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CPI数据疑遭泄露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CPI数据疑遭泄露   
瞭望哨






加入时间: 2008/05/31
文章: 22

经验值: 1144


文章标题: CPI数据疑遭泄露 (98 reads)      时间: 2008-7-20 周日, 下午9:07

作者:瞭望哨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

A股的晴雨表作用,在刚刚过去的这周似乎表现得特别明显,有关国计民生的核心经济数据,也几乎成了全民关注的信息。然而,就是这样重要的本该享有高度机密等级的数据,似乎总是能被某种神秘力量 “未卜先知”,而多数中小投资者则只能眼睁睁看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宏观格局上的信息不对称?

连小数点后面数字都一样

本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都是在这一天首次公布。

然而,本月8日,路透社在其中文网站刊登文章,以“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我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本月15日,路透社再次以“三位官方消息人士”为消息源,称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而这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丝毫不差。

“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一样,这预测也太精确了!”有10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余先生表示,他就在外电上看到了预测,“但确实没想到真是预测那么准,要能知道数据提前逃离当能避免不少损失。”

专家建议司法介入调查

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数网民认为,宏观数据提前外泄非常严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四川网友“清锋”说,“这可不是小事。提前知道数据,外国投行就可提前出货。这比上市公司内幕信息提前泄露更严重!”

一位北京网友说,外电到底从何渠道提前获悉我国重要经济数据,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严查,否则将危及经济安全。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杨小军教授表示,目前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路透社采访的专家的研究结果,恰好与后来官方数据相同,而路透社发布消息时冠以 ‘官方消息人士’之名,以增加可信度;二是的确有人预先得知官方数据,并予以泄露。但前者发生的概率太小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他表示,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官方数据,未经官方公布之前,不管何人通过何种渠道公之于众,都涉嫌泄密,也破坏了国家信息机构权威性,建议司法介入调查。

作者:瞭望哨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瞭望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068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