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谁还记得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如果属实,不胜唏嘘)??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谁还记得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如果属实,不胜唏嘘)?? (ZT)
所跟贴
谁还记得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如果属实,不胜唏嘘)?? (ZT)
--
Anonymous
- (3144 Byte) 2003-11-07 周五, 下午4:26
(408 reads)
就有希望拉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再转一篇关于乔榛的,对比着看,很有意思啊。
(197 reads)
时间:
2003-11-07 周五, 下午4:3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感受乔榛
--------------------------------------------------------------------------------
发表日期:2003年8月13日 出处:中国配音网 作者:吴刚 已经有171位读者读过此文
昨天照例是配音班的实践课。我提前20分钟到了虹桥路上海电影译制厂 。因为已经上了几个月的课,熟了,在办公室里与译制厂的一位老师聊起天来。这时,听得身后传来浑厚的男中音……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回头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和面容——乔榛!虽然早知道今天会见到乔榛老师,但此时仍心中不由激动起来。乔老师提前到了,只见他身着深红色T恤,风度翩翩,儒雅,和大家在电视里见到的一样,只是更年轻,健康。浓密而乌黑的头发,依然如前。我和乔老师打了招呼,坐定,便开始了一段对话……
乔榛老师放下手里端着的那种大玻璃茶杯,很休闲地掏出了香烟,还递给我一支。我当时很吃惊,连忙伸手接烟,忍不住问了一句:“乔老师,您也抽烟?”(大家当然知道我为什么发问。)他淡然一笑,没有回答。看着乔老师神采奕奕的样子,我由衷地高兴。我接着说:“乔老师,配音网上的朋友们托我代问您好”,他示意感谢大家的关心。并饶有兴趣地询问了配音网的情况。我说:“配音网是广大配音艺术爱好者的精神家园,网友们在这一块园地里,抒发着对配音艺术的眷恋,热爱之情;憧憬着配音艺术辉煌再现的不远的未来;回忆着老一代艺术家的艺术造诣,人格魅力;叹息着眼下中国影视译制行业的种种尴尬现象等等。”乔老师略有所思,然后有些解嘲的说:目前这门艺术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属于“第三世界”,不过我们仍然有信心。特别是了解到你们的网站,尤其是我们的配音班能够长期受到广大学员的支持,我们深受感动。”乔老师问我做什么工作,我做了回答,并进一步解释我参加学习班的原因,第一我是看着,听着经典译制片长大的,自然对这门艺术有着强烈的感情,其次,我是这门艺术的受益者,记得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次关于某产品的市场问题国际研讨会上,作为某公司代表发言,我那多年被熏陶的略带译制片语言特点(笑)的“标准普通话”为我赢得了自信,树立了较好的市场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怀有梦想”。他听后哈哈笑了起来:“我们祖国的语言丰富而美丽。我从小对语言艺术有着强烈浓厚的兴趣。”我说:“上译的作品应该说已形成独特而优秀的风格,目前充斥市场的各类其他译制片无法相提并论”。听了我带有偏见的说法,乔老师解释道,上译厂主要是多年来坚持运用一套独创的工作程序,无非是严谨一些。其他译制片也不乏好作品。我说,“现在有些译制片演员进入不了角色,听起来总是与影片角色有距离,而且总好像有无法逾越的障碍。”他说,“其实也不神秘, 主要是演员要真正融入角色中。同时又是再创作的过程,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角色的情感,塑造人物”。当我说道广大爱好者对您们的热爱决非是一般追星族的狂热,而是对艺术家们人格魅力的崇敬时,乔榛老师显得平和与谦逊,当然他也理解我们对其他老艺术家们的敬仰之情。
不知不觉上课的时间到了。
教室其实是译制厂的会议室,为了教学,布置得像个录音棚。两边立着两个话筒,中间是大屏幕电视。
乔榛老师亲自给大家发讲义,材料,热情招呼着每位进来的同学。由于发现同学们有未到的,乔老师说“再等等吧”,并主动与先来的同学攀谈起来。他说的其中一个小故事至今仍让影译人倍受鼓舞。80年代中期,当时的上海市长江泽民同志视察了永嘉路的上译厂,曾表示自己就是个上译的影迷,看到艺术家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辛勤的工作,而且创造了如此辉煌的精神财富,非常感动。以后,江总书记到了北京工作后仍时常惦记着上译厂和上译人,有时还亲自打电话到厂里或给乔榛询问,有时还打听有没有出新作品,还说在工作之余,每天有一件重要的事必不可少,那就是,听听他们的作品陶冶自己。
到底是导演和管理者,乔老师上课风格也不同。
他先是带领大家很放松自然但情绪高昂的朗诵了他小时候练习的两个小段子“小放牛”(快板节奏) 和京剧《三打祝家庄》的一段念白。把开始有些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乔老师的现场示范,确实见功夫。说实话,以前也听过一些朗诵课,理论都差不多,可乔老师言传身教,非同一般,我受益匪浅。他指导我的“三打”,强调要有对象感(虽然肯定我的铿锵有力,语言不错)。他给我们说戏也非常到位。深入浅出,出神入化。
进入实践环节了。 选了《魂断蓝桥》,《安娜·卡列妮娜》两个片断。他说对口形其实并不神秘,但要掌握技巧,比如,潜台词的理解,如何掌握角色的语言节奏,等等。 还给我们示范,提示要注意安娜喝下一口闷酒之后低落的心情和呼吸。要求学员随着角色一起举杯,吞咽, 叹息。他还指出如何将中国话里的每个四声字念得饱满。他对每个同学都给予个别指点并进行示范。我们既在学习,也在享受……
乔老师还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发现有同学觉得屋里的空调开得太冷,就亲自起身去调开关。他始终用他的浑厚,磁性的男中音讲话,语调平缓,稳重,但极有感染力。举止优雅。看来他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但和蔼可亲。和他相处,你能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在鼓舞着你。这正是病魔几次在他面前却步的原因。
四个小时的课不短呵,但乔老师耐心,细致的教授,让我们感动。课后,同学们围着乔榛老师签名,进一步请教。当我们询问上译的将来时,乔厂长露出了胸有成竹的表情。
告别了乔榛,走出译制厂。刚刚下过雨,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法国梧桐的香味,沁人心脾。我们祝愿乔榛老师,上译厂,上译人,中国影视译制事业一路走好。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165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