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徙

加入时间: 2007/10/26 文章: 707
经验值: 20161
|
|
|
作者:北徙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小小衲兄想到的问题,我也想过,当然,我没有他这样广泛的关于生物的知识背景.
比如地震中,为什么一定要先救孩子?CCTV也动辄以此煽情:孩子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云云,这大概是出于功利理性,是生物群体意义上的最优化选择,或者说有着明显的集体主义思维印记.相反,假如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何必要单单优待孩子?哪一个生命体不值得珍惜?半老徐娘,山民野夫,照样是一条人命.
又比如,中国人做自我介绍,都是从国家,省,市,单位,最后才是人,而西方人往往反过来,首先强调的是个体.
我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确实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实际上,中国人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繁殖,获得了人口数量上无与伦比的扩张和稳定,所以从生物意义上讲,集体主义的确成功了.
但是集体主义埋没个性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使得文明无法提升,所谓百代行秦制,至于秦制的形成得归于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来源于个体的解放,也就是先秦思想界广泛活跃的贡献.
所以,从社会达尔文到恪守人权底线,在我看来的确是人与动物之间区别并且意识到这种区别,强化这种区别的结果.我觉得文明和智识成果要创新,要提升,就必须强调个体,强调个体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而集体的作用大多是生物性的.如果说从中国传统文明到现代西方文明是某种进步的话,是不是也可能看成是个体强化集体弱化的结果,或者说是生物性弱化,人性强化的结果?
作者:北徙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