒,而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大夫君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

文学并不同意御史的话,反驳说,虽然轻重平准之术可以犹如扁鹊调整阴阳一般,损阳以调阴,损阴以调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扁鹊。如果换上庸医,不知阴阳调和,乱刺一番,只不过是伤害身体而已。现在所搞的损有余,补不足,导致的结果恰恰相反,是贫富差距更大。所以其并不是真正的轻重平准之术,导致众人利益倒错。

同样从文学的话,我们可以判断,文学对于轻重平准的国计原理也是清楚的,他们并未像一般人认为的,反对平准本身,而是他们不承认桑弘羊所采取的是真正的轻重平准术,认为桑弘羊的平准法,是把穷人的利益剥夺给了富人。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这个看法不是毫无根据的。就以当代的赋税理论来说,赋税制度存在的目的,是通过富人向穷人的转移支付,来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在不少国家,赋税制度并没有实际达到这样的作用,相反,却是把沉重的赋税负担实际放到了穷人身上,富人却得以种种手段逃税避税。此时,对于赋税执行弊端及后果的指责,就不能说是反对整个赋税理论及其制度。

《轻重》文学:"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夫拙医不知脉理之腠,血气之分,妄刺而无益于疾,伤肌肤而已矣。今欲损有余,补不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矣。严法任刑,欲以禁暴止奸,而奸犹不止,意者非扁鹊之用针石,故众人未得其职也。"

.(4)国家垄断盐铁经营
桑弘羊说,铸铁的矿山煮盐的海,都是国君的。而且只有富豪才能到如此偏僻的地方去经营。所以国家垄断盐铁是为控制富豪,于百姓并无不便。并且盐铁若是放开,其高利将使得人民放弃本业,并造成不稳定因素。

《禁耕》桑弘羊:"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文学反驳说,根本就没有国君私人的财富。由于垄断而擅权获利者,不是去经营盐铁的商人,而是垄断寻租的政府官员。一家害百家,是在朝廷内部,而不是在私商。

《禁耕》文学:"民人藏于家,诸侯藏于国,天子藏于海内……权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萧墙,而不在朐邴也。"

桑弘羊认为国家垄断经营,有利于防止百姓放弃本事而趋盐铁,并有利于盐铁质量标准之统一。如果让私商经营,则质量和价格都不能稳定,贻害百姓。

《禁耕》桑弘羊:"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不疑。县官设衡立准,人从所欲,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欺。今罢去之,则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决市闾巷,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端坐而民豪,是以养强抑弱而藏于跖也。强养弱抑,则齐民消;若众秽之盛而害五谷。一家害百家,不在朐邴,如何也?"
文学再反驳,官府统一垄断盐铁经营,标准死板,而人们的对铁器的需求多种多样,因此只会给百姓带来不便。而煮盐炼铁之处,又大都在遥远的山川,给人们服役带来沉重负担。

《禁耕》文学:"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死士用,则仇雠灭,仇雠灭,则田野辟,田野辟而五谷熟。宝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草莱不辟,则民困乏。故盐冶之处,大傲皆依山川,近铁炭,其势咸远而作剧。郡中卒践更者,多不勘,责取庸代。县邑或以户口赋铁,而贱平其准。良家以道次发僦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愚窃见一官之伤千里,未睹其在朐邴也。"

桑弘羊再说,国家垄断盐铁,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是为了使得人们从事本业,抑制末业(注意,桑弘羊在其他地方并无抑制末业之观点,只是在为垄断盐铁时,才把这个作为一个理由提出来),控制兼并。国家获得收入,属于大司农,最终还是用来为百姓谋利。

《复古》:"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下之专利也。山海之利,广泽之畜,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司农,以佐助百姓。"

文学再反驳,武帝时期是战时,所以实行国家管制政策。但现在昭帝即位,应以恢复民生为主。并攻击桑弘羊等人,说昭帝即位六年之久,却不奏请精简机构,罢免以权谋私者。劣官把持权力太久,导致百姓深深地怨恨皇上。

文学这里明确区分了战时经济政策和非战时经济政策。而这在二战之后,前苏联都已经崩溃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战时高度集权的经济政策,与非战时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应当有所不同。
《复古》文学:"孝武皇帝攘九夷,平百越,师旅数起,粮食不足。故立田官,置钱,入谷射官,救急赡不给。今陛下继大功之勤,养劳倦之民,此用麋鬻之时;公卿宜思所以安集百姓,致利除害,辅明主以仁义,修润洪业之道。明主即位以来,六年于兹,公卿无请减除不急之官,省罢机利之人。人权县太久,民良望于上。陛下宣圣德,昭明光,令郡国贤良、文学之士,乘传诣公车,议五帝、三王之道,《六艺》之风,册陈安危利害之分,指意粲然。今公卿辨议,未有所定,此所谓守小节而遗大体,抱小利而忘大利者也。"

桑弘羊再谈相关官员政府垄断煮盐器具的想法,以求获得文学的理解。

《刺权》桑弘羊:"鼓铸煮盐,其势必深居幽谷,而人民所罕至。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乘利骄溢,散朴滋伪,则人之贵本者寡。大农盐铁丞咸阳、孔仅等上请:'愿募民自给费,因县官器,煮盐予用,以杜浮伪之路。'由此观之:令意所禁微,有司之虑亦远矣。"

文学再次反驳,说相关官员考虑的是很远,但是权力既得者立刻就可以谋私获巨利。他们不仅获得盐利,而且无视国家法律,谋取私利,垄断山泽,控制市场;他们不仅仅获得经营公田的利益,还操纵国家权柄,横行天下。所以百姓都失去生产积极性,因为百姓所作的成果都被官吏取之。

《刺权》文学:"有司之虑远,而权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僭奢之道著。自利害之设,三业之起,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非特巨海鱼盐也;执国家之柄,以行海内,非特田常之势、陪臣之权也……是以耕者释耒而不勤,百姓冰释而懈怠。何者?己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上升而不息,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

(5)对官商的态度
如前所说,管仲对于官商是反对的。但是桑弘羊却以官吏从商致富为荣,认为这体现的是官吏的能力。并以自己的经营经历向文学炫耀。

《贫富》:"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量入为出,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二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圭之废著,子贡之三至千金,岂必赖之民哉?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耳!"

文学再反驳,说官员不能有两个事业,要么领取俸禄,要么就辞官经商。说凭借权势获得商业利润,控制湖池,垄断盐铁,农商都没有能力与之竞争,收入自然就高。

这里也很有意思,可以让人联想到当代官员经商的问题。中国真正约束官员从商,也不过是仅仅最近几年的事情。而在此之前,在开放搞活、市场经济的名义下,官员从商一度不但不被禁止,还被实实在在地采取各项措施来鼓励,认为是官吏能力的体现,并认为是发挥了官吏对市场经济的贡献。所以说,历史总是重复上演。可惜偏偏我们不少学者以为这是汉代的理论,是封建理论,不能用于当代如此进步的社会——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比他们更高明吗?我们的认识真的比他们更深刻吗?他们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难道就因为是所谓的"封建理论",就不能产生任何借鉴作用吗?

《贫富》文学:"古者,事业不二,利禄不兼,然诸业不相远,而贫富不相悬也。夫乘爵禄以谦让者,名不可胜举也;因权势以求利者,入不可胜数也。食湖池,管山海,刍荛者不能与之争泽,商贾不能与之争利。子贡以布衣致之,而孔子非之,况以势位求之者乎?故古者大夫思其仁义以充其位,不为权利以充其私也。"

桑弘羊说,文学自己经济条件都不好,不能治国,所发言论只是误国而已。

《贫富》:"小不能苞大,少不能赡多。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故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文学不能治内,安能理外乎?"

文学再驳,任有多大能力的人,如果条件不具备,都可能连养家糊口都不行。但一旦条件具备,就可以恩流八荒。

事实上,双方争执到这里,已经开始对彼此的人身攻击了。更激烈的人身攻击,本书省略。不过大家看看汉朝最高统治阶层与平民的这场无所顾忌,甚至敢直接对彼此人身攻击的辩论,也很有意思。春秋战国之风范尤存。此正《管子》、《盐铁论》为千秋不朽名著之原因。

《贫富》文学:"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故贤士之立功成名,因于资而假物者也。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欧冶能因国君之铜铁,以为金炉大钟,而不能自为壶鼎盘杅,无其用也。君子能因人主之正朝,以和百姓,润众庶,而不能自饶其家,势不便也。故舜耕历山,恩不及州里,太公屠牛于朝歌,利不及妻子,及其见用,恩流八荒,德溢四海。故舜假之尧,太公因之周,君子能修身以假道者,不能枉道而假财也。"

(6)与匈奴贸易
在对外贸易方面,《盐铁论》上主要记载的是和匈奴贸易。桑弘羊的观点是,以汉朝之末,易匈奴之本,以补充自己所缺,而摧毁匈奴经济。

《力耕》桑弘羊:"故善为国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虚荡其实。今山泽之财,均输之藏,所以御轻重而役诸侯也。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
文学反驳,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汉朝自己的本搞上去。
《力耕》文学:"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
桑弘羊反驳,说经商能够累致万金,"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注意,这句话在中国国计思想史上,是惊世骇俗的一句话。当然,在中国自身为一大国,且当时农业凋敝的情况下,这句话无疑是错误的。
《力耕》桑弘羊:"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
文学驳斥,如果国家的基本产品不能供给,那么就算你有陶朱那样的经商才能,哪里来产品给你经营呢?
《力耕》文学:"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无以掩形。虽有凑会之要,陶、宛之术,无所施其巧。自古及今,不施而得报,不劳而有功者,未之有也。"



3.3.4 对《盐铁论》的评价

如前所述,在非数学化的表述中,《管子》无疑已经达到了国计理论的相当高水准。这无论从《盐铁论》中辩论各方的观点,还是从以后中国数千年,包括王安石变法所依据的理论,乃至当代西方经济学,都无出《管子》之外。从某种意义讲,《管子》之后的任何非数学化书籍,都最多只能对其作细节和操作上的补充,而难以有突破性的进步。这可能就是《管子》之后,中国再无类似系统化国计典籍出现的重要原因。

但是,《管子》中关于国计理论的阐述,是纯粹技术性的,原理性的阐述。关于国计理论如何与政府权力之分配结合起来,即国计与政治的结合,《管子》一书并未详细阐述,而仅仅是表达了对官商的一般性反对态度。

而事实上,即便国计理论是完善的,如果政治不配合,则国计理论必定反成国之祸害。纵观中国历史,出问题的大都首在吏治无法配合。桑弘羊之政策是如此,王安石之政策亦如此。明朝张居正改革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其首先重视吏治。

所以国计理论与吏治之间,吏治乃国计之瓶颈。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盐铁论》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白。从《盐铁论》双方的辩论来看,其对管子的国计理论都没有异议,是认同的。所争执的是如何能够达到管子要求的技术条件和结果。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高官认为自己执行的是管子之策,而文学贤良则认为其仅得管子之形,而未得管子之实。

《盐铁论》之实质,是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因此所谓本末之争,并不是市场自然发展而出现的争执,而是国家直接干预甚至官府腐败而出现的毁损本业之争执。文学贤良的主张,事实上是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而不是抑制工商业的发展。而桑弘羊虽然重视工商业,但实际上其采取的措施却是摧毁工商业,并摧毁农业。

的确,可以想见,倘若管子生在桑弘羊之时,其必不会采取桑弘羊之策。

现在,如果我们把《盐铁论》之论点和论据,翻译成今文,而隐藏其名字,则人们将完全认为是一部系统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与政府定位关系的著作,而且而决不会想象这是数千年前的一部著作。

在以非数学化语言阐述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盐铁论》无疑又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这使得此后的相关争论,大都涵盖在《盐铁论》之中。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盐铁论》是研究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定位和关系,但并不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它没有涉及国家权力机构如何设计上面。

在欧洲,自从开始走向集权的罗马帝国崩溃以来,蛮族的入侵,摧毁欧洲文明的同时,又带来原始的民主议事制度,从而为欧洲以后的政治文化发展打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欧洲长期存在的与君主分庭抗礼的封建制度,又促进了分权制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在文艺复兴过程中,与古希腊的民主传统、日尔曼的民主议事制度、中国文官制度、考试制度等结合,形成现代化的官僚体制。历史证明,人类智慧的璀璨成就,是可以兼容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存在自己糟粕的地方,也有着为人类其它民族所不具有的文明成果。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卑,一味崇洋媚外,割裂自己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都是民族理性的敌人,必将阻止民族和国家的进步。只有不断吸收全人类的先进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管子》、《盐铁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之成就,也莫不与当时宽松的政治环境相关。看到《盐铁论》上精彩的对话,不觉让人想起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们的经典辩论。

作者:MariahSarey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MariahSarey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7259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