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奥运开幕式上的斗拱柱头与中文打字机字盘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奥运开幕式上的斗拱柱头与中文打字机字盘
马悲鸣
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的期盼和瞩目下举行了。事后盛赞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
但除了盛赞和痛诋外,似乎没什么人细说门道。
一、「四大发明」的表演以活字印刷为最
「四大发明」是蔡伦纸、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这是清末民初时人总结出来的。
这四大发明中最容易表现的是火药。君不见开幕式当晚的满天焰火乎?可若其他国
家奥运开幕式也放烟花,难道说火药也是他们发明的吗?是故,这焰火的放与不放
无明显表达这一大发明的信号。
「四大发明」里最难表现的是指南针。开幕式上只让一名演员拿着个焊死了勺柄的
司南盘挥舞了几下意思意思。而焊死的司南还能指南吗?但若不焊死,巨型鸟巢里
本来就渺小得难以分辨的司南上灵敏的勺柄一碰就掉,还怎么舞动呢?
造纸术的表演是用了一张巨纸,让舞蹈演员在上面以行为艺术作山水画。可惜只表
现了该纸张之大,未能表演出蔡伦的造纸工艺。其实严格说起来,纸是西方先发明
的。但那不是蔡伦纸而是羊皮纸。中国人是先用竹简书写,所以至今保留从上到下
的竖行书写习惯。而西方由左向右或从右而左的书写习惯说明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在
纸上写的。在羊皮纸之前,更有纸草。
古希腊经典著作就用的由左往右拼的希腊文。犹太《圣经》则是从右向左拼的希伯
莱文。那时候的中国孔门三千弟子还在舞竹简呢。这个场面在开幕式上也有表现。
不过三千弟子的峨冠博带奢华得越礼了。其实真有此经济实力者惟子贡一人耳。在
乃师“非礼勿用”的教导下子贡断是不敢越礼穿戴。
在这个开幕式上表现最好的是活字印刷。如今的青年才俊都用电脑书写打印。他们
基本没见过二十多年前被万润南的四通产品淘汰掉的中文打字机。那种打字机上有
个和西式打字机类似的可左右移动的卷纸滚筒,还有一个可用两脚踏板动左右滑动
的字盘。上面有大约两千左右常用汉字。如果遇到非常用字的话,可以临时去打字
机行个别购买,或是把备用的非常用字插到字盘上敲打。
因我最早是未经许可私入打字室玩会的那种打字机,目的是为了给朋友写信时掩饰
自己的顽童体。结果被政工负责人发现,勒令我不许再进入属保密部门的打字室。
弄了我个灰头土脸,好没意思。
谁料没几天,上级就下达了为江青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天文工作会议准备论文的命
令,刚好教我打字的打字员师傅生病。那可是重大政治任务,把政工负责人急得象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没完没了地找我师傅问疾,就像周扒皮逼长工下地似的。
师傅实在病得不轻,无法下床。政工负责人问还有什么替代办法没有?师傅只好说
我这个徒弟还能打两下,实在不行就让我试试。
刚训斥完我的政工负责人只好又恬着脸来求我。而我实在不想再惹是非。最后架不
住他们把我师傅说动来劝说我,才勉强答应。
这次开幕式上一个由长方块儿组成的方阵一出现,我立刻就想到了那种旧式中文打
字机的字盘。不但和铅字的颜色一样,而且方阵的长宽比例也和字盘相似。这便是
表演活字印刷了。字盘方阵的表演在「四大发明」里最眩目。,以至于观众席上有
外国游客猜测这些活字的升降是经过计算机操纵的液压装置实现的,直到表演完毕,
有活人从每个铅字里探出头来,才知道是人在里面舞动。而由如此众多的铅字组成
的字盘舞,上下起伏得如此协调,不出差错,也够令人叹为观止的。
二、不被人注意的斗拱柱头
郑和下西洋和丝绸之路上的飞天舞,一望便知,不必细说。另一个不被观众注意的
表演是斗拱柱头。至今存在于世界的建筑艺术的东西方最大的两大代表,一个是希
腊柱头,另一个是中国的飞檐斗拱。凡见识过希腊罗马和中国古代建筑者都应该知
道。希腊建筑的柱子都是石头做的。在柱顶上全都雕刻一个四角祥云的柱头。如今
西方大型石头建筑的柱头还在沿用古希腊雕刻风格。比如华盛顿大草坪周围古典建
筑风格的美术馆和自然史博物馆门前顶梁石柱的柱头仍是希腊式的。
希腊多山少平原,非到能攻石的铁器时代不能进入文明。中国则地处两河冲击平原,
少石多土,有了能攻土的青铜器就进入文明了。但因此中国建筑多是土木结构,连
故宫的太和殿都用的是木柱。木柱的顶端用榫卯联结横梁,故无柱头艺术。但因中
国古建筑的琉璃瓦屋顶高大宽广。天安门城楼上几乎就是一个双层大屋顶。太和殿
的屋顶体积占了总体积的太半,而世上又很难找到足够长大的树木上梁,结果中国
古代就发明出了飞檐斗拱。所谓斗拱,就是层层迭加上去,一个朝上弯曲的拱形木
托两根拱形木,两根托四根,四根托八根…,由小而大的斗形木托层结构。凡比较
大的中国古代建筑,比如皇宫、王府和寺庙等的屋檐下都是用斗拱支撑的。这才是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推出了两排斗拱,但只有区区两层示意。每个斗拱上各站一位身
着古代服装的演员。等斗拱车推行到位后,各斗拱徐徐升起,现出斗拱下的一根金
龙攀红柱。把中国古代特有的长排斗拱,安在了中国本无而希腊特有的柱头上。这
也好算是一个拉驴配马吧。出此主意者应是个兼通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文化的行家。
可惜一般观众看不出斗拱柱头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击缶”之说有些勉强
开幕式最初的两个闪光方阵表演被称为“击缶”,有些牵强。国人所最常见到的
“击缶”是在《将相和》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述:「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
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
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
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
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整个一个愤
青国际斗气。
《说文解字》曰:“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缶」应该是类似瓦盆一类的容器兼乐器。时秦属西戎,文化落后,不大被东方六
国看得起。赵王应邀所鼓之瑟已数弦乐较之秦王所击之缶,犹如小提琴对响锣。从
史迁文中所见,“缶”当是很轻易就能拿到秦王身边的瓦罐式打击乐器。应该没有
开幕式上所表现的麻将桌那么大。而且既然是陶瓦乐器,必是用敲打石罄,编钟的
那种软头槌轻敲,而不可能如开幕式般的两柄鼓槌抡圆了双臂重擂。从演员的双槌
重敲看,应是方鼓。而鼓一般都是圆形的。
这个方鼓象张方桌,演员有在上面搓击的动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特有的麻将
赌博。可惜每桌只有一人在搓。这使人联想起山东军阀张宗昌的笑话。张看到十名
运动员在场上激烈争夺一个篮球,便下令再拿九个球来,一人一个,方显得公平礼
让。而礼字不正是张宗昌治下山东曲阜儒家的第一要义吗?每张麻将桌上只有一个
人在搓,大概也有类似的考虑吧。
记得当初有人建议开幕式上用一万张麻将桌,每桌四名赌博客。搓上几把后,四万
麻将客齐喊“胡~!”。胡主席随之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然后是升旗奏国
歌。绝对中国特色!
表演用了大批《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唐装男女,粗看还以为是潘金莲与西门庆来
了呢。
我的欣赏水平有限,和布什、普丁差不多,总的感觉还不错。我尊重导演组的劳动。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马悲鸣于2008-10-12 周日, 下午11:27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