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一队夷齐踞“首阳”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队夷齐踞“首阳”
芦笛
我那不成材的马悲鸣师弟有“名篇”《一队夷齐下首阳》,记得曾登在《中国之春》上,是笑话那些回国的“民运”人士的。此文曾被某著名人权斗士引为座右铭,用以激励自己,发誓宁肯饿死在首阳山上,也决不向万恶共匪屈服。不久前,该斗士还在论坛上向北岛先生公开挑战,要和他就回国一事进行辩论。
伯夷、叔齐的故事想来大家都知道。懒得去古狗,这里凭记忆随便说一下:哥俩本是某国王孤竹君(?)的儿子,为了不作革命事业接班人,从家里逃了出来,让老三(文言是“老季”)作国王,自己在外国当盲流。武王伐纣时,俩人认为那是大逆不道,用“民运王”王希哲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于是便去螳臂当车,拦住当时的“民运王”的马苦谏。
好在大奴隶主周武王比现代“民运”人士更具有现代意识,对俩老头一笑置之,纵之使去,既未如现代民运领袖高寒、王希哲、封从德那样硬指人家是“共特”,也未如“网上康生”古迷先生那样,同意在革命成功后,组织人民法庭审判异议人士马悲鸣的言论罪,还要担忧法官和检查官不是自家山头上的人,不会把马往死里整。
“武王革命”成功后(“革命”就是因此发明的词,当然还有个成汤的先例),两老头“耻食周粟”,于是便转移到首阳山上去,以吃野生植物薇为生,倒也其乐陶陶。
可惜当地却有个格涩老头(记不得名字了)出来作祟。那家伙想来一定是老芦的前身,不懂“说话的艺术”,专说难听的大实话,无情打破别人的英雄错觉,竟然去跟陶醉在悲壮与崇高感之中的俩老头说,您二位根本就不懂逻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如今宇内混一,一草一木全在万岁爷治下,如果二位因为小米姓姬(周之国姓)就耻于吃,这薇又何尝不姓姬?照样吃不得!俩老头一听就傻了眼,当下就连薇也不吃了,就此绝粒而死。
稍有思维能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我那马师弟用此典故写文章,表现出他的一贯特点,也就是敝同乡蒲松龄老先生说的,“有高山滚鼓之音”──不通不通又不通,或如敝非同乡故抚远大将军韦小宝说的:“高山滚鼓,门户洞开。”
现代文明人都能看出来,伯夷叔齐发这种脐带风,完全是吃错了药。老马跟着疯,就是吃错了双重剂量的药,完全是在重复我党“一饮一啄,无非党赐”的无耻论调。
共党极权统治区别于过去的专制君主的一个特点,就是把人民所拥有、或是能获得的一切都说成是自己恩赐的。最可恨的是他们不但把地主资产阶级列为“阶级敌人”,还硬要把知识分子也说成是一种寄生阶级。他们的理论是:世上所有的人都是由工人农民养活的,而我党不但是他们的代表,还恩赐给他们生产资料,所以,任何人都是我党养活的,只许感恩戴德。
令人震惊的是,这戏法明明一钱不值,可就是哄信了绝大多数人。记得60年代《美术》杂志刊登过著名国画家潘天寿的文章,回忆他在“解放”后的“觉悟过程”,说他原来以为自己靠作画为生,非常清高,“解放”后经过党的教育,才认识到自己其实是由工农养活的,必须为他们服务,云云。
马先生把这“党戏法”变到了海外“民运”刊物上不足奇,奇怪的是它居然会成了著名人权斗士的座右铭。如此说来,国内13亿人民都是在耻辱地“食共粟”?共党不是寄生虫,反而成了大家的衣食父母了?中国不是人民的,反而是共党的?当真邪门!莫非这是最先进的“民主”理论?
我想,“民运”人士再愚昧,恐怕也不至于认同这个典故的潜台词。这些人只不过是愚昧到读不出那潜台词来罢了,其愚昧度还没到惊天动地的水平。马文引起这些人的巨大共鸣,还是因为它投合了他们的病态错觉,可以让他们陶醉在悲剧英雄的巨大快感中。
可惜这快感无非是“文字海洛因”引出来的。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看得出流亡海外和在首阳山上采薇的本质差别。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首阳山上有的只是难以下咽、不足维生的野生植物,没有烂肉好酒,华屋高车,肥马轻裘,也没有壮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大峡谷,金门大桥,美轮美奂的巴黎凯旋门,爱菲尔铁塔,卢孚宫,任人漫步的幽深寂静的瑞典森林,更没有的士高,夜总会和轮盘赌。把在第一世界享福当成在首阳山上栉风沐雨,吞薇咽菜,饥寒交迫,苦撑苦熬,这种错觉,只有在彻底实现了“拿肉麻当有趣,以做戏为作人”崇高境界的“民运”秀星们身上才会出现。
我在《难作的中国人》中说:
“自打中国的国门一开,就如洞庭湖开了闸,地无分南北东西,
人无分男女老少,人人异口同声高唱:‘起来,不愿做中国人的
人们,把我们的心血,花在如何冲出国门。中华民族总算熬到了
可以逃的时候,每个人都兴奋得发出尖叫声: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跨过重重的大洋,前进!前进!前进!进!’
偌大的中国,从高空看下来,好一似汤浇蚁穴,火燎蜂房,但见
万头攒动,人山人海地往外没命狂奔。过去说‘凡有水井处,皆
闻歌柳词’,现在是凡有三两人烟处,即闻‘托福鸡阿姨’。为
了跑出去,咱们用尽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除了当年东
德人跑西德用过的气球咱们没用之外,人类能想出的办法咱们全
用上了。几年前‘金色冒险号’以无比简陋的设施,渡大洋越千
重险关,迎长风破万里恶浪,终于‘适彼乐土’,在美国抢滩登
陆成功,轰动了全世界。这些不愿做中国人的好汉烈女们视死如
归的英雄气慨,让郑和老公公七次下西洋的壮举黯然失色。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这样真正是万众一心、波澜壮阔、
排山倒海、群策群力、八仙过海、上天入地、机关算尽、心血耗
竭、百折不挠、屡败屡战、屡扑屡起、不达目的死不瞑目、不到
美国难称好汉、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纽约州、砍头不要紧只
要能出门杀了我一个送出众儿孙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全民族大逃
亡的壮丽史诗!”
这篇文章是陈大总统当选后不久写的,此后数月,就传来偷入英国国境的“国际盲流”们惨死在多佛的货柜车上的噩耗。莫非这些人都是受虐狂,不愿在国内享福,要跑到“首阳山”上来受罪?
其实说穿了,逃往“首阳山”才是“民运”英雄英雌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初始愿望,是当初他们起来反抗共党的的真正动机。
这当然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我在上面引文说的,趋利避害是人类本能,所谓“人往高处走”,当然大家都想逃到这高高的“首阳山”上来。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老芦的逃法,是“科举方式”,头悬梁锥刺股过关斩将,考托福鸡阿姨,到海外继续当穷儒酸丁。大部份同胞还是使用“多佛方式”,以种种妙法潜入西方国家,坚持下来,最后由黑变白。这些办法都是笨法子,饱含着血汗和酸辛。所谓“民运方式”才是最高明的一步登天术。
过去有句老话说:“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传统中国社会只有一条出路:做官发财。要做官,您就得跟老芦似的,有点文学才能才行。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种末技。替代途径便是落草为寇,朝廷无力征剿,只好招安,封你个官做,从此衣金带紫,也是光宗耀祖的一种方式。
这法子用到现代,便成了“要上‘首阳山’,扯足嗓子骂当官”,骂到共党受不了,开始拿捏你时,出国也就有希望了。比起其他方式来,这条路最省事。和传统的“招安”方式一样,它绕过了个人才能不足的难题,投入最小,产出最大,实在是最合理的一种投资方式。
的确,如果凭个人能力,靠老芦那种“科举方式”,六四学运领袖们便撑死了也进不了那些名校之门。更别说无一技之长的高寒、王希哲辈了。
我在论坛上用英文写了几个帖子讥讽高先生,他每次都用本人不懂的第二外语回应,但那些帖子被我自己或网友翻译成中文后,高先生立刻写出长篇大论来驳斥之。这说明他在美国混到现在还是英文盲。如果以正常方式出国,光是使馆面谈那关他就绝对过不去,如何还能进入美国?
王先生更绝,混到现在连英文的大小写都分不清楚。更有趣的是,他在和网友对话中表示他永作反共义士,人家问他表那决心到底是用哪个时态,他居然也就会卡了壳答不上来,浑不知道那问题是什么意思。而此公竟然也就是某个大学的什么研究员!
我倒不是认为这些人不该用这种方式出国。我早就说过多次了,往自由世界逃并不是什么耻辱,只要使用的手段不给他人造成损害就行。像高王二位那种出国方式,我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起码人家没有坑害别人,何况人家还坐过大牢,作为补偿,让人家到海外开开眼,哪怕是在“文化黑洞”里“近亲通婚”也罢,都是应该的。
问题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处理方式,无意间鼓励了“残民出国方式”。比较一下学运领袖和其他“民运”领袖享受的待遇和出路之别就能看出这点来。李录、沈彤不但从名校毕业,而且作了千万富翁。这种好事,似乎根本就不是高王之流可以梦见的。李沈能有这种好事,当然是因为六四死了那么多人。于是世上便出了这种怪事:害死的人越多,在西方的英雄名气也就越大,在“首阳山”上飞黄腾达的机会也就越高!
“民运”英雄们似乎也悟出了这点,于是上了“首阳山”的好汉们的反应也就不一样了。
混得最好的如李、沈之流当然就和“民运”拜拜了,从此专心在“首阳山”上纸醉金迷。这也可以理解:美利坚财富之门既然已用白骨敲开,那白骨还捏在手里干什么?当然只该扔掉。
混得最差的起了悔意,于是便出现了老马抨击的那种“一队夷齐下首阳”的情景。其中以柴玲女士最为无耻。根据香港报纸,她居然到香港探路,想回大陆作生意。我把那帖子转到《博讯论坛》时,特地加了按语,强烈要求中国政府逮捕法办柴玲。我真想知道:如果柴玲回去被捕,是否衮衮诸公还要在网上营救?
混得不上不下的人才是“民运”的中坚。他们既没混到活不下去,非回国食“共粟”的地步,也没有发到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数子母铢”、专注于经营自家的巨大财富之中。这种不甘寂寞、不肯服输的心态,便成了他们不倦做戏的精神动力。根据“死人越多、事态越大越有名气”的经验规律,他们便拼命作坑人秀。举凡他人蒙难之日,便是他们上电台演说、为杂志写文章名利双收之时。
最近这刘荻、杜导斌案就是最生动的例子。从这些高踞于安全的“首阳”山上秀星口中发出的“愿陪刘荻坐牢”的誓言,是我一生听过的最无耻、最肉麻、最矫情、最坑人的谎言!
问题是这些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您若要请他们履行前言,回国去给大家作个样子看看,他们就要说:我耻食共粟,与万恶共匪不共戴天,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上!转过脸去便和家人说:大领,那steak烤得怎么样了?别像鬼子似的半生不熟地端上来!
呜呼,“首阳山”,世上最高、最醒目、最安全、最风光的戏台!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芦笛现在有自恋狂的倾向 -- n6a - (78 Byte) 2003-11-10 周一, 下午10:16 (96 reads)
- 懒的仔细看,不过一瞥就看见一处事实上的大错误 -- 北京小左 - (744 Byte) 2003-11-09 周日, 上午1:36 (258 reads)
- 咳!还是文革批斗那一套,左说我有理,右说我也有理,就是要斗垮、斗臭、斗死你! -- 横江雪浪 - (42 Byte) 2003-11-09 周日, 上午1:03 (136 reads)
- 横网友太横 -- 随便 - (0 Byte) 2003-11-09 周日, 上午1:16 (103 reads)
- 文字宴席,色彩斑斓,不可错过 -- 随便 - (0 Byte) 2003-11-09 周日, 上午12:57 (87 reads)
- 好帖。 -- 胭脂泪 - (0 Byte) 2003-11-09 周日, 上午12:43 (100 reads)
- 下“首阳”被骂, 踞“首阳”也被骂。吃民运这碗饭还真不易! -- 九戒 - (0 Byte) 2003-11-08 周六, 下午11:45 (91 reads)
- "是当初他们起来反抗共党的的真正动机"? -- 赛昆 - (366 Byte) 2003-11-08 周六, 下午11:18 (151 reads)
- “高山滚鼓,门户洞开。” -- 邋遢道士 - (54 Byte) 2003-11-08 周六, 下午10:11 (140 reads)
- 祝贺当代大Q芦笛把马氏奴才主义天才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个曲线奴才主义的阶段 -- 钟馗打鬼 - (118 Byte) 2003-11-08 周六, 下午9:05 (145 reads)
- “要上‘首阳山’,扯足嗓子骂当官”,是在用性命作赌注 -- 九戒 - (160 Byte) 2003-11-08 周六, 下午8:34 (153 reads)
- 我刚收到一封国内一个六四遭受迫害的学生的来信,可以验证先生的观点。我现在就写 -- 吃人血馒头 - (0 Byte) 2003-11-08 周六, 下午7:53 (94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