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闻]2008年06月08日重庆晚报 唐家山堰塞湖暂无溃堤危险 2008。8。8将是最后大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闻]2008年06月08日重庆晚报 唐家山堰塞湖暂无溃堤危险 2008。8。8将是最后大限?   
所跟贴 [新闻]2008年06月08日重庆晚报 唐家山堰塞湖暂无溃堤危险 2008。8。8将是最后大限? -- 邢国鑫 - (2666 Byte) 2008-6-08 周日, 上午11:55 (361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2008年06月08日 人民日报 “悬湖”泄流之后:危险尚未解除 (157 reads)      时间: 2008-6-08 周日, 下午12:06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b]“悬湖”泄流之后:危险尚未解除
2008年06月08日 07:09:28  来源:人民日报





6月7日,唐家山堰塞湖自然泄流,推土机、挖掘机在紧张施工。刘应华 摄

7日7时08分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过水。悬在数百万群众头上的“悬湖”,终于在 多方共同努力下逐步缓解险情……

没有预期泄流

缘于拆除临时围堰

7日零时许,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到达740米理论泄流高度。但是预期的泄流并未出现,为什么?

记者从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了解到,6日下午,百余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被空运至唐家山堰塞体堰顶,对泄流槽进行加宽加深工程施工。因抢险施工需要,修筑了一道临时围堰。后遇降雨,又对新筑的围堰拆除,留有近0.4米的围堰。7日零时,尽管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达到原定的740米泄流高程,但未能按原计划泄流。

新导流渠初见雏形

泄洪能力将大大提高

7日早晨7时许,堰塞湖水位升高到740.37米,泄流槽开始过水。此时堰塞湖上游流域降雨基本停止。监控系统显示,泄流槽的过水平稳、流速较高,流量逐渐增大。但专家介绍,目前泄流量仍小于补给量,堰塞湖水位仍在不断升高。至17时,已达740.97米。

7日晚,新的导流渠初见雏形。抢险指挥部专家介绍,根据预订计划,在水流不断冲击现有的导流明渠几天后,两条导流明渠将合二为一,届时整个堰塞湖的泄洪能力将大大提高。

根据气象预报,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流域未来几天多云、晴热、少雨,估计在16日前无强降雨,对采取工程抢险措施有利。据专家会商,未来一两天,唐家山堰塞湖流域余震不会增强,发生6级以上余震可能性不大,有利于坝上工程的推进和险情进一步解除。

危险尚未解除

军地携手全力排除险情

“虽然泄洪抢险工作在有序展开,但唐家山堰塞湖的危险尚未解除。”在现场指导施工的水利部部长陈雷说。

7日下午4时,中科院唐家山堰塞湖监控系统坝后左和坝后右突然掉线,这两个点是监控导流渠出水以及坝体变化的关键监控点。经中科院和卫通专家们快速排查,掉线原因锁定在卫星链路上。下午6时许,中科院卜智勇、周彬等7位专家紧急飞往唐家山大坝。经查,发现卫星天线被外力干扰,偏离了位置。专家们经过努力,20时18分,监控系统恢复正常,可以实时将视频传送到监控中心。

为防万一,绵阳市已按1/3溃坝撤离方案组织群众撤离。考虑到撤离群众安置中的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绵阳、遂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解决群众的吃饭、饮水、洗澡、就医、如厕问题;通过放电影、看电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丰富群众生活、安定群众情绪;征用安全线以上的学校、厂房安置群众,鼓励动员群众投亲靠友;补贴小商小贩进安置区(点)解决群众吃热食;志愿者一对一帮助老弱病残,生病年老者特别转移安置。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抢险施工现场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表示,军地有关部门正携手合作、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努力排除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记者 曹树林 刘裕国)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水情最新滚动播报

2008年06月07日 05:34:09  来源:新华网





从空中俯瞰唐家山堰塞湖全貌(5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图表:唐家山堰塞湖下游行政地理示意图 新华社发

快讯:4枚炮弹对阻碍导流明渠泄洪的礁石实施摧毁

新华网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唐家山堰塞湖报道,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发射4枚80无后坐力炮炮弹,对阻碍导流明渠泄洪的礁石实施摧毁,全部准确命中目标,水流速度明显加快。

快讯:截至8日零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41.32米

截至8日零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41.32米,水位在继续升高。

紧张平静一昼夜——唐家山堰塞湖泄流第一天全纪录

6月7日晨,当唐家山堰塞湖庞大水体中的涓涓细流开始进入泄流槽时,绵阳富乐山上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里,彻夜未眠的人们终于一扫疲劳。但他们知道,平静的第一天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


绵阳城做好“最坏的准备”

2008年06月08日 07:07:16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7日)凌晨零点,唐家山堰塞湖达到高程740米,这一夜,很多人彻夜未眠。昨天早晨7点08分,堰塞湖终于开始自然溢流,虽然水流缓慢,未出现溃坝,但整个绵阳城的气氛还是紧张,所有相关部门都在进行着“最坏的准备”,期望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

坝顶6辆工程车被淹

昨天上午8点,绵阳城东郊的富乐山上,几十名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专家,在会议室开第一个碰头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一夜未眠。由于安装问题,前天晚上,远程监控堰塞湖的红外设备无法传输图像,专家只能通过前方现场检测人员传回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

从专家组成立至今,这样的碰头会几乎每天都要召开数次,随时分析最新情况,作出决策,会议内容不对媒体公开,专家也不接受采访,门口都由武警值守。

在3楼的水情测报指挥中心,一台电脑显示着远程视频监控设备传回的实时图像。记者通过图像看到,堰塞湖泄流槽的过水较平稳,流速和流量比未泄流前明显增大。在泄流槽边,河道分出几条细小的分岔。遗留在大坝顶端的6辆黄色工程车,已被水淹过,其中一辆已被淹过一半。

工作人员介绍,前天晚上,唐家山堰塞湖坝体渗漏的流量开始扩大,并有几个出水点合在一起,水文监测人员正严密监测渗漏出水点附近是否有裂缝、地陷出现。

此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40.43米。

副市长修改疏散方案

绵阳市副市长林新又是一夜没睡。昨天上午10点,他坐在火炬大厦东楼一层的临时办公桌前。自堰塞湖群众疏散指挥部成立以来,分管这一工作的他已经连续4个晚上没有回家,白色的汗衫领子上浸满了汗渍。

前天晚上,专家组正式通知林新,堰塞湖将于夜间泄流,指挥部要随时做好准备。火炬大厦东楼一层,是地震以来绵阳市水利组临时办公地点。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排险工作中,绵阳市主要负责后方保障和群众疏散,而群众疏散的工作,又由水利组具体负责。此时,水利组的10多名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岗,他们将前方堰塞湖观测人员传回的数据汇总分析后,传给指挥部,并随时了解各个安置点的情况,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林新手里攥着一支笔,正在细化群众疏散预案。他把疏散方案第3页上“险情发生后,必须确保通知到每一个人”用笔划掉,改成“预警信号发出后,所有人员均不得进入危险区域,每个社区有专门责任人,确保每个被疏散群众安全撤离。”

他的办公桌前,等着3拨人。成都军区的人,来找他协调工作方案,他们的任务区和另一个部队弄混了,要求重新分配;另外两拨人手里拿着文件,等着他签字。

手机响了,富乐山指挥部通知开会,林新迅速把桌子上的各类水文、气象、撤离资料等塞到公文包里,冲出大厅,他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旅游鞋,出门时差点滑倒。

居民搬到临时居住点

比起指挥部的紧张,绵阳街头则安静而慵懒。除了少数几家商场和小卖店还在营业,绝大多数店铺大门紧闭,早在5月30日,绵阳三分之一溃坝淹没区的居民,就已经搬到了附近的山上,但街上仍有行人和飞驰的车辆。山上的临时居住点里,人们都在谈论着堰塞湖的水势,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堰塞湖已经溢流的消息,但都显得并不惊慌。“水流得很慢,又没有爆破,不会那么快淹到我们这里。”富乐山网球场安置点的赵女士一边打着扑克牌,一边说,“只靠自然泄流,什么时候是个头哦,我们都盼着赶紧回家。”

在涪江边上的东津路路口拉起了警戒线,5名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的民警守在路口维持秩序,二十几户沈家坝地区的居民排成两队,等着回家拿东西。

“从5日下午4点开始,为了保障安全,所有撤离点都被封锁,居民不能再自行回家。但居民的心情我们也能理解,他们想拿的都是户口本、银行卡这些东西,我们就派了警车,轮流拉大家进去拿,减少在里面逗留的时间。”游仙分局副局长邓志超说,万一执行溃坝撤离方案,公安干警首先要保证自己分片内的老百姓全部撤离。

北川水文站一切正常

下午两点15分,北川水文站旁的河道里,水面微有水纹,十几只白鸭在水边戏水,水面上没有任何漂浮物。

这里距堰塞湖仅有3.5公里,是距堰塞湖最近的一个水文观测点,从堰塞湖流出的水,将首先流经这里。据前天来过此地的观测人员称,目前,肉眼判断,水面并没有明显变化。

为了确保后方实时了解堰塞湖泄流河道的水位情况,及时做出决策,专家组在唐家山、北川、通口等5个地点设置了14个摄像头,随时观测水位上涨情况。

北川的视频监测点,设在原北川水文站的楼顶上。在这里,安装了一个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和一个红外摄像设备,由其拍摄的视频图像,通过旁边的转换器转换成数字编码,传回指挥部的接收终端。为防止被雨水淋湿,转换器被两个帐篷罩着。在水文站二楼平台上,安装着10台太阳能电池板,为监测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为防止被风刮倒,每个电池板都用支架焊死在楼顶。

这个水文站平时无人值守。如果堰塞湖全溃坝,这个距其最近的水文站水位将达到7米。届时,水文站所有的设备,将全部被水淹没。(记者 刘薇)


快讯:截至8日零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41.32米

2008年06月08日 00:20: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截至8日零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41.32米,水位在继续升高。

快讯:唐家山堰塞湖水位高程达到740.85米

2008年06月07日 15:36: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最新消息,截止到7日15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高程达到740.85米,泄流槽水流量缓慢增加,抢险队拓宽泄流槽的工作在紧张进行。[/b]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2303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