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门外瞎侃中医寒热说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798
经验值: 51898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门外瞎侃中医寒热说
芦笛
陈皮网友在楼下介绍中医的那个帖子极有水平。他指出西医是近年才具有“亚健康”观念的,而中医早就有这观念并对亚健康状态作了详细分类。我个人认为确实如此。虽然本人并未秉承先祖衣钵,悬壶济世,实在惭愧,没有资格谈论比较中西医,不过好在这儿是大众论坛,并非学术杂志。方舟子动得,我动不得?
在西医看来,人的健康似乎只处于两种极端状态:生病或健康。没生病就是健康。提倡体育锻炼,好像更主要是为了竞技,或是变得身强力壮,并不是为了获得与维持纯粹的健康状态。预防疾病也是专一的预防,例如接种某种疫苗,就只能预防某种疾病,针对性很明确。一旦病倒了,医生要做的事也很明确,就是找出病因来加以治疗。病因除去了,人也就恢复了健康状态。当真黑是黑,白是白,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但人体恐怕没那么简单,在纯粹的健康与疾病之间大概有着无数程度不同的过渡状态,并不是电脑式的只有零和一两态。如果纯粹健康为100分,病了为0分,那其中恐怕还有99%,98%……1%的各种状态。例如我如果胃病不发作,似乎就算健康者——没病没痛的当然只能是健康,但真正的健康水平大概只能打50分。这和“体质强壮”似乎还不是一回事。有的人非常健壮,可反而会暴卒,李小龙就是著名例子,你能说李小龙健康么?
中医的一个特点,是它认为纯粹的健康状态(或曰100%的健康吧)乃是“阴阳”“虚实”达到平衡的一种和谐态。只有气血阴阳虚实等等达到平衡,“阴平阳秘”,人才能称为健康。若在某一方面偏离平衡,那就是不正常,就必须纠正。由此可见中医的“病态”概念和西医不完全一样,乃是一个具有许多过渡态的渐进过程。当体内偏离“阴平阳秘”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遭受“外毒”侵袭而病倒,只有在此时才进入西医的疾病状态。
那么,怎么判别人体偏离这平衡点呢?中医归结出了一系列症状指标,有所谓“八纲辩证”亦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不知道记忆是否准确,请陈皮网友指正)来具体判断机体是在哪个方面偏离了“河蟹社会”(这也是我从国内网上学来的),气虚则补气,阴虚则补阴,血虚则补血,直到这些症候群消失了,才算恢复到了平衡点。
当然,中医讲究的是模糊思维,谁要让我用西式学术语言精确界定“八纲”,我是绝对没本事的。这个问题大概还是我首先指出的。但我同时也指出,与其说中医是一种科学,不如说它是门艺术。精确定义清晰思维只适用于科学,并不适用于艺术。例如谁有本事严格定义艺术作品的“神韵”、“气势”、“张力”等等是什么么?不能定义并不能说明这些东西不存在。我自己确实感受到了虚实寒热的存在。
比方说,本人体质一直有“阴虚”倾向。阴虚了,阳相对就亢进了,于是便出现一系列“热”的症状,但那热不是阳实引起的实热,而是阳相对亢进引起的虚热。表现为宜出汗(特别是盗汗,不过我还没虚到那地步,只是有阴虚倾向而已),宜上火等等。这在西医看来根本不是病,当然也不是,不过似乎也不是健康态。
另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我的寒热不平衡,上热下寒。所谓上热,表现在容易上火,口腔经常红肿,舌红苔薄(这也是阴虚表现),牙龈易出现脓肿,吃多了鬼子的煎炸爆烤就更是如此。但这“热”并不能用“寒”的食物压下来。例如鬼子的色拉非但不热而且很寒,但我并不能靠那玩意去“镇火”,因为我脾胃虚寒,吃了胃就难受甚至拉肚子。
这些问题始终存在于我身上,没有哪个西医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连这是否算疾病可能都无法达成共识——既然是病,你就得明确给出个疾病名称来不是?但就算命名为“胃肠道机能紊乱”,那又该怎么具体去纠正之?根本就没有什么相应药物。
阿越说了,食物的寒热可能是酸碱度,此话貌似有理,细思无法成立。食物的酸碱度应该不因它的烹调方式改变吧?但同样是花生,煎花生就很“热”,煮花生就不“热”。肉类也是如此,什么炸丸子,烤羊腿等等,非常容易上火,但若是炒或煮就不会。除非你拿出这些食物水解后的具体pH值来,我实在无法相信改变烹调方式会引起酸碱度改变。论pH之低,水果特别是梅子一类恐怕远远超过茄子,但我吃水果一般没事,吃茄子立即胃痛。可恨芦娘子没有胃(或起码不知道胃在那儿,因为从来没疼过),专买那玩意。
总而言之,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中医说不清道不明的“寒热”、“阴阳”确实存在。对食物来说,它不但取决于食物种类,也取决于烹调方式以及食物搭配。中餐比较能达到食物的“和谐社会”,所以芦娘子来前,我懒得做饭,天天吃洋食,吃了半年便去买了个特粗的针头,时时用来刺入口腔脓肿,引流消肿 。再吃多少生菜水果也毫无用处,吃多了反而胃部隐痛。霹雳一声震天响,来了救星共产党。娘子来后恢复中餐,只在中午买点三明治,那些症状就立即不药而愈了。
由此可见,就连中餐的制作,恐怕都有中医的影响,“寒热”比较平衡。这不但体现在食物的搭配上,更体现在它们的烹调方式上。国人喜欢蒸煮,辅之以炒菜,便做到了阴平阳秘,寒热相称;鬼子则喜欢烧烤制造大热,镇之以生菜水果之大寒,对我来说,前者似乎更利于养生。
至于六者用“水土不服”说解释我每次回国都要生病则是P话。国内实在太脏了,将大家都锻炼出非凡的免疫能力来。出国时间长了,这免疫能力就下降了,回国去自然要生病,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而是几乎所有回国者的经历。我的朋友、太太、孩子等等所有熟识的华人,回国几乎都要因“水土不服”而病倒,回来就好了。六者以他自己出国不生病来支撑“水土”说比较扯淡。你是国内经过超免疫的同志,当然出国不会生病,我也同样如此。
我出国前,每月平均一次感冒,引发支气管炎,日夜咳嗽不止,咳到后来几乎成了痉挛,连鸦片都压不下来,当时我觉得,照这趋势下去,我晚年必然饱受肺气肿折磨,死于肺心病。出国时我带的药最多的就是咳嗽药,但出国后既没有吃药看病,也没有锻炼身体,却从未感冒过一次,从未发烧病倒,从未再咳过一声嗽。有段时间流感大流行(病毒发生变异后机体无法再识别,便引起流感大流行),我住在单身宿舍里,所有的同舍小伙子都病倒了,还有高烧入院的,而我一点没事,尽管大家共用炊具甚至茶杯。但我每次回国,必然要因感冒诱发支气管炎,而且比出国前发病还凶猛,使我发烧躺倒,终夜咳嗽吐痰,不堪其苦,只好赶快跑回来。一下飞机便不药而愈,症状顶多一两天就全部消失。如果硬要用“水土说”解释,那就只能解释为我过去从未生活过的异国的“水土”特别养我,而我的父母之邦的“水土”反而不适合我这土著。请问这到底是什么高深理论?
由此可见,中医的许多理论,其实只是一些模糊现象的总结,它给出了相当模糊的判断标准和相当明确的纠正办法,并未涉及这些现象出现的机制何在。鉴于当年探查手段的缺乏,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断然否定这些现象存在,我觉得是说不过去的。某些现象如寒热虚实,我个人认为的确存在,只是西医尚未注意到也无法解释罢了。就连“水土不服”说也未便一笔抹杀——汉人若到青藏高原去必然“水土不服”,只不过古人不知道那是因为高原氧气缺乏,而汉人的血红蛋白的摄氧能力天生低于西藏人罢了。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