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谈谈“系统思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谈谈“系统思维”   
所跟贴 简单地说一下 -- 铁木 - (259 Byte) 2008-6-20 周五, 下午2:47 (434 reads)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完全赞同铁木的看法!你的想法其实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497 reads)      时间: 2008-6-21 周六, 上午1:02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的想法其实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不同的思维方法都有它的价值,关键的问题是看人如何运用它,以及会不会运用它。但是,恐怕没有一种思维方法是万能的,唯一正确的。我说的“学会。。。。。”云云,其实并不是说那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而是力图说明那种方法的基础性,以及过早“捆绑”的问题。小衲说的“捆绑”我的理解是在恰当时候的“捆绑”,老芦反对的“捆绑”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捆绑”,你观察到的“捆绑”我觉得就是老芦批判的“捆绑”。(不过我觉得老芦好像要彻底否定“捆绑”。)要说“辩证法”根本就是一派胡言恐怕如同辩证法说自己是绝对真理一样的没道理。

大概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运用所有的思维方法。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表达和交流。接近真实的描述大概就是在所有的人提供的不同的观察的综合之中。这就是我强调个人主义背后的思考。而这种个人主义的最后表现就是通过个人来进行不同观察的综合。(好比场上的“得分手”。)而这种过程将是继续不断的通过新的观察-综合进行着。

Peter Naur 说人的思想如同一条河流,没有一刻是和过去一样的。他的意思是说,思考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人会不断地从周围采取信息,加入自己的系统,修正自己的系统。我觉得他说的其实是常态情况下的一种状态。例如现在我们在“芦特区”的交流就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状态。但如果没有了思想和交流的自由,他说的那种状态就不会出现。所以,谈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不能不考虑中国人的特殊的思维环境。如果我们要拿西方人的思维特点作为我们的参照系来比照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我们首先要争取的就是一个类似西方的思维环境,没有这一点,对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下定义的话至少要加上一个条件句来说明它才行。当环境类似后,比较才能辨别出真正的不同在哪里。

我个人的经验至少自己感觉是符合上面的描述的。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742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