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人类末日的数学解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人类末日的数学解释   
所跟贴 人类末日的数学解释 -- 小小衲 - (5319 Byte) 2009-3-30 周一, 上午10:05 (1271 reads)
北徙






加入时间: 2007/10/26
文章: 707

经验值: 20161


文章标题: 小衲兄,请你以后称我北老弟吧,这样我便感到十分亲切滋润。你称我兄岂不是折我的寿? (350 reads)      时间: 2009-3-30 周一, 下午12:13

作者:北徙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其实,我的见解决无可能超过你,我有这个自知之明。不仅是青年科学家你小衲兄,昨天翻阅了一下海川网友的文集,发现樊弓、游客等等网友都非常有水平,读来受教颇多。来海川我就是来学习的。

当然,我与小衲兄的想法许多时候不谋而合,用范伟的话讲:缘分呐!有共鸣自然心生愉悦,引为知己。只不过我的想法都是粗糙的猜测,而小衲兄给出的却是详实的分析,这就是差距。因此,恭请小衲兄改掉对我的称呼,就北老弟吧,嘿嘿。

言归正传,谈点读后感。

还是说今年春节,我父亲带我去新城区看了我家打算买的楼盘,我却受城市规模指数扩大的刺激,大放厥词,让我父亲有些扫兴。

我的大概思路是这样:分工协作的现代经济模式导致规模远超自然经济时的社会网络出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被打破了,成千上万具有不同技能的人必须互相交换劳动产品才能生存。大规模社会网络的出现,使得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激励加剧,稳态被破坏,最终带来正反馈。

而劳动方式日益专门化的前提之一是科学本身的日益分化。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式的人物现在根本找不到了。如果科学方式依然树状分化,壁垒愈加森严,那个指数就降不到1以下。正象王泓网友说的,回到过去的小农经济不可能,没谁愿意(除了我这种打算做和尚的人,笑),那是不是意味着新科技带来的高一层次自己自足的经济模式才能使那个指数降下来。(这里用了enlaupiff辩证法的语言,实在抱歉,一时没想出更好的表达)。

我想小衲兄说的东亚文明,在这个语境中,是不是关键就在于自己自足?是不是一旦形成大规模网络,正反馈就无法避免?比如将来,相互交换的只是信息,知识,信念,这个消耗能量是很低的,要正反馈就让信息正反馈好了。而支持这一幻想的基础是某些新科技,重大理论的突破,使物质产品的自己自足成为可能,城市也就解体了。也就是说大家只在上论坛灌水时才来往,而不需要做买卖了。

呵呵,扯远了,有点象科幻了,打住。

作者:北徙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北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18066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