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美的好日子过到头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美的好日子过到头了?   
所跟贴 给你指点错误 -- Anonymous - (568 Byte) 2008-1-19 周六, 下午6:41 (600 reads)
消极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9097

经验值: 14803


文章标题: 老舅看看2-5段,后面的没意思了,其中第5段要说明一下 (399 reads)      时间: 2008-1-19 周六, 下午9:16

作者:消极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不懂宏观经济学,econ101的课都没有修过,就是生活经验。所以居士说的统计方法我不能置评。

美国投资渠道多,这是事实。比如房地产,买房住其实是个人买房一个很小的原因,从投资角度说,房产可以有效抵消通货膨胀。很多普通中产,都是年轻住大房,孩子大了,退休了,把大房子一卖,买个小的,或者到assistant living facility住,除了花销,还有点余的钱也够了。

其次,美国的self-reliance和independence是文化的核心。养老,医疗到底政府该不该管是政治话题,并非居士所言,看看大选的辩论不就行了。

第三,从个人税收,美国的税务政策有很多诱导储蓄。比如401k,fsa,ira账户等。这些帐户存进的钱个人基本失去控制能力,只有老了才能用。我也不知道是否没算进统计。

美国最高个税大概是27%,但是expendable money只有60%上下,那么其中10%出头就是各种保险和储蓄了。

第四,所谓金融,就是资本的流动渠道,没了渠道,也就没有资本主义了。就算在制造业发展时期的美国,金融同样是最赚钱的行当。

所谓制造业才创造财富,完全是“实物崇拜“和马列的“劳动创造论“两者作用的结果。

系统的东西,由专家来说。切

作者:消极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消极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611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